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进

作品数:17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新闻
  • 6篇叙事
  • 4篇新闻叙事
  • 2篇新闻叙事学
  • 2篇叙事艺术
  • 2篇舆论
  • 2篇语境
  • 2篇真相
  • 2篇数字出版
  • 2篇公众
  • 1篇电视报
  • 1篇动员
  • 1篇新闻编辑
  • 1篇新闻学
  • 1篇新闻学研究
  • 1篇新闻作品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手段
  • 1篇修辞资源
  • 1篇虚构

机构

  • 17篇湘潭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华进
  • 2篇何纯
  • 2篇陈伊高
  • 1篇罗弦
  • 1篇罗弦
  • 1篇张丹

传媒

  • 4篇科技与出版
  • 3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青年记者
  • 2篇东南传播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现代视听
  • 1篇华中传播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闻叙事学的多学科研究视角——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
2014年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将新闻学与话语叙事学深度交融,其多学科的联姻深化了新闻学研究;他对话语分析的多学科、系统性研究,充实了新闻叙事学的理论建构;其论证方法上的演绎推导,也凸显了叙事学话语分析的理论优势。今天,仍不失为研究新闻叙事学的典范之作。但受时代环境的局限,该书提出的理论框架,还存在着一些"意犹未尽"的残缺与空白,有待互联网语境下新闻叙事的后继性研究。
罗弦华进
关键词:话语分析新闻叙事
从受众角度论免费报纸的竞争优劣被引量:3
2007年
华进
关键词:免费报纸受众角度竞争优势北京广播电视报《纽约时报》
论数字出版与知识付费生态关系的建构被引量:18
2018年
文章针对知识付费兴盛局面下数字出版的困局,提出数字出版必须与知识付费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关系,该生态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需由数字出版牵头,建立起成熟的知识服务体系;数字出版应尝试在将商品转变为服务、打造社群、寻找长尾资源及回归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出版单位要将知识内容予以整合和重构,建立全面的知识链接、全媒体的知识服务渠道以及监管体制,以此建构完善的知识服务体系。
华进张一帆
关键词:数字出版共生共荣知识服务体系
论深度报道的叙事艺术被引量:3
2006年
当代新闻深度报道不仅对新闻叙事手法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也借鉴了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形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即一方面通过视角和聚焦的“陌生化”,使新闻更具新鲜感,做到“文有别材”;另一方面行文中运用有意味的形式与合式的叙事技巧,做到“文有别趣”,从而使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与叙事的生动感性相得益彰,达到了“真”与“美”的和谐统一。
何纯华进
关键词:新闻叙事艺术
媒介环境视阈下传播的“媒介偏向论”探析被引量:16
2016年
媒介环境学派自开创以来,历经三代传播学者的开拓和创新,诞生了许多经典的观点。而"媒介即环境"的隐喻经过度解读后,却被扣上了"媒介决定论"的帽子。爬梳媒介环境学派发展的脉络,建构以伊尼斯的"时空偏倚观"、麦克卢汉的"感官偏向"思想以及马克·波斯特、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偏向"思想为坐标,以"偏向性"为轴的"媒介偏向论"体系,则相较于"媒介决定论"更为符合该学派的逻辑阐释。在当前新媒介环境下,探讨传播的偏向性仍具有现实意义。媒介的偏向不仅可以反映出社会文明和媒介技术的变迁,也对两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且媒介偏向性可在社会文明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中得以延伸。
华进陈伊高
新闻叙事语法论
近年来,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类型已逐渐为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所认可,体现在新闻实践中,便是“新闻故事化”的日趋盛行,而新闻理论研究中,新闻叙事也受到相当一批学者的关注,并有相关理论成果面世,这些均促进了新闻叙事学研究的蓬...
华进
关键词:语法原则语法意义
文献传递
注意力经济环境下微商营销的黏着力探析被引量:6
2016年
"黏着力"是一个衡量微商获得注意力程度的重要指标。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传播环境中,受众的注意力相对于冗余的信息量而言,是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经营者选择合理的注意力营销模式日趋关键。基于微信营销的SWOT分析有助于以微信为营销平台的微商扬长避短。微商在微信营销之中要想在市场竞争之中处于上风,需打造良好的口碑,营造舒适的用户体验,创造独特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提升对目标人群的黏着力。微商在行业同质化的现状下有效地巩固注意力,也有利于拓展生存盈利的空间。
华进陈伊高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黏着力传播环境
新闻叙事聚焦与舆论引导的关系探究——以“王凤雅事件”为例被引量:8
2019年
媒体作为社会公众的代言人,往往通过新闻叙事进行舆论引导。而在新闻叙事中,聚焦的选择与调整能够逼近事实真相,挖掘社会意义,因此新闻叙事聚焦与舆论之间有着多层联系:聚焦主体设置舆论议程、聚焦角度决定舆论走向、聚焦对象影响舆论效果,三者又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公众舆论场。而对于如何引导舆论,聚焦主体则要正确研判舆情,聚焦角度的选择要衡量多方价值,聚焦对象的呈现要多维平衡,如此新闻叙事聚焦才能强有力地引导舆论。以"王凤雅事件"为例可以详细分析并厘清新闻叙事聚焦与舆论引导的关系。
华进高玉
关键词:新闻叙事舆论引导
新闻叙事的修辞被引量:2
2007年
新闻叙事是面向受众的暗含劝服性特征的叙事,它通过“事”、“势”、“理”三大修辞资源“不着痕迹”地引导受众“本能”地接受事实真相,从而达到劝服的目的,也就能在达成健康、有效接受的基础上正确地引导舆论。
华进何纯
关键词:新闻叙事修辞资源修辞手段事实真相
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论唐湘岳新闻作品的叙事艺术及与舆论之关系
2017年
新闻是一门叙事的艺术,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是关键。鉴于唐湘岳新闻作品的典型性,文章以唐湘岳新闻作品为范本分析,认为其作品具备了叙事可能性、叙事连贯性与叙事确实性等特征,符合菲希尔所谓'好故事'的评价标准。这些'好故事'能经受住受众的'叙事理性'的检验,因而也易影响其思想和行动,更易促发舆论并将舆论导向健康有序的生长方向。本文还借此对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新闻叙事作出了反思。
华进张丹
关键词:好故事叙事艺术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