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疗效
  • 3篇肠癌
  • 2篇术后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肠梗阻
  • 1篇低位肛瘘
  • 1篇低位直肠
  • 1篇凋亡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肠梗阻
  • 1篇引流
  • 1篇症状
  • 1篇直肠癌术
  • 1篇直肠癌术后
  • 1篇直肠瘘
  • 1篇肉毒
  • 1篇肉毒素

机构

  • 7篇大连大学

作者

  • 7篇刘申
  • 2篇董大海
  • 2篇白晓刚
  • 2篇赵海波
  • 2篇李明辉
  • 2篇李静慧
  • 1篇刘铎
  • 1篇张祎
  • 1篇赵雪峰
  • 1篇于芷晗
  • 1篇孙壮
  • 1篇常铁军

传媒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irc0060927通过靶向miR-1225-5p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影响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circ_0060927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3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RT-qPCR法检测组织中circ_0060927和miR-1225-5p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分别转染si-circ_0060927、miR-1225-5p模拟物、共转染si-circ_0060927与anti-miR-1225-5p,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及Western blot检测沉默circ_0060927或过表达miR-1225-5p对SW620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及细胞中Bax、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0060927和miR-1225-5p调控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circ_0060927表达升高(P<0.05),而miR-1225-5p表达降低(P<0.05)。沉默circ_0060927或过表达miR-1225-5p后,SW620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迁移和侵袭数及细胞中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仅沉默circ_0060927的SW620细胞比较,同时沉默circ_0060927和miR-1225-5p的SW620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迁移和侵袭数及细胞中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irc_0060927可靶向结合miR-1225-5p;同时沉默circ_0060927促进了SW620细胞中miR-1225-5p的表达。结论 circ_006092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沉默其表达可能通过靶向上调miR-1225-5p促进结直肠癌细胞SW620凋亡,并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
李明辉白晓刚刘申张祎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迁移
成人脐尿管残端致肠梗阻2例报告
2007年
成人脐尿管残端导致的梗阻,由感染的脐尿管囊引起的腹内的病变国内曾经有过报道,所有患者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脐尿管和疏通梗阻小肠,现就我院1995年6月-2006年1月收治的2例成人脐尿管残端致肠梗阻报道分析如下。
赵海波李静慧刘申
关键词:成人肠梗阻症状病例
口服硫酸镁粉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口服硫酸镁粉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案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33例,其中17例为无禁食概念的口服硫酸镁粉治疗组,另16例为常规胃肠减压加间断夹闭胃管注入石蜡油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治疗组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平均临床治愈时间、影像学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禁食概念的口服硫酸镁粉治疗能有效缓解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申赵海波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治疗炎性肠梗阻
肛瘘微创平台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效果、肛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主要指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开引流相关后遗病变[1,2]。肛瘘属于临床常见病,多见于男性中青年群体,临床表现为肿痛、瘙痒、流脓及肿块等[3]。结合肛瘘个数分成复杂肛瘘、单纯肛瘘,按与分界线关系分成低位肛瘘及高位肛瘘[4,5]。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主要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其解剖结构特殊。
李明辉白晓刚刘申张袆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引流高位肛瘘肛门功能低位肛瘘肛门直肠瘘
直肠癌开放性根治术与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2017年
目的:对比直肠癌开放性根治术与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23例采取开放性直肠癌根治术为对照组;23例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感染率、感染病原菌分布比例。结果:观察组感染率21.74%(5/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部位共分离病原菌12株,较对照组20株少;其中观察组革兰阳性菌占25%,革兰阴性菌占50%,真菌占25%,对照组革兰阳性菌占35%,革兰阴性菌占55%,真菌占10%(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病例和感染部位病原菌数量均少于开放性手术。
刘申
关键词: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直肠癌感染病原菌
A型肉毒素注射结合括约肌浅表松解术与传统术式的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探讨临床应用A型肉毒素结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治疗肛裂的新方法,将Ⅱ期、Ⅲ期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征求患者和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研究,对比观察试验组的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配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与对照组的传统肛裂切除扩创术加部分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VAS疼痛评分(24h)、排便时间、手术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分级及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大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两组都有所减低(P<0.05)。因此,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配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的疗效治疗方法简单,伤口愈合快,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李静慧于芷晗刘申常铁军董大海刘铎
关键词:A型肉毒素括约肌松解术
TST和TEM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为比较选择性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TST)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TST,对照组行TEM。结果显示,1)围手术期指标: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但2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病例。2)随访指标:术后随访1年,2组均无复发,且2组患者术后Longo O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TST和TEM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总体疗效相当,但前者操作更加简单,术中出血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董大海刘申赵雪峰孙壮
关键词:TSTTEM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