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泽生
- 作品数:4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船形丘构造石油地质基本特征及油气藏预测
- 2004年
- 通过对船形丘构造的地层沉积、生储盖组合、圈闭条件、构造发育史等石油地质特征的讨论,揭示了它们在形成油气藏中的作用,并应用地震反射资料所包含的气显示信息,提出船形丘构造具备形成规模生物气藏的结论。
- 陶宗普侯泽生谭万金周苏平
- 关键词:油气藏预测地震反射资料构造发育史地层沉积圈闭条件生物气藏
-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生物气形成机制被引量:6
- 2013年
- 生物气是沉积物在成岩作用早期受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最终产物之一。对生物产气模式的传统认识是,沉积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下,经微生物降解为能被产甲烷菌利用的小分子底物,然后通过乙酸发酵和CO2还原,形成甲烷。文中突破传统认识,提出弱成岩阶段的低温热力与微生物共同作用是柴东地区生物气形成的主要机制。传统认识强调继承性活性有机质的作用,而文中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沉积物内继承性活性有机质并不丰富。研究认为,在低温热力作用下可产生一些次生活性有机质,该部分物质为一定埋藏深度的生物甲烷气提供重要营养底物来源。
- 周飞段生盛张永庶隋国杰刘莹徐子远侯泽生尹玉红
- 关键词:生物气微生物降解活性有机碳柴达木盆地东部
-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含水泥页岩气体吸附及流动能力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泥页岩处于成岩早期阶段,含水饱和度高,极大地影响到天然气的吸附以及流动能力,进而影响泥页岩层段含气性以及气井产能。为此选用三湖台南地区和察尔汗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泥页岩样品,开展扫描电镜与气体吸附—压汞联测,明确七个泉组泥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开展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等温吸附及覆压渗透率实验,以揭示含水饱和度对泥页岩的甲烷吸附作用与气体流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七个泉组泥页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平均为33.0%;储集空间包括矿物粒间孔和粒内孔2类,孔径分布为单峰型,主峰孔径在50~150 nm之间,宏孔对孔体积的贡献最大,占比可达66.8%;七个泉组泥页岩随着含水饱和度的上升吸附气量逐渐降低,当含水饱和度超过临界值10%~20%,吸附气量下降幅度减缓。吸附气量与黏土矿物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伊利石对吸附气量的贡献最大;七个泉组泥页岩气体流动方式以滑脱流动为主。含水使得气体流动能力减弱,2 MPa条件下,当含水饱和度从10%升至50%,泥页岩渗透率平均降低52.93%。在同沉积背斜构造外围平缓区域,泥页岩气能够滞留成藏,泥页岩气井具有较好的含气丰度,开发潜力较强,为勘探有利区。
- 王昱超姜振学唐相路刘晓雪贺世杰邵泽宇侯泽生侯栗丽宋德康
- 关键词:孔隙结构含水饱和度
-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沉积相与生物气成藏被引量:61
- 2004年
-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蕴藏着巨大的生物气资源 ,目前已探明加控制天然气储量接近3× 10 11m3 。更新世时期 ,柴达木盆地的湖相沉积主要分布在三湖 (吉乃尔湖、涩聂湖和达布逊湖 )地区 ,自山前至盆地中心依次发育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相沉积 ,其中湖相沉积分布最为广泛。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开始形成 ,中更新世湖相沉积扩张并且达到鼎盛 ,晚更新世湖相沉积开始萎缩并形成盐湖沉积。中、早更新世冰川的出现和青藏高原的崛起使柴达木盆地的古气候变得干旱寒冷 ,沉积水体温度较低 ,盐度较高。本区第四纪独特的沉积环境是形成大型生物气藏最重要的地质条件。高盐度的水体环境减缓了有机质的降解速度 ,长期的低温条件抑制了甲烷菌的活动 ,避免了沉积有机质在沉积浅埋阶段的过量消耗 ,推迟了生物产气的高峰期。
- 党玉琪张道伟徐子远侯泽生
- 关键词:沉积相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