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鹿梁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脑卒中
  • 3篇脑卒中后
  • 3篇康复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体外冲击波
  • 2篇缺血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机构

  • 12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2篇鹿梁燕
  • 6篇张建斌
  • 4篇李晓慧
  • 3篇魏明阳
  • 3篇赵常宝
  • 2篇吴丽丽
  • 2篇张丽玲
  • 2篇冀亚飞
  • 2篇郝雅丽
  • 1篇黄志凌
  • 1篇刘玲玲
  • 1篇王素芳
  • 1篇靳璟
  • 1篇刘旭峰

传媒

  • 3篇长治医学院学...
  • 2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间窗选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窗内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入我院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分为3组:A组(时间窗<3 h,12例);B组(时间窗为3~4.5 h,16例);C组(时间窗为4.5~6 h,10例)。均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统计溶栓后3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6 h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较高安全性,溶栓时间越早疗效越佳。
李晓慧魏明阳鹿梁燕张建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阿替普酶时间窗
复方羊角胶囊治疗脉络瘀滞型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年
目的:分析复方羊角胶囊治疗脉络瘀滞型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脉络瘀滞型中医证候,随机原则分2组,各6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疗程4周,观察组另服用复方羊角胶囊,分析两组疗效、相关指标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分别为(6.24±1.78m Pa/s、1.40±0.16m Pa/s、33.08±3.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03±1.89m Pa/s、1.60±0.18m Pa/s、39.16±3.64%)。(3)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R)、D二聚体(D-D)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2.95±0.67g/L、62.34±3.76%、0.54±0.08mg/L、6.55±1.72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91±0.75g/L、68.18±4.19%、0.65±0.09mg/L、8.39±1.89mg/L)。(4)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0.29%的不良反应,稍低于对照组14.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羊角胶囊可提高脉络瘀滞型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炎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李晓慧张建斌魏明阳鹿梁燕赵常宝
关键词:复方羊角胶囊短暂性脑缺血血液流变学
丙戊酸钠对成年癫痫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72例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观察组),控制癫痫无发作,无严重不良反应,疗程6个月,同时与72例健康人做对照(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分析丙戊酸钠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上升,血磷水平下降,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上升。结论:丙戊酸钠可导致癫痫患者骨吸收增加,骨生成减少,最终引起骨代谢紊乱。
鹿梁燕黄志凌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骨代谢
针灸联合语言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伴抑郁、焦虑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语言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后语言障碍合并抑郁、焦虑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方法;对照组(65例):选择语言康复训练疗法完成;观察组(65例):选择针灸联合语言康复训练疗法完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 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在HAMA以及HAMD评分方面,差异不明显(P> 0. 05);治疗后,观察组HAMA以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卒中后语言障碍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用药效果提升,抑郁、焦虑改善,效果显著,最终对于脑卒中后语言障碍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鹿梁燕
关键词:针灸脑卒中语言障碍
体外冲击波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肌痉挛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其死亡率、致残率也较高,是主要的危害人们健康的原因;脑卒中后患者常伴功能障碍,恢复时约65%的患者会发生肌痉挛[1]。肌肉痉挛不仅会限制关节活动,引发肌腱疼痛和挛缩,还会妨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影响其预后[2]。在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中方法较多,例如注射肉毒毒素,康复训练,口服用药,物理治疗等,虽然均能改善患者的部分疾病症状,但在持久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均有缺陷[3]。近几年,体外冲击波(ESWT)因其无痛、安全的特点逐渐应用于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中,且效果较好,其是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主要利用生物、物理学效能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4]。本文主要探讨脑卒中后肌痉挛应用康复训练联合ESWT治疗的效果。
鹿梁燕赵常宝冀亚飞郝雅丽
关键词:口服用药体外冲击波疾病症状肉毒毒素肌痉挛肌肉痉挛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银杏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银杏提取物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患者都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再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短程记忆、语言表达、注意与计算、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语言复述、语言即刻记忆、阅读理解、图形描述、MMSE总分)、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银杏提取物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活动功能疗效显著。
张丽玲魏明阳鹿梁燕李永清张建斌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银杏提取物急性脑梗死
三级康复治疗体系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级康复治疗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各44例,三级康复组患者分三个阶段给予三级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康复周期6个月,分别于康复前,一级康复后、二级康复后、三级康复后,运用NFDS量表、Barthel量表、FIM量表、Brunnstrom量表来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三级康复治疗后,三级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三级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IM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三级康复组患者Brunnstrom分级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各阶段均可促进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临床可推广应用。
鹿梁燕
关键词:脑出血三级康复
重症脑血管病伴脑水肿患者采用甘露醇和人血白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重症脑血管病伴脑水肿专业治疗中联合用药甘露醇以及人血白蛋白的有效性。方法:抽选67例因患重症脑血管病而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院的患者,均有脑水肿现象发生,参照不同用药疗法分组:用药甘露醇的32例为Ⅰ组,联合用药人血白蛋白的35例为Ⅱ组,统计两组用药效果与NIHSS分数,并作对照。结果:Ⅰ组32例用药(36.22±12.00)h后意识状态已充分好转,Ⅱ组35例为(22.13±10.26)h,(P<0.05);且用药后7d,Ⅰ组NIHSS计分比Ⅱ组高,(P<0.05)。结论:患上重症脑血管后,如果有脑水肿现象发生,会加重病情,而联合用药甘露醇以及人血白蛋白则可控制病情发展,推荐优先选用。
李晓慧鹿梁燕张建斌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病甘露醇脑水肿人血白蛋白
针刺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4),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不同的针法可以诱发肌张力或缓解肌张力,激活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提高偏瘫肌肉的紧张度,使瘫痪肌肉恢复机能。针灸技术与现代肌电生物反馈技术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具有明显优势。
刘旭峰王菁鹿梁燕靳璟刘玲玲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蚓激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和研究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把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蚓激酶胶囊组42例,同样接受脑梗死的基本治疗,而蚓激酶胶囊组加用蚓激酶胶囊。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等进行对比。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蚓激酶胶囊组治疗前(10.85±3.26)与治疗后(5.04±1.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10.62±3.28)与治疗后(6.12±1.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蚓激酶胶囊组治疗有效率(90.50%)与对照组(7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蚓激酶胶囊组病灶一侧CVDI中,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治疗后[(4.26±1.26)ml/s;(9.98±1.82)cm/s]较治疗前[(4.13±1.46)ml/s;(7.12±1.63)cm/s]显著增加(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4.62±1.26)ml/s;(9.26±1.58)em/s]亦有显著增加(P〈0.05)。脑血管外周阻力及临界压力蚓激酶胶囊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826±258)Pa.s/m1;(6.02±1.84)kPa;(1926±253)Pa.s/ml;(7.03±1.43)kPa]较治疗前[(2132±323Pa.s/ml),(7.26±1.68)kPa;(2058±278)Pa.s/ml,(7.84±1.36)kPa]明显降低(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作为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张建斌鹿梁燕王素芳吴丽丽
关键词:脑梗死蚓激酶胶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