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训锋
- 作品数:5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忻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忻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略论中国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权利
- 2004年
- 现代化的历程表明 ,科学和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市场经济是必由之路 ,但是 ,无论科学创新还是市场经济 ,都离不开人的自由权利的参与。有了自由和权利 ,人才能表现出鲜活的个性 ,才能激发出首创性。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 ,走市场经济之路 ,自由权利的依归是关键。
- 代训锋
- 关键词:自由权利市场经济
- 经济伦理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被引量:1
- 2010年
- 经济伦理是伦理道德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它所贯穿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合理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经济伦理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道德基础;经济伦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经济伦理推动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代训锋曹彦
- 关键词:经济伦理科学发展观道德支持
- 动机?还是效果?——关于道德评判根据有效性的质疑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善恶为结果的道德评判一般都离不开动机和效果,但是,在如何认定善恶的根据上,道德评判却区分出动机论、效果论和统一论。动机论的前提预设是动机是可以认知的公共对象,但实际上,动机却具有私人性质;而如果坚持把具有私人属性的动机作为有效的道德评判根据,这可能会导致善意害人的道德悖论。动机论的这两种困境使得它难以成为道德评判的有效性根据。效果论存在两个预设,其直接的预设是:效果是可以被公共认知的对象;其生理性的预设是:人人具有相同的感知能力。实际上,人们的感知能力并不完全一致。这就使效果论作为道德评判根据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统一论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作为道德评判的根据,但是,由于动机的复杂性和效果的多样性,统一论作为道德评判的有效性根据仍然存在某些困难。对道德评判根据的有效性的质疑,并没有否定动机、效果以及二者的统一性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和道德评判中的作用。
- 代训锋赵恒君
- 关键词:道德评判动机
- 脱贫攻坚实践的伦理价值——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 2019年
- 贫困问题是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消除和摆脱贫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脱贫攻坚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和保障的是既弱势又特殊的贫困群体的生存权益,着眼于强国富民,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道德目标、道德责任和道德承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同时,在脱贫攻坚的行动中还增强和提升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道德文明的传承和进步。
- 代训锋贾贺茗
- 关键词:贫困问题脱贫攻坚道德价值
- 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根
- 2015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此,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号召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代训锋
-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爱国文化
- 调查研究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及时代要求
- 2024年
-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观的重要产物,它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洞察资本主义社会,揭示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矛盾而应用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具有深厚的理论根源和实践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党内党外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逐步提升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广泛运用了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使党的建设事业取得了瞩目成就。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调查研究继续贯穿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在充分把握调查研究时代要求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推动“中国之治”持续正向发展。
- 赵晏吏代训锋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
- 试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主要结合点及其历史演进
- 2013年
-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历史问题和中心任务不同,二者结合形成了不同的结合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结合点是阶级斗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主要结合点是纯粹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自改革开放至今的结合点分别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正是在主要结合点的合理转换和历史演进中,中国社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 代训锋
- 关键词:阶级斗争发展生产力执政兴国
- 传统诚信的现代转换被引量:1
- 2011年
- "诚""信"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诚"指向的是天人关系,"信"主要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传统道德的"诚""信"要求人成为一个道德主体;现代诚信基于契约关系,并且契约关系中的人被理解为具有平等权利的利益主体。过去的道德人变身为现代的经济人,经济人的逐利本能致使利益主体的失诚无信,逼使国人发出"重建诚信"的强烈呼声。重建现代诚信既要打破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又要以制度建设推进道德善恶因果律的实现。
- 代训锋王引兰曹彦
- 关键词:诚信天人关系契约关系熟人社会
- 论中国道路的独特创造
- 2013年
- 自1840年以来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之后,中国道路问题就一再地被凸显出来。100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己,也不停地在寻找答案。道路的探索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从毛泽东艰苦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始,到建国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直到今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间经历了邓小平开辟的改革开放之路、江泽民的继往开来、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这一系列前后接续、螺旋上升的步骤铺就了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纵观中国道路的形成,它的特点或可用一个词来说明,那就是独特创造。
- 代训锋赵恒君
- 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动力
- 2007年
- 非经济因素能够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是一种非经济因素的经济动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表明,合理的伦理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动力对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是一种既同经济利益相联系,又超越经济利益的事业理想,是一种与民族发展事业同源同质的以利益创造为目的的个体事业追求。
- 代训锋
- 关键词: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