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护士素质与适应整体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05年 林油花 叶秀玉关键词:系统化整体护理 护士素质 护理体会 功能制护理 护理模式 一种集约束及安抚为一体的新生儿约束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约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约束及安抚为一体的新生儿约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约束带、安抚带和固定套,固定套用于套在床垫上,约束带为两个并间隔设于固定套上,约束带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并用于约束新生儿的... 吴丽霞 柯春花 叶秀玉 林朗刺 卜宝凤儿童外周困难静脉置管最佳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儿童外周困难静脉置管的最佳证据。方法:遵循"6S"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美国国立指南网、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与儿童外周困难静脉管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月。由2名经循证护理系统化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2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从困难静脉质量管理、困难静脉评估、困难静脉置管部位和留置针型号选择、困难静脉置管辅助方法、困难静脉置管失败后5个方面总结出19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儿童外周困难静脉置管的最佳证据,具有临床护理实用性,可为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困难静脉置管提供循证依据。 叶茹明 黄湘晖 郑建珊 王文超 吴冠虹 刘玲 张艺 李丹婷 叶秀玉关键词:儿童 外周静脉导管 静脉穿刺困难 循证护理 专科化游戏对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专科化游戏对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晋江市医院儿科、晋江市妇幼保健院内分泌门诊随访的66例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3例。干预期间,对照组失访2例,完成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9.74±1.90)岁;干预组失访3例,完成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9.60±1.71)岁。对照组实施门诊随访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科化游戏干预,均每2周1次,共6次,为期12周。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知识、社交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的糖尿病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17.83±2.23)分比(14.23±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3,P<0.001);干预组患儿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00(5.00,10.00)分比9.00(7.00,11.00)分、9.00(7.00,12.25)分比13.00(10.00,1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P=0.004;Z=2.560,P=0.010);干预组患儿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100.80±21.96)分比(86.77±2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21)。结论专科化游戏能提高1型糖尿病患儿的认识水平,降低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 谢丽月 郑智慧 杨银锦 叶秀玉 卢亚聪关键词:1型糖尿病 学龄期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惊厥复发患儿中的临床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惊厥复发患儿中的临床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住院患儿设为试验组,另将同期8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比较两组的维生素D水平以及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正常儿童单纯性热惊厥的复发频率,并分析热性惊厥和血清25(OH)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1岁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岁以上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患儿相比,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越低的患儿惊厥复发率越高(P<0.05);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性惊厥患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惊厥复发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热性惊厥的发生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当儿童体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则热性惊厥的发生率相应增高,且该病多见于1岁以上儿童,临床可在健康体检中加入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项目,以预防惊厥的发生。 张瑜琳 陈若骥 陶英霖 陈晖达 苏翠敏 林利平 叶秀玉 张美蕊 王倩雅关键词:单纯性热性惊厥 25-羟基维生素D 醋酸曲安奈德软膏联合3M液体敷料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醋酸曲安奈德软膏联合3M液体敷料在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遴选被确诊为尿布皮炎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与单药组(40例)。联合组联合应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与3M液体敷料治疗,单药组单纯使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皮炎分度、皮损面积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单药组的80.00%(32/40)(P<0.05)。治疗后,联合组新生儿的皮炎分度显著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皮损面积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新生儿的皮损面积评分(0.21±0.05)分显著低于单药组的(0.68±0.12)分(P<0.05)。联合组新生儿出现潮红加重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单药组出现皮肤糜烂1例,潮红加重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尿布皮炎联合应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和3M液体敷料的临床效果肯定,有助于缓解患儿皮炎症状,加速康复进程,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叶秀玉 王静静 庄娟娟关键词:尿布皮炎 胰岛素不同使用方式对小儿糖尿病患儿血糖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使用方式对小儿糖尿病患儿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收治的40例小儿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n=20,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n=20,胰岛素泵输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糖水平、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参照组的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更少、餐后2 h血糖水平达标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7,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患儿治疗中选择胰岛素泵输注治疗,可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促使患儿血糖水平达标的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血糖水平。 叶秀玉 颜惠萍 李艺霞关键词:小儿糖尿病 胰岛素泵输注 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 血糖水平 炎性因子水平 以早期肺功能监测为指导的干预在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以早期肺功能监测为指导的干预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12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8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下呼吸道感染干预治疗,观察组则以早期肺功能监测为指导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及免疫状态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D8^(+)、CD19^(+)、CD3^(+)及CD4^(+)]。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及免疫状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EF、FEV_(1)%pred、FEV_(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CD1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gA、IgG、IgM、补体C3、CD3^(+)、CD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早期肺功能监测为指导的干预有助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疾病控制,调控其免疫状态,有助于患儿肺功能状态的改善。 林利平 颜孙言 刘芳意 陈苹苹 林加源 洪杨文 叶秀玉关键词: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疾病控制 肺功能 免疫状态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05年 林油花 叶秀玉关键词:纳洛酮 抢救措施 急性酒精中毒 中毒性疾病 实习护士给药错误不良事件1例的根本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对1例实习护士给药途径错误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从而确立根本原因,进行流程改进,确保用药安全。方法:运用根因分析法,对1例实习护士给药途径错误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根因分析法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寻找近端原因,剖析根本原因,制订并实施改进计划,有效杜绝给药错误发生。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法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临床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正确给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叶秀玉 吴丽霞 张珍珠 陈香香关键词:实习护生 给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