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艺难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肥胖基因FTO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FTO)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生成的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45个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TO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观察组织中FTO的蛋白表达,分为癌旁和NSCLC组。使用shRNA敲低FTO,分为sh-NC和sh-FTO组。RT-qPCR检测5个肺癌细胞系和气道上皮细胞中FTO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观察细胞中FTO的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荷瘤实验分别检测FTO对NSCLC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Tube形成实验观察小管形成的长度。结果FTO在45例NSCLC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FTO的体外肺癌细胞表达同样高于气道上皮细胞(均P<0.05)。敲低FTO(sh-FTO)抑制NSCLC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的增殖(均P<0.05),且敲低FTO抑制NSCLC细胞的小管形成长度(P<0.05)。结论FTO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低表达FTO通过抑制增殖和血管新生影响NSCLC的发生和发展。
- 潘华琴陈燕华应海玲顾艺难
- 关键词:肿瘤生长血管生成肥胖基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20例、稳定期20例)、正常对照组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PCT、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583,P<0.01和r=-0.318,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处于高水平,其变化与COPD患者病情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及程度的判断指标,能反映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 潘华琴姜克家秦少云顾艺难陈天宇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 不同药物治疗EGFR-TKI耐药后晚期NSCLC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应用于EGFR-TKI耐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收的EGFR-TKI耐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以单药培美曲塞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缓解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床缓解率分别为43.33%,参照组为25.00%,研究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56.67%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8.33%,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与参照组的2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EGFR-TKI耐药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安全性较高。
- 顾艺难秦少云
- 关键词:培美曲塞吉非替尼EGFR-TKI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0例观察
- 为探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作用。选择2002年至2005年泰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40例OSAHS患者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 进行nCPAP治疗,观察治...
- 秦少云丁明东顾艺难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 文献传递
-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元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46例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NIPPV治疗的50例COPD相似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NIPPV前后24 h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同非NIPPV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IPPV组中,重度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率明显高于轻度呼吸衰竭(P<0.05)。结论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应用可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缩短病程。
- 秦少云顾艺难周震萍
- 关键词:正压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哮喘患者血PCT和IgE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相关性。方法对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20例、缓解期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IgE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PCT、IgE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PCT和IgE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哮喘组血清PCT和IgE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PCT和IgE均与FEV1%呈负相关(r=-0.314,P<0.05和r=-0.587,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PCT和IgE处于高水平,而急性发作期升高程度更为显著,其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分期关系密切,能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气道阻塞状态。
- 姜克家潘华琴秦少云顾艺难陈天宇
- 关键词: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E
- 16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的要点。方法对160例呼吸衰竭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急性呼吸衰竭74例,其中严重肺部感染所致10例,胸部外伤严重累及呼吸肌或肺组织14例,尿毒症或肺癌胸膜腔积液短期内大量增多18例,自发性气胸8例,心源性肺水肿6例,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累及呼吸中枢6例,其他病因12例;慢性呼吸衰竭86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64例,间质性肺疾病8例,硅肺、石棉肺6例,其他疾病8例。动脉气血分析:PaO2<8.00 kPa、PaCO2正常为Ⅰ型呼吸衰竭者70例;PaO2<8.00 kPa、PaCO2>6.67 kPa为Ⅱ型呼吸衰竭者90例。160例患者经积极救治后6例死亡(4例严重胸部外伤、肺挫裂伤,2例尿毒症、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为3.75%。其余154例均存活。结论呼吸衰竭的诊断依赖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动脉气血分析、呼吸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呼吸衰竭的治疗应依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病因个性化治疗。
- 顾艺难秦少云
- 关键词:呼吸衰竭
- 苦参碱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78
- 2001年
- 目的:探讨苦参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分苦参碱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病毒指标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Ⅳ-C、LN)。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HA、PCⅢ、Ⅳ-C、LN分别为112.43±39.18ng/ml、113.33±38.77ng/ml、60.13±19.72ng/ml、95.54±39.08n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苦参碱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刘爱平庞晓英顾艺难王开林孙翠萍
- 关键词:苦参碱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法
- 拉米夫定联合卡介苗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卡介苗素 (E -BCG)与拉米夫定 (3 -T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6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37)与对照组 (n=31) ,治疗组给予E -BCG1.0mg,肌注 ,每周3次 ,连续6月 ,与3 -TC(100mg,每日1次 ,连续12个月)联合治疗 ;对照组单独用拉米夫定治疗 ,方法同上。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26周、52周及停药后6个月分别检测HBV标志物、肝功能、肾功能及HBVDNA定量 ,并记录治疗期间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发生的一切不良事件。结果 :疗程结束时 ,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与完全应答率分别为89.2 %、45.9 %、43.2 %与40.5 % ,高于对照组的67.7 %、22.6 %、16.1 %与16.1 % ,差异有显著性 (P<0.05)。疗程结束后6mo,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分别为54.1 %与51.4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4 %与12.9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复发率治疗组为25.0 % ,低于对照组的35.7 % ,差异有显著性 (P<0.05)。HBVDNA阴转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采用3 -TC与E -BCG联合治疗CBH ,在提高ALT复常、促进HBeAg阴转与HBeAg/HBeAb转换、降低复发方面 ,较单用3
- 咸建春闵万洪周大明孙兰珍田兔红顾艺难王开林
- 关键词:拉米夫定卡介苗素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病毒感染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顾艺难咸建春周大明王开林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