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宝森

作品数:43 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麻醉
  • 20篇脑电
  • 13篇描记
  • 13篇描记术
  • 13篇脑电描记
  • 13篇脑电描记术
  • 9篇异丙酚
  • 9篇脑电非线性
  • 9篇丙酚
  • 8篇氧饱和度
  • 8篇内隐
  • 8篇内隐记忆
  • 8篇脑氧饱和度
  • 8篇老年
  • 7篇术后
  • 7篇近似熵
  • 6篇熵指数
  • 5篇静吸复合
  • 5篇老年患者
  • 5篇老年人

机构

  • 38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作者

  • 43篇贾宝森
  • 26篇张宏
  • 9篇吴东宇
  • 7篇米卫东
  • 6篇毕素萍
  • 5篇岳云
  • 5篇刘合年
  • 3篇杨静
  • 3篇尹岭
  • 3篇徐龙河
  • 3篇王沛齐
  • 2篇毕文志
  • 2篇谭琛
  • 2篇王爱国
  • 1篇刘培中
  • 1篇冯泽国
  • 1篇孟彤
  • 1篇王威
  • 1篇周权
  • 1篇芮燕

传媒

  • 12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电非线性分析用于静吸复合麻醉下吸入麻醉药物脑区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研究围术期吸入麻醉药对脑区的作用。方法  4 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七氟醚组、地氟醚组。记录围术期近似熵与关联维数。常规监测MAP ,HR ,SpO2 。结果 与入室后相比 ,3组患者在麻醉后表现为额叶与颞叶区的脑电抑制程度较高。 3组患者入室后与麻醉后相比较 ,关联维数、近似熵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中与复苏、觉醒相比较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在复苏与觉醒后 ,患者各个脑区的脑电变化表现为 :额叶、枕叶、颞叶的脑电活动度较高。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下 ,吸入麻醉药对各个脑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以额叶、颞叶的抑制程度较高 ,额叶、枕叶、颞叶区在复苏、觉醒时兴奋程度较高。
贾宝森张宏吴东宇
关键词:脑电非线性脑区近似熵关联维数吸入麻醉药
全麻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内隐记忆的关系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研究全麻下异丙酚和吸入麻醉药对内隐记忆的作用,分析界定内隐异丙酚记忆消失时的界值。方法 60例患者行择期腹部及下肢手术。随机分为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异丙酚,对照组5组(每组12例)。试验组按静脉药输入速度(8mg·kg-1·h-1、10mg·kg-1·h-1)及吸入药呼未浓度(0.8、1.0MAC),又分为2个亚组(每组6例)。对照组(12例)为术中清醒的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行。监测患者入室后、入睡后、指令反应消失后、插管后、切皮后、关腹膜时(手术结束前30min)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I),调查患者术后8h模糊辩听率,测试方法和条件与试验各组完全一致。常规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数。结果 AEI,各亚组麻醉诱导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浓度下,吸入麻醉药组患音及其亚组间比较入睡后、插管后、切皮后、切口关闭时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持续泵入异丙酚8mg·kg-1·h-1时、三种吸入麻醉药浓度为1.0MAC时,患者模糊辩听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三种吸入麻醉药浓度为1.0MAC及异内酚8mg·kg1·h-1时,能使内隐记忆消失,推算内隐记忆消失的AEI界值为异丙酚15;异氟醚12;七氟醚13;地氟醚14.结论当AEI界值低于12时,认为内隐记忆消失。
贾宝森张宏岳云米卫东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内隐记忆听觉诱发电位吸入麻醉药二异丙酚
脑电监测系统在围术期应用研究新进展
2004年
贾宝森张宏
关键词:脑电监护围术期
麻醉过程中意识记忆变化的脑电非线性分析监测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麻醉药物作用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术中意识记忆变化情况。方法 40例手术患者分为3组:异丙酚静脉麻醉组(20例)、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5mg和6mg组(每组10例)。结合基于加工分离程序的手术中记忆测验,利用关联维数(D2)和近似熵(ApEn)非线性指数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全程脑电实时监测。结果 硬膜外麻醉5mg组术中存在内隐记忆(术前和术中命中率分别为0 06和0 05,P>0 05),无外显记忆,而其他各组术中无明显外显和内隐记忆。非线性指数在入室清醒状态最高,在术中维持在较低的稳定水平。5mg组记忆测验阶段和术中阶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D2和ApEn非线性指数分别为4 07和3 30、0 67和0 53,P<0 01)。结论 非线性指数能够准确反映镇静水平、手术中记忆信息情况和麻醉深度的变化情况。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能够提供更多有关于麻醉状态下意识和记忆的信息。
吴东宇贾宝森尹岭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非线性动力学麻醉
静吸复合依达拉奉麻醉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与围术期脑氧饱和度数值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脑氧饱和度(rSO2)与静吸复合依达拉奉麻醉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入院择期行腹部及下肢手术的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0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依达拉奉1组(E1组:30mg依达拉奉溶于100ml 0.9%NaCl)、依达拉奉2组(E2组:60mg依达拉奉溶于100ml 0.9%NaCl)和空白对照组(C组:100ml 0.9%NaCl),每组20例,麻醉后手术中30min静脉点滴完成。麻醉前均不用术前药,入室后给予阿托品0.5mg,缓慢静注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在正常范围,监测术中的rSO2变化。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连线测试及凹槽拼板测试来评定3组患者术前24h,术后4,8,12,24h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1)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术前MMSE、连线测试及凹槽拼板测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2组和E1组患者术后认知测试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0.05),术中3组患者的rSO2数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静吸复合麻醉中的应用,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能与其独特的神经保护,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提高中枢对于缺血低氧的耐受力有关。
贾宝森汪东昱刘合年张铁峰
关键词:脑氧饱和度依达拉奉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丘脑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大鼠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腹后内侧核(VPM)脑电近似熵(ApEn)和关联维数(D2)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在左右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VPM埋置硬膜外和深部电极,连续监测自发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浓度依次为400,500,600,700,800,900μg/(kg·min),每个浓度持续输注10min,取最后2min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异丙酚浓度时各脑区的ApEn和D2.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1wk,分别测量使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和夹尾反射消失的异丙酚浓度.结果:随着异丙酚药物浓度的增加,左右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的ApEn和D2均逐渐降低.所有大鼠均在500~600μg/(kg·min)时翻正反射消失,在800~900μg/(kg·min)时夹尾反射消失,产生以上不同麻醉效应的异丙酚浓度对应的各脑区ApEn和D2均低于清醒状态.结论:异丙酚可浓度依赖地降低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VPM活动的复杂程度,ApEn和D2是敏感的与不同麻醉效应相关的非线性EEG参数.
杨静张宏徐龙河贾宝森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二异丙酚
静吸复合麻醉下吸入麻醉药物脑区分布和记忆变化的脑电非线性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研究围术期吸入麻醉药在脑区的作用分布和对记忆的影响。方法  4 5例患者分为异氟醚组、七氟醚组、地氟醚组(n=15 ) ,三种吸入麻醉药的呼末浓度均为 1 0MAC。记录围术期近似熵脑电地形图。术后调查患者围术期的记忆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 ,三组患者术中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比较无差异。异氟醚脑区作用分布为 :额叶区、颞叶区→枕叶区、顶叶区→全脑区抑制。七氟醚脑区作用分布为 :颞叶区→顶叶区→额叶区→枕叶区→全脑区抑制。地氟醚脑区作用分布为 :枕叶区、顶叶区→颞叶区、额叶区→全脑区抑制。吸入药脑区作用消除顺序异氟醚为 :顶叶区→额叶区和颞叶区→枕叶区→全脑区兴奋 ,七氟醚与地氟醚为 :额叶区和颞叶区→枕叶区与顶叶区→全脑区兴奋。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下 ,吸入麻醉药脑区分布不尽相同 ,但消除相似。静吸复合麻醉下 ,吸入麻醉药呼末浓度为 1 0MAC时 ,可以消除患者术中的内隐记忆。
张宏贾宝森米卫东吴东宇
关键词:近似熵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观察Narcotrend与脑电双频监测在妇科患者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变化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监测和Narcotrend监测对全麻下诱导气管插管期间的应激反应变化。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的患者4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手术,分别记录诱导前、入睡时、插管时、插管后1 min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ctral,BIS)值、NT值、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入睡时、插管时、插管后1 min的BIS值和NT值都有所下降(P〈0.01)。与入睡时比较,插管后的BIS值和NT值都有所升高(P〈0.01),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也有所升高(P〈0.01)。但与插管时相比,插管后1 min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麻醉诱导期间,BIS值和NT值反映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脑电监测变化呈线性相关(r2=0.916,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和Narcotrend指数能很好地反映麻醉诱导期间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变化,且二者呈正相关。
王沛齐贾宝森周恩禄张宏
关键词:脑电双频谱指数NARCOTREND指数气管插管
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超前镇痛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比较切皮前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48例择期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6例 ,分别在切皮前硬膜外注入芬太尼 2 5 μg(Ⅰ组 ) ,氯胺酮 30mg(Ⅱ组 ) ,0 9%生理盐水 0 5ml(Ⅲ组 )。术后均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观察术中硬膜外用药量、术后感觉疼痛时间、镇痛药用量、术后VAS评分和副作用。结果  3组病人 ,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术中麻醉药用量 ,与Ⅲ组比较 ,I组和Ⅱ组均明显减少 (P <0 0 5 ) ,但I组和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疼痛开始时间 ,与Ⅲ组比较 ,I组和Ⅱ组均明显延长 (P <0 0 1) ,I组和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CEA术后用药量依次为Ⅲ组 >Ⅰ组 >Ⅱ组 ,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患者术后排气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CEA的VSA评分 3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患者副作用发生率 ,与Ⅲ组比较 ,Ⅰ组和Ⅱ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Ⅰ组和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切皮前硬膜外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均降低术后病人对PCEA镇痛药的需要量。
贾宝森岳云
关键词:芬太尼氯胺酮超前镇痛
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评价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20~64岁,BMI19~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30)。术中吸人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0%-1.5%)、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调控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维持BIS值水平,Ⅰ组:30〈BIS值≤40、Ⅱ组:40〈BIS值≤50和Ⅲ组:50〈BIS值≤60。麻醉前1d及术后1d,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连线试验(TMT)完成时间。结果3组患者麻醉前1d和术后1dMMSE评分均〉24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1d相比,Ⅰ组和Ⅲ组患者术后1dTMT完成时间延长,Ⅱ组缩短(P〈0.05);与Ⅰ组和Ⅲ组比较,Ⅱ组术后1dTMT完成时间缩短(P〈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40〈BIS值≤50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王沛齐贾宝森张宏
关键词:麻醉吸入手术后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