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云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3篇躯体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尤瑞克林
  • 2篇神经内科
  • 2篇躯体形式障碍
  • 2篇卒中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脑血

机构

  • 19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9篇孟云
  • 11篇朱言亮
  • 4篇周宏斌
  • 4篇周宏斌
  • 4篇尚芙蓉
  • 1篇罗萍
  • 1篇李博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装设有一体式的底盘,所述机体的顶部装设有触碰显示屏,所述机体的两侧装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转动连接有放置踏板,所述放置踏板的前表面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
孟云朱言亮罗玉全
文献传递
急性脑梗死诊断中NSE、HCY和H-FABP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研究NSE、HCY和H-FABP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正常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NSE、HCY和H-FABP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研究组NSE、HCY和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大面积患者的NSE、HCY、H-FABP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 NSE、HCY和H-FABP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病情轻重程度也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孟云朱言亮
关键词:NSEHCY急性脑梗死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头部助眠理疗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头部助眠理疗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柱,左侧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铰接有头箍,所述头箍与右侧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头箍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
孟云朱言亮
文献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DSA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CD诊断,将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TCD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并与DSA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81例患者共检测到狭窄血管106条,TCD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闭塞准确性依次为72.23%、72.06%、86.17%、100.00%,敏感性依次为80.00%、47.22%、57.14%、92.86%,特异性依次为71.83%、85.56%、94.02%、98.92%,阳性预测值依次为58.33%、62.96%、70.59%、92.86%,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7.93%、75.62%、89.84%、98.89%。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TCD诊断结果与DSA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0.51)。结论 TCD诊断颈动脉狭窄有非常可靠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于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准确性很高,与DSA比较有很好的一致性,值得推广。
孟云周宏斌尚芙蓉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
血尿酸水平IL-2 IL-6和TNF-α水平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躯体化症状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躯体化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177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5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均检测血尿酸水平、IL-2、IL-6和TNF-α水平,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两组研究对象心理情况,分析血尿酸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以及躯体化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L-2、IL-6以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HAMD量表各个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症状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症状患者,血清IL-2、IL-6以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症状患者(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血清IL-2、IL-6以及TNF-α水平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评分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因子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IL-2、IL-6以及TNF-α水平与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子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血尿酸水平降低,IL-2、IL-6以及TNF-α水平升高的现象,且抑郁症症状严重程度、躯体化症状评分分别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与IL-2、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
孟云李博
关键词:血尿酸白细胞介素-2抑郁症
一种神经科力量训练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科力量训练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和固定台,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第一预留槽,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顶部焊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一端焊接有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内套设有活动塞且活动塞...
孟云朱言亮毛汪泽
文献传递
动脉溶栓术联用尤瑞克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动脉溶栓术联用尤瑞克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且行动脉溶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每组20例。治疗组1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继后联用尤瑞克林治疗14 d;治疗组2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同时选择20例拒绝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1和2 NIHSS和ADI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1 NIHSS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治疗组2,且ADI略优于治疗组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致死率无增加。结论动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其疗效优于单用动脉溶栓治疗。
孟云周宏斌朱言亮
关键词:尤瑞克林动脉溶栓后循环脑梗死日常生活能力
颈动脉狭窄程度与CAS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神经内外科实施CVS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组166例(重度组,狭窄程度≥85%)、中度狭窄组134例(中度组,狭窄程度70%~8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率再灌注损伤分为损伤组、非损伤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对CAS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重度组患者CAS术后再灌注损伤发生率11.45%显著的高于轻度组的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OR=1.627)、合并高血压(OR=2.209)、合并糖尿病(OR=1.895)、颈动脉重度狭窄(OR=2.891)是CAS术后患者发生再灌组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CAS术后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孟云尚芙蓉周宏斌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再灌注损伤
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2015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紊乱疾病,表现为记忆缺失和认知功能损伤,由于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是AD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6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急剧上升[1],目前,所有关于AD病因的假说均不能解释其全部病理特征,AD是遗传兼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神经影像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和海马及其他脑区有明显的萎缩,早期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丧失[2-4],AD患者脑干血清素能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核缺失表明这些神经递质系统在A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其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与AD的病因与疾病进程相关,但其从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确,多巴胺β羟化酶(DBH)作为一种儿茶酚胺合成酶,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更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基因的调控下,血浆DBH的活性在不同个体间表现出广泛的遗传性,DBH可调节NA水平,但这一作用对AD的发生与疾病进程的影响却尚不清楚,在AD患者中,海马和皮质中DBH活性减低,可能是970T等位基因和随后降低的DBH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合成减少并失去了神经保护作用,因而,血浆DBH很可能是AD疾病发展和认知功能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由于血浆DBH活性受基因型控制,因而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浆DBH活性及C-970T和C1603TDBH基因多态性,以阐明DBH调节NA对AD疾病进程的影响。
孟云朱言亮
关键词:多巴胺Β羟化酶阿尔茨海默病血浆认知功能损伤AD患者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曲唑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记录并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定疗效,并...
尚芙蓉孟云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曲唑酮躯体形式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