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莹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源岩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气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烃源岩分布
  • 1篇盆地
  • 1篇盆地东部
  • 1篇热力
  • 1篇微生物降解
  • 1篇活性有机碳
  • 1篇降解
  • 1篇凹陷
  • 1篇柴达木盆地
  • 1篇柴达木盆地东...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篇刘莹
  • 1篇张永庶
  • 1篇侯泽生
  • 1篇徐子远
  • 1篇段生盛
  • 1篇周飞
  • 1篇隋国杰
  • 1篇尹玉红

传媒

  • 2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生物气形成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生物气是沉积物在成岩作用早期受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最终产物之一。对生物产气模式的传统认识是,沉积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下,经微生物降解为能被产甲烷菌利用的小分子底物,然后通过乙酸发酵和CO2还原,形成甲烷。文中突破传统认识,提出弱成岩阶段的低温热力与微生物共同作用是柴东地区生物气形成的主要机制。传统认识强调继承性活性有机质的作用,而文中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沉积物内继承性活性有机质并不丰富。研究认为,在低温热力作用下可产生一些次生活性有机质,该部分物质为一定埋藏深度的生物甲烷气提供重要营养底物来源。
周飞段生盛张永庶隋国杰刘莹徐子远侯泽生尹玉红
关键词:生物气微生物降解活性有机碳柴达木盆地东部
鹤山凹陷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鹤山凹陷地理上位于南海北部陆缘超深水区,地质上属于地壳强烈减薄的洋陆转换带之上,具有高地温梯度、岩石圈韧性变形等不同于陆架区凹陷的特殊地质条件,因而具有特殊的生烃成藏史。采用区域对比的方法,通过层序地层格架、地震相、沉积相等研究,对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分布特征进行了早期预测,认为在始新世中晚期鹤山凹陷为陆缘断陷湖盆沉积。凹陷中央、控凹断层下降盘局部地区发育沉积厚度较大的中深湖相沉积,具有低频、连续、强振幅、平行-亚平行的地震反射特征,与白云凹陷已钻探证实的湖相烃源岩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石宁袁立忠刘军宋建虎张建强刘莹
关键词:烃源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