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弦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新闻
  • 4篇电视
  • 3篇艺术
  • 3篇文化
  • 3篇媒体
  • 2篇电视剧
  • 2篇电影
  • 2篇叙事
  • 2篇影视
  • 2篇影视艺术
  • 2篇喜剧
  • 2篇喜剧电影
  • 2篇民生新闻
  • 2篇类节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2篇法式
  • 2篇高校
  • 1篇得失
  • 1篇电视读书节目

机构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8篇罗弦
  • 1篇华进
  • 1篇张铁

传媒

  • 4篇现代视听
  • 3篇当代电视
  • 2篇科技与出版
  • 1篇传媒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大舞台
  • 1篇电影评介
  • 1篇青年记者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艺术教育
  • 1篇媒体融合新观...
  • 1篇南方传媒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语境”下传统新闻编辑的转型与思考被引量:11
2015年
在以"微媒介"为话语中心的新媒体世界里,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诸多挑战,过去处于中心地位的新闻编辑,其"发布权威"、"把关人"、"信息导航员"等角色受到极大冲击。新媒体形势下,挑战与机遇同在,危机与愿景并存,微媒介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酝酿着传统新闻编辑的角色转型与职能思考。
罗弦
关键词:新闻编辑
从晋商电视剧看大院文化和民俗风情被引量:1
2012年
《昌晋源票号》、《驼道》、《龙票》、《乔家大院》、《走西口》……这些荧屏界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晋商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之作。在晋商剧十余年来兴盛不衰的创作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把拍摄视点对准了座落在山西的一座座晋商大院,不仅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还传递出韵味深远的大院文化和民俗风情。从晋商剧看大院文化,无疑是电视剧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审美和观察的独特视角。
罗弦
关键词:民俗风情
《壹周立波秀》的成败得失
2014年
《壹周立波秀》问世之初,就以其厚积薄发的文化积淀、多元艺术的融合、博采众长的语言特色、新闻娱乐的联姻等创新性特征,给国内一度收视低迷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清新之风,产生了话题的引爆效应。但作为脱口秀节目曾经的领头羊,如今却遭遇着形式和内容上的双重瓶颈。总结《壹周立波秀》的成败得失,是希望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能够突破瓶颈、重振雄风。
罗弦
关键词:成败得失电视脱口秀节目文化积淀厚积薄发语言特色
弘扬公民责任意识 重唤东方道德伦理——探析情感调解类节目《金牌调解》被引量:1
2015年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着巨大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多元价值观的冲撞冲突和剧烈竞争压力下的心理失衡。以《金牌调解》为代表的众多情感调解类节目在电视媒体中兴起,无疑是对当下现实矛盾的调整和纠偏。
罗弦
关键词:公民责任私人领域多元价值观
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瓶颈与策略研究——以珠海电视台《民生最前线》为例
2016年
民生新闻因其草根性和亲民性,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在当下的电视媒体中占据着较大的分量。珠海电视台《民生最前线》至今已经播出12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收视率。但在民生新闻节目泛滥的当下,该节目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有待深化与提高。
罗弦柳卓楠
关键词:民生新闻亲民性
“互联网+”时代高校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当今"互联网+"的时代语境下,高校影视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学生群体都随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朝气蓬勃而又充满个性的"95后"大学生群体,高校影视艺术类的课程教学应进行改变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剧烈变革。文章主要探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类课程教学的改革之策。
罗弦
关键词:互联网影视艺术教学改革
网络报道中图表新闻的主要类型与应用性分析——以搜狐网“数字之道”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图表新闻发展迅猛,除了各大纸质媒体涉足之外,互联网媒体也不断将图表新闻搬到手机、电脑屏幕上。图表新闻成为了传统媒体"自我拯救"的法宝,更成为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创新的契机。它没有以往单一文字报道的枯燥无味,或是"文字+图片"的简单惯性组合,而是将平平实实的数据、资料进行优化重组,以"图+表"的视觉化风格形成别具一格的报道模式。本文着重分析了图表新闻在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功能,并以搜狐新闻的"数字之道"栏目为例,探讨图表新闻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应用性特征。
刘振扬罗弦
关键词:图表新闻数据可视化
《触不可及》:浸透着法式文化风味的独特喜剧被引量:2
2014年
在电影百年的发展历史上,喜剧片作为诸多类型片的一种,以其逗人发笑、轻松有趣、大团圆等类型风格颇受观众欢迎.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好莱坞喜剧片、香港成龙的功夫喜剧片、内地冯小刚的贺岁片、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这些喜剧电影无疑都验证了喜剧类型片的经久不衰和艺术张力.
罗弦
关键词:喜剧类型片名曲喜剧电影喜剧片
当前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7
2015年
当今,中国当代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态势发生了很多转变,那么,影视艺术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应该在考察学校办学的具体形势之后,从实际出发提出具备较高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构建影视艺术新型教育教学体系为核心,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使影视艺术的教育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本文分析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罗弦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电视艺术文化品格的坚守——《艺术人生》十六年长播不衰的创作启示被引量:1
2016年
从2000年12月22日首播以来,访谈节目《艺术人生》至今已播出16年,并始终如一地保持了高雅真诚、正直精良的文化艺术品格,称得上是电视访谈节目中郁郁长青的经典之作。在这十六年的不断探索中,《艺术人生》在选题策划、访谈风格、舞台设计、栏目包装等层面独树一帜、彰显出了鲜明可持续的创新力和引导力,它在电视人文访谈节目中的分量和地位值得我们去重新回顾和审视。
罗弦柳卓楠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艺术人生》文化品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