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杂音和POX在先心病筛查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POX)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556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CHD初筛,筛查阳性病例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心脏杂音听诊和POX对CH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似然比、符合率和预测值。结果:1146例筛查阳性,心脏杂音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17.40%;POX异常灵敏度为13.33%,特异度为97.42%;心脏杂音+POX异常的特异度、阳性似然比、符合率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心脏杂音、POX异常,而灵敏度低于心脏杂音、POX异常。结论:心脏杂音联合POX可以准确和快速地筛查新生儿CHD。对筛查可疑CHD病例行超声心动检查,可早期发现和诊断CHD,提供有效干预的时机,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 苏翠敏林利平蔡红珠陈苹苹洪杨文郑少茹
- 关键词:心脏杂音血氧饱和度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
-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惊厥复发患儿中的临床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惊厥复发患儿中的临床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住院患儿设为试验组,另将同期8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比较两组的维生素D水平以及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正常儿童单纯性热惊厥的复发频率,并分析热性惊厥和血清25(OH)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1岁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岁以上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患儿相比,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越低的患儿惊厥复发率越高(P<0.05);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性惊厥患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惊厥复发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热性惊厥的发生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当儿童体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则热性惊厥的发生率相应增高,且该病多见于1岁以上儿童,临床可在健康体检中加入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项目,以预防惊厥的发生。
- 张瑜琳陈若骥陶英霖陈晖达苏翠敏林利平叶秀玉张美蕊王倩雅
- 关键词:单纯性热性惊厥25-羟基维生素D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鼻后滴漏综合征63例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纯西药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5.7%和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PNDS疗效显著。
- 蔡耿耀林利平洪扬文苏翠敏佘日光
- 关键词:鼻后滴漏综合征儿童中医药治疗
- 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评价
-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110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给予肝酶诱导剂、光疗等综合治疗;治疗...
- 吴斌林静娟林利平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评价
-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给予肝酶诱导剂、光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45例在综合治...
- 吴斌林静娟林利平
- 关键词:婴儿高胆红素血症
- 文献传递
- 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方便选取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儿均给予镇咳、平喘、祛痰、补液、氧疗、抗感染、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额外给予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59±1.04)、(6.73±1.06)、(4.74±1.01)、(5.12±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3.27±1.12)、(8.57±1.38)、(6.20+1.16)、(6.39±1.21)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指标分别为(24.16±3.37)mmol/L、(0.21±0.06)g/L、(4.59±0.13)g/L,与对照组的(23.55±3.23)mmol/L、(0.22±0.04)g/L、(4.56±0.86)g/L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指标分别为(76.53±7.69)mmol/L、(0.54±0.25)g/L、(6.50±1.36)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54±3.65)mmol/L、(0.38±0.11)g/L、(5.18±1.22)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临床治疗起效时间、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 陈苹苹林利平
- 关键词: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 维生素D辅助辅舒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对峰值呼气流速变异率、Th1/Th2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辅舒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对峰值呼气流速(PEF)变异率、Th1/Th2平衡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辅舒酮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维生素D联合辅舒酮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PEF变异率比较、Th1/Th2平衡、细胞因子比较,并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F变异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平衡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维生素D辅助辅舒酮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PEF变异率、细胞因子水平,提高Th1/Th2、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不会增加。
- 林利平林加源陈苹苹颜孙言
- 关键词:维生素D辅舒酮小儿支气管哮喘TH1/TH2平衡细胞因子
- 回盲部先天性肠重复畸形1例
- 2012年
- 肠重复畸形是较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重复畸形,其发病率低,病理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我院收治1名新生儿肠重复畸形患儿。现报告如下。
- 林利平蔡耿耀许群英
- 关键词:肠重复畸形先天性回盲部消化道重复畸形病理类型畸形患儿
- 青春期前儿童维生素D补充与身高增长的有效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青春期前儿童维生素D(VD)补充与身高增长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晋江市医院,行身高促进的青春期前儿童330例,根据其VD水平分为充足组、不足组、缺乏组三组,各110例。按照指南推荐,对充足组给予每天口服400单位VD;不足组给予每天口服800单位VD;缺乏组先给每天口服2000单位VD,持续3个月后改每天口服800单位VD。记录入组对象身高、体重、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骨密度、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等情况。结果 治疗前充足组身高、体重、骨密度均高于不足组和缺乏组,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低于不足组和缺乏组,而不足组身高、体重、骨密度均高于缺乏组,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低于缺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补充VD后身高、体重、25(OH)D、骨密度和运动功能落后、身材矮小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春期前儿童VD补充能够有效促进身高增长,增加体重,改善骨密度,降低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
- 刘芳意柯晓生林利平吴松欧阳雅芳
- 关键词:维生素D骨密度身高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5
- 2014年
- 肺炎支原体(MP)是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原体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无细胞壁,可通过细菌滤器,经口腔、鼻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通常引起咽峡炎、支气管炎、肺炎及其他各种以咳嗽为特征的肺外病变.现对小儿MP的流行病学特点、小儿MP感染与其家庭成员MP感染的相关性、实验室检测及诊断、临床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林利平佘日光蔡耿耀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