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三花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内镜
  • 2篇蒜素
  • 2篇脾功能
  • 2篇脾功能亢进
  • 2篇微波
  • 2篇微波消融
  • 2篇微波消融治疗
  • 2篇显微内镜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治疗
  • 2篇镜检
  • 2篇亢进
  • 2篇激光
  • 2篇功能亢进
  • 2篇共聚焦
  • 2篇共聚焦激光显...
  • 2篇肝硬化
  • 2篇BARRET...
  • 2篇肠癌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邓三花
  • 10篇岳辉
  • 8篇彭芊芊
  • 6篇陈培生
  • 6篇龙沛琪
  • 6篇何锋坚
  • 6篇王伟飞
  • 5篇毛正果
  • 4篇刘素英
  • 3篇魏清柱
  • 3篇杨文娟
  • 3篇刘燕兵
  • 3篇李立夫
  • 1篇戴文华
  • 1篇李清峰
  • 1篇彭亮
  • 1篇王菁
  • 1篇王新颖
  • 1篇何琼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2012南方...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笑气清醒镇静镇痛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研究笑气化状态的诱导过程并比较笑气清醒镇静镇痛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行胃镜检查患者400例,随机分为笑气组200例和丙泊酚组200例,记录笑气组达到笑气化状态的时间及浓度,2组患者检查前、中、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药物起效时间、胃镜操作时间、镇静效果、恢复时间、留院时间、不良反应。检查结束后医生与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结果笑气组达到笑气化状态的平均时间为(3.16±0.65)min,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异[(3.16±0.71)比(3.16±0.58)min,t=0.006,P〉0.05);达到笑气化状态的平均笑气浓度为(43.68±5.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45.30±4.99)%比(41.46±4.30)%,t=3.042,P〈0.05]。与检查前比较,丙泊酚组检查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降低(P〈0.05),而笑气组检查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丙泊酚组的起效时间及操作时间比笑气组短(P〈0.05),镇静效果比笑气组更深(P〈0.05),但笑气组的恢复时间、留院时间均比丙泊酚组明显减少(P〈0.05)。检查中丙泊酚组部分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低血压、心率过缓等不良反应,而笑气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干呕等咽部刺激反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笑气组的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的比例均低于丙泊酚组(86±3.7比96±2.6,87±2.8比98±1.2,87%比99%,P〈0.05)。结论笑气清醒镇静镇痛及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均是有效的,但前者对心肺功能影响更小更安全。准确识别笑气化状态是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成功实施的关键。重视影响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9个因素,对于优�
徐胜浩岳辉李清峰杨文娟何锋坚邓三花彭芊芊刘素英
关键词:胃镜检查二异丙酚清醒镇静
大蒜素对Wistar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通过阶段性观察大蒜素处理后Wistar大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ACF)的发展情况,比较和评价大蒜素对肠道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 80只Wistar大鼠给予二甲肼(DMH)皮下注射(20 mg/kg,每周1次,连续18周),分为大蒜素处理组和非处理组,每组分两批,分别于第8、16周处死,将美蓝染色后的大肠组织在实体镜下观察。结果 ACF均分布于中段及远端大肠(大部分位距盲肠50%~80%处),共发现肿瘤2个,均为高分化腺癌。大蒜素处理组ACF数目较非处理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素可以明显减少Wistar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的数量,从而进一步证实其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
邓三花毛正果刘燕兵王伟飞陈培生岳辉
关键词:结直肠癌大蒜素异常腺窝病灶
数字染色内镜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Barrett食管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数字染色内镜(I-scan)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查2010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间有上消化道症状(反酸、烧心、嗳气、吞咽梗咽感、上腹隐痛等)并知...
龙沛琪岳辉魏清柱毛正果邓三花刘燕兵彭芊芊王伟飞
关键词: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PUMA在大蒜素诱导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UMA在大蒜素诱导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在大肠癌LoVo细胞株中大蒜素对PUMA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大蒜素可以诱导大肠癌LoVo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并且诱导PUMA的表达,在PUMA的表达受抑制后,大蒜素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PUMA在大蒜素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诱导PUMA表达可能是大蒜素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毛正果邓三花陈培生王伟飞王菁彭亮王新颖
关键词:PUMA大蒜素肠癌
双导丝插管技术及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性胆管插管ERC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双导丝插管技术和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性胆管插管ERCP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需要治疗性ERCP胆管插管的205例患者进行研究。对使用常规方法胆管插管的定义为常规组(205例),对常规插管反复进入胰管者采用双导丝插管技术胆管插管的定义为双导丝组(28例),而将常规插管不成功者即采用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后胆管插管的定义为预切开组(27例)。评价各组胆道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内需要ERCP胆管插管患者205例,其中常规胆管插管成功150例,成功率为73.2%(150/205),而常规胆管插管失败的55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双导丝插管(28例)以及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后选择性胆管插管(27例),其中双导丝组成功率为85.7%(24/28),预切开组成功率为85.2%(23/27),最终有8例不能完成ERCP胆管插管,总成功率达96.1%(197/205),术后常规组中插管相关并发症共12例(占8.0%),双导丝组2例(占8.3%)、预切开组2例(占8.7%),三者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困难性胆管插管ERCP中常规胆管插管不成功者采用双导丝插管技术或者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均能提高插管成功率,且后两者不增加ERCP的并发症的风险,是困难性胆管插管ERCP中可以选择的安全有效方法。
陈培生刘素英邓三花詹梅香孔伟芳何锋坚徐胜浩岳辉
关键词:ERCP
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在筛查早期微小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进行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筛查大肠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127例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普通结肠镜、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检查,由后者预判病变病理性质,并与组织病理学相比较。结果普通结肠镜检查64例发现微小病变84个,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检查63例患者,单独用高分辨率发现微小病变147个,加用电子染色后共发现微小病变259个,其中包括102个平坦型病变。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判断病变性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00%。结论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显著增加微小结直肠病变的检出率,并能较好地区分病变的性质。
刘燕兵毛正果邓三花魏清柱龙沛琪彭芊芊王伟飞岳辉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数字染色内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数字染色内镜(I-Scan)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878例患者行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检查,部分筛查出的疑似BE患者行CLE检查及活检,比较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疑似BE检出率及图象特点,对比分析活检病理及CLE诊断BE结果。结果普通胃镜模式下筛查出疑似BE患者46例(5.2%),I-Scan筛查出52例(5.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3,P〉0.05);普通胃镜模式下SCJ与CEJ间距间可观察到栅栏状血管者21例(45.7%),I-Scan可观察到35例(6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31,P〈0.05)。19例疑似BE患者进行了CLE检查及活检,CLE诊断BE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和100%。结论I-Scan对SCJ与GEJ间距间栅栏状血管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疑似BE检出率;CLE使实时在体组织学诊断成为可能,诊断B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龙沛琪岳辉王伟飞魏清柱毛正果邓三花彭芊芊
关键词:BARRETT食管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经皮多次与单次微波消融治疗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经皮多次微波消融与单次微波消融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对本院39例(19名患者1次微波消融,20名患者行多次微波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脾脏微波消融治疗,对比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大出血、胃肠道穿孔以及肝、肾、胰腺损伤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2.8±1.5)h,平均消融时间为(1.7±0.9)h,单次消融组与多次消融组术中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白细胞指标具有显著差异(3.5±0.7 vs 4.1±0.9),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也存在显著差异(61.7±12.9 vs 68.1±15.8)。肝功能指标的对比中,单次消融手术相比多次消融手术ALT明显下降(43.9±16.2 vs 50.1±20.6)。结论多次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并不增加相应手术并发症,近期疗效也相对较好,但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以及大量临床前瞻性研究证实。
何锋坚李立夫彭芊芊邓三花陈培生龙沛琪徐胜浩孔伟芳岳辉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药物的疗效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8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8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NO、NOS的改变及胃黏膜中EGF及EGF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和胃痛改善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7.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NO、NOS、EGF及EGFR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结论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佳,这可能与其提高NO、NOS、EGF及EGFR水平,促进溃疡愈合有关。
戴文华彭芊芊邓三花毛正军
关键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胃溃疡NOSEGFEGFR
内镜多隧道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含视频)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内镜多隧道黏膜下剥离术对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5例确诊为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患者,通过内镜建立2~3条黏膜下隧道对其进行剥离治疗,术后送病理检查,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5例早期食管癌均经内镜多隧道黏膜下剥离术顺利整块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4.7±52.9)min,病变一次性根治性切除率为86.7%,2例因切缘残留均追加外科手术。13例患者随访6—36个月,其中7例并发术后狭窄,发生率53.8%,均多次予以球囊扩张后症状缓解。余未见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多隧道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杨文娟岳辉何锋坚邓三花刘素英彭芊芊李立夫徐胜浩龙沛琪黄必钦
关键词:食管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