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林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8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镇江市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重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2例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单重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慢性重型肝炎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重血浆置换疗法,对照组只进行综合内科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症状改善...
- 陈伟奇王开林周大明丁明东
- 关键词:单重血浆置换慢性重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PLASAUTO-IQ型血液净化装置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2例
- 目的:观察PLASAUTO-IQ型血液净化装置进行单重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慢性重型肝炎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对照组只进行综合...
- 王开林周大明丁明东
- 关键词:血液净化装置慢性重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病毒感染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顾艺难咸建春周大明王开林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 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白细胞介素15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预后预测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在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方法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1例,重型肝炎患者101例,分别计算Child-Pugh、MELD及MELD联合IL-15评分,分析其对肝病预后评估的优缺点。结果各评分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评分、MELD和Child-Pugh对住院患者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14,0.779,MELD评分和联合评分的预测准确率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P<0.05),MELD评分和联合评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评分在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组的预后预测准确率均优于失代偿性肝硬化组,而在重型肝炎组中,联合评分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结论 MELD联合IL-15评分能较好地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沈美龙徐洪涛邢同京咸建春韩立彬王开林李浩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5预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徐洪涛咸建春耿爱文沙鸭云唐秀珍韩立彬沈美龙王开林
- 关键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病理分析特殊亚型临床分度肝脏病理
- 肝硬化及肝癌患者HBV-M模式差异性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在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中表现模式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HBV-M五项中至少有一项阳性的LC患者68例,HCC患者64例,对2组间HBV-M的表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C和HCC间HBV-M表现模式有明显差异,HCC中HBeAg阳性模式明显高于LC患者,2组分别为46.0%和23.9%(P<0.01),LC患者中则以HBeAg阴性的“小三阳”(B)和“二阳”(C)占多数,分别为34.3%和41.8%,而B、C模式在HCC患者中分别为20.6%和31.7%。结论HCC中HBeAg阳性的HBV-M模式明显高于LC患者;对于HBV感染者,尤其是HBeAg阳性的患者要警惕发生HCC的可能。
- 徐洪涛咸建春沈美龙丁明东王开林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硬化
- 隐匿性乙型肝炎79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9例不同HBV抗体阳性而肝功能反复异常者的临床与肝组织病理进行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27例(34.2%),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59例(74.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26.1,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肝炎77例,其中大多数为轻中度损害,肝硬化早期2例;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肝组织中HB-sAg阳性11例,HBcAg阳性32例。结论:①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②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肝损害,需要及时治疗。
- 刘爱平庞晓鹰周大明王开林耿爱文
-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病理分析
- 目的:探讨HBeAg(-)慢性乙型肝炎(e-CHB)的病理特点,为e-CHB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7例e-CHB患者的血液生物化学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 咸建春徐洪涛耿爱文沙鸭云唐秀珍沈美龙王开林
- 文献传递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06例
- 目的:观察 PLASAUTO-IQ 型血液净化装置进行单重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慢性重型肝炎3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对照组只进行...
- 王开林徐洪涛成建春孙兰珍周大民
-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病例分析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总结目前常用人工肝治疗方法: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t system)联合肝移植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 对7例慢性肝脏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应用上述三种人工肝方法治疗15人次,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人工肝支持治疗后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结果 人工肝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7例均顺利进行原位肝脏移植,其中6例成活。结论 人工肝可明显改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术前状况,为肝移植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
- 周大明徐洪涛王开林李学昌刘青韩大康李颖段钟平
- 关键词:肝脏功能衰竭人工肝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