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焦度仪(眼科用)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焦度仪(眼科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测试眼镜焦度的仪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张娜娜魏承丽 裴秀娟
-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改良巩膜瓣下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外伤性晶状体脱位60例(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0例,行传统睫状沟缝线固定植入术;改良组30例,行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行UBM检查。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视力、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倾斜度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改良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传统组的70.00%(21/30)(χ^(2)=5.455,P=0.020)。手术后改良组的视力(BCVA,logMAR)为-0.12±0.01,优于传统组的0.01±0.003(t=68.201,P<0.001)。重复测量结果显示,术后1周、1、6及12个月改良组患者的平均偏心量及平均倾斜度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发生、偏心量≥1 mm及倾斜度>5°为晶状体脱位患者影响疗效的因素。结论改良睫状沟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平均偏心量≥1 mm及平均倾斜度>5°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疗效的影响因素。
- 鲁诚魏承丽禹建曦岳绍梅
-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
- 应用可吸收板修复眼眶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价可吸收板用于眼眶骨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眼眶骨折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修复材料Medpor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可吸收板进行手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视分级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2%(47/51)高于对照组的76.5%(39/51)(χ^(2)=4.74,P=0.029)。术前1 d、术后1周复视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56,P=0.853、0.130);两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复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00、-2.95,P=0.003、0.003)。观察组近立体视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较对照组恢复程度更高(χ^(2)=3.96、4.55,P=0.047、0.033);观察组恢复得更快(χ^(2)=-3.46,P=0.001)。结论可吸收板修复眼眶骨折可显著改善复视及双眼立体视功能。
- 岳绍梅鲁诚魏承丽张佳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屈光误差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屈光误差形成原因,探讨控制误差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前预测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存在0.50 D屈光误差78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屈光误差形成原因。结果:78例(78只眼)屈光误差,其中A超电脑自动测量取值31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22例,外伤性白内障13例,角膜疾患12例。结论:0.50~2.00 D误差所占比率大,如掌握好角膜屈率,眼轴长度测量技术采用正确的测定方法,此类误差可以避免。A超电脑自动测量取值存在不足之处,应采用自动测量与手工测量相结合取最佳波形,波峰值采样取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采用A、B型超声联合对眼轴长度测定,反复测量,必要时双眼参照取值。角膜疾患也是致屈光误差的原因。
- 鲁诚魏承丽魏盟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内窥镜指导直视下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内窥镜指导直视下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angle-closure glaucoma,ACG)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急性原发性ACG(primary ACG,PACG)眼患者118例,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根据房角分离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对照分为观察组(内窥镜直视下用虹膜恢复器进行房角分离)61例和对照组(粘弹剂进行房角分离)57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1.04±0.17vs0.54±0.16)°、前房深度(3.61±0.61vs3.07±0.29)mm、房角宽度(4.08±0.45vs3.07±0.44)°明显高于对照组(t=11.275、21.242、28.319,P<0.05),眼压(18.07±3.56vs29.58±1.31)mmHg、房角镜下周边房角粘连性关闭(primaryangle-closure suspect,PAS)(59.95±19.01vs265.99±30.2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42、3.016,P<0.05)。观察组术中前房出血4例,对照组无前房出血。有效73例,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晶状体厚度≥5mm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内窥镜直视下用虹膜恢复器进行房角分离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内窥镜指导直视下房角分离治疗PACG效果佳;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PACG患者的预后和年龄、晶状体厚度有关。
- 魏承丽禹建羲岳绍梅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闭角型青光眼
- 近视性和远视性弱视视功能发育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近视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对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的弱视患儿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测量同时视、融合范围及远近立体视。根据患儿的屈光状态将患儿分为A组(近视组)20例、B组(远视组)30例。比较A、B两组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差异。结果:近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15例(75%),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6例(30%),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16例(80%),有正常远立体视的7例(35%),有正常近立体视的6例(30%)。远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26例(87%),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7例(23%),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20例(67%),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5例(50%),有正常近立体视的7例(23%)。50例患儿中存在正常远立体视的为22例(44%),正常近立体视13例(26%)。同时视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05);集合性融合和分开性融合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P>0.05;χ2=0.740,P>0.05);远近立体视两组患儿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95,P>0.05;χ2=0.295,P>0.05)。结论:近视及远视因素对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影响的差异不显著。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正常的患儿短期内双眼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 鲁诚魏盟魏承丽任静
- 关键词:弱视近视远视双眼视功能
-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难治性青光眼30例(32眼)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下丝裂霉素C处理+生物羊膜移植;对照组施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视力、滤过泡和眼压.结果 术后1周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1年,联合组保持功能性滤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6个月及1年联合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 鲁诚魏盟魏承丽
-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生物羊膜丝裂霉素C
- 眼科诊疗仪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眼科诊疗仪。;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治疗眼科的医疗设备。;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张娜娜魏承丽 裴秀娟
- 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术后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2-01-2019-10-31在我院行玻璃体手术的DR患者11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值分别为0.151、-0.152和-0.208,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45、3.988和2.216,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对照组,χ^(2)=4.495,P<0.05。干预前两组DSQL量表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及治疗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56、0.229、0.232和0.577,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DSQL量表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及治疗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667、5.351、5.209和9.284,均P<0.05)。干预前两组DMSES量表饮食、足部管理、临床治疗、运动锻炼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01、-0.553、0.183和0.299,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者DMSES量表饮食、足部管理、临床治疗、运动锻炼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07、-3.220、-2.886和-2.831,均P<0.05)。结论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性护理较常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DR术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 董运婷魏承丽
- 关键词:同伴教育延续性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阿托品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阿托品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眼科门诊治疗的52例(104眼)6~14岁低中度近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52眼)。对照组使用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眼部舒适度、调节灵敏度、屈光度、眼压、角膜指标、泪膜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眼部舒适度、调节灵敏度、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结果均较高(P<0.05),屈光度升高幅度与眼轴增长幅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角膜指标、眼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儿童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阿托品滴眼液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眼部调节灵敏度和眼部舒适度,改善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提升泪膜稳定性,且不影响角膜稳定性及眼压,安全可靠。
- 张佳娟魏承丽禹建羲
- 关键词:近视儿童阿托品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