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芳香化酶、雌激素、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文昌鱼消化管上皮和肠神经元的免疫定位被引量:2
- 2004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鼠抗人胎盘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二醇抗体及雌激素受体ER α与ER β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消化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研究结果显示 ,芳香化酶、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免疫活性蛋白在肝盲囊、中肠前部和后部的上皮细胞及肠神经元表达 ,后肠显免疫阴性反应 ,表明文昌鱼肠道像哺乳类大鼠胃壁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一样 ,能够合成雌激素并具有内分泌作用 .提供了确凿的形态学证据 ,并对阐明雌激素在调节文昌鱼肠道消化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雌激素功能的演化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意义 .
- 方永强翁幼竹叶荣忠刘丽丽
- 关键词:文昌鱼消化管雌激素受体Β芳香化酶消化管肠神经元免疫定位
- 5-HT和GnRH及其受体在长牡蛎卵巢的生理作用机制——双染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8
- 2003年
- 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双染技术对 5 HT和GnRH及其受体在长牡蛎卵巢中的分布的研究结果揭示 ,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中卵母细胞均存在 5 HT和GnRH受体 ,受体阳性物质沿胞膜分布 ,显深棕色 ,核显免疫阴性反应 ;5 HT和GnRH及其受体共存于不同时期卵母细胞胞质和胞膜上。以上结果表明长牡蛎的卵母细胞不仅能产生 5 HT和GnRH ,而且能表达 5 HT和GnRH的受体 ,5 HT和GnRH可能以自分泌的方式对卵母细胞起调节作用。
- 方永强翁幼竹刘丽丽方琦戴燕玉
- 关键词:长牡蛎卵巢5-HTGNRH生理作用
- 文昌鱼哈氏窝和性腺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研究
- 方永强翁幼竹黄威权孙岚刘丽丽
- 该项目经3年潜心研究取得部分创新性成果,芳香化酶发现在脊椎动物脑、脑垂体和性腺,但在文昌鱼是否存在一直不清楚;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的结果揭示ER-α和β蛋白分布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哈氏窝和性腺;研究结果除证实文昌鱼内柱5带是甲...
- 关键词:
- 关键词:文昌鱼性腺神经内分泌调节哈氏窝芳香化酶
- 17-β雌二醇诱导鲻雌性化的机制被引量:4
- 2004年
-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服用17 β雌二醇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年鲻脑各部和性腺进行芳香化酶的定位。结果发现,芳香化酶转录物和特异性蛋白在幼年鲻端脑(嗅球和大脑)、间脑、中脑和小脑是丰富的。在性别未分化时,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在幼鲻脑各部的分布密度有显著的差异。在嗅球,对照组芳香化酶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高于实验组,而在间脑、中脑和小脑实验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多1~3倍,特别是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尤占优势,提示芳香化酶在幼年鲻性分化中可能起关键的作用。另外,在性分化后,芳香化酶免疫活性还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和精巢间质细胞与足细胞。同时,免疫阳性物质也定位在卵巢和精巢的生殖细胞。这些结果揭示了17 β雌二醇诱发幼鲻雌性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芳香化酶的介导,本研究首次提供形态学新的证据。最后,文中还讨论了芳香化酶在鲻性腺发育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 方永强张为民翁幼竹刘丽丽
- 关键词:17-Β雌二醇雌性化芳香化酶
- 池养鲻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被引量:20
- 2004年
- 通过卵巢切片的组织学分析揭示,幼鲻在土池养殖3个月后可见线状卵巢,大约5个月后卵原细胞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转变为早期初级卵母细胞。接着卵母细胞生发泡(核)和胞质体积增加,核质比从3.5:1减少至2:1。此后卵巢中卵母细胞停滞发育持续至养殖的第3年。在第3年卵巢切片看出卵母细胞进入脂肪泡时相,在第3年秋季进入卵黄发生时相。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卵母细胞仅能发育到卵黄发生后期,即卵母细胞胞质充满卵黄颗粒,生发泡居中而不移位。这些结果对于用人工养殖鲻为亲鱼开展人工繁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讨论了卵子发生6个时相的生物学特点及其重要的细胞器在卵黄发生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 方永强林君卓翁幼竹刘丽丽
- 关键词:池塘养殖卵巢发育卵子发生过程生殖生物学
- 皱瘤海鞘胃肠道中3种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2
- 2005年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5-羟色胺、神经肽Y和胃泌素3种抗血清对皱瘤海 鞘(Styela plicata)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皱瘤海鞘的胃、前 肠、中肠和后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5-羟色胺、神经肽Y和胃泌素3种免疫活性内分 泌细胞,且细胞在胃部的分布密度最高,后沿肠道逐渐递减,至后肠密度最低.胃肠道 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类型.开放型细胞多为长柱形或圆 锥形,具有长短不一的胞质突起;封闭型细胞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本文结合内分泌 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特点对其在皱瘤海鞘胃肠道中的功能进行讨论.
- 刘丽丽翁幼竹方永强
- 关键词:内分泌细胞皱瘤海鞘胃泌素胃肠道
- 甲状腺激素在鲻鱼人工育苗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翁幼竹方永强戴燕玉胡晓霞刘丽丽
- 该项目用组织学方法完成鲻鱼甲状腺滤泡在鳃弓分布与形态结构的观察研究,同时首次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特异性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来鉴别定位甲状腺滤泡,验证了组织学研究结果;采用电镜技术详细观察研究在扁平形和立万形两种形态的滤...
- 关键词: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鲻鱼人工育苗
- 厦门文昌鱼和皱瘤海鞘消化道内分泌功能的比较研究
- 本文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和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消化道各部位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其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密度进行详细研究。观察结果...
- 刘丽丽
- 关键词:厦门文昌鱼皱瘤海鞘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17β-雌二醇诱导鲻鱼雌性化的机制:芳香化酶和雌激素受体双染定位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和鼠抗人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ER α和ER β)抗体、兔抗人雌激素(E2)抗体,对鲻鱼(Mugilcephalus)脑各部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和E2、芳香化酶和ER α、芳香化酶和ER β、ER α和E2的双染免疫活性物质分布在鲻鱼嗅脑、大脑、间脑和小脑的神经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及其突起或神经纤维上。值得指出的是,鲻鱼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上共存有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提示E2诱发鲻鱼雌性化的作用机制是,E2先与芳香化酶样神经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后激发与性分化相关的芳香化酶基因的表达。
- 翁幼竹张为民方永强刘丽丽
- 关键词:鲻鱼17Β-雌二醇芳香化酶雌激素受体双重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