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动脉血管钙化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对尿毒症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诊断为尿毒症的未透析患者,按照其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非糖尿病肾病(NDN)组。随机选取该院同期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双手及腕关节正位、腹侧位及髋关节正位X线平片检查,并按照X线平片血管钙化程度对各部位积分累加计算总分;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股骨颈骨密度;检测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肝肾功能、Ca、P、SCr等生化指标,计算矫正Ca值及Ca×P。对各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尿毒症患者39例,其中DN组患者20例(51.28%),其糖尿病患病时间为(8.11±7.39)年;NDN组患者19例(48.72%);对照组20例。②39例尿毒症患者中有29例(74.36%)存在动脉血管钙化,其中血管钙化总积分1~3分23例(58.97%),3~6分6例(15.38%);对照组未见血管钙化。骨密度测量显示39例患者中骨量减少者14例(35.90%),股骨颈骨密度T值为-0.81±0.87;矫正Ca值为(2.01±0.43)mmol·L-1;血清磷(2.08±0.49)mmol·L-1;Ca×P(49.94±9.54)mg2·dL-2。③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血管钙化程度与血清矫正Ca值及血磷水平相关(r=0.026,P<0.05;r=-0.639,P<0.05),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与糖尿病患病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间的延长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程度加重,糖尿病患病时间是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矫正Ca值及血磷水平对血管钙化程度的影响被剔除(P>0.05)。④DN组血管钙化发生率(95.0%)高于NDN组(42.1%,P<0.05);DN组血管钙化积分(3.18±1.77)高于NDN组(1.56±0.97,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和程度显著增高,糖尿病患病时间是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积极干预高 薛杨 林珊 贾俊亚 闫铁昆关键词:血管钙化 糖尿病肾病 尿毒症 ACE2/Ang(1-7)/Mas轴对尿毒症大鼠高转化骨病的改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尿毒症高转性骨病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Platt法)+高磷(P)饮食[1.2%P,1.0%钙(Ca)]制备尿毒症高转化骨病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g(1-7)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激活剂二乙酰胺三氮脒(DIZE)组(DIZE组)和Mas受体拮抗剂组(A779组),每组6只。分别于手术后12和1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a、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UP)水平;免疫化学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OC)、Ⅰ型胶原N端肽(NTX)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水平;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密度(BMD)、组织骨密度(TMD)、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等三维结构参数。Von Kossa染色和吉姆萨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皮质骨及骨小梁病理形态表现,计算骨小梁体积(TBV);荧光显微镜下测定各组大鼠骨矿化率(MAR),并计算成骨细胞指数(OBI)和破骨细胞指数(OCI)。结果: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体质量减小(P<0.05);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及BUN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及Scr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和BUN水平均升高(P<0.05)。证实尿毒症高转化骨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OC、NTX及TRAP-5b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NTX及TRAP-5b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NTX和 薛杨 阮颖新 闫铁昆 贾俊亚 林珊关键词:尿毒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尿毒症患者血清环化酶活性甲 林珊 薛杨 贾俊亚 闫铁昆 韦丽 商文雅 郑振峰 李莉娜长期接受不同饮食磷水平的慢性肾衰竭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特征改变 祝再然 林珊 贾俊亚 闫铁昆 姚瑶 袁鲁晓 商文雅 韦丽 薛杨以双眼全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合并多器官受累的结节病一例 被引量:3 2019年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性疾病,临床罕见。本例患者女性,67岁,合并眼、关节、皮肤、肺、甲状腺、肾等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皮下结节病理为非干酪样肉芽肿,除外结核、真菌感染、恶性肿瘤、血管炎及免疫缺陷等,结节病诊断明确,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出院后随访1年,目前无复发。 胡杰 薛杨 冯淑芝关键词:多器官受累 结节病 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与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情况并分析其与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改变的关系。方法以67例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取内瘘手术切除的桡动脉段,vonKossa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血管钙化情况;检测Scr、血钙、磷、甲状旁腺素(iPTH);测定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250HD)、1,25羟维生素D3[1,25(OH)2D];ELISA法测定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3、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与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ICTP)。以2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仅接受血清及骨密度检查。结果vonKossa染色见24例(35.8%)尿毒症患者桡动脉中膜明显钙沉积;电镜发现中膜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向分泌型转化,胞内有较多含钙囊泡,基质胶原明显增加伴钙磷结晶附着,程度与钙化评分一致。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患者血磷、iPTH、FGF23、BGP、ICTP显著增加(均P〈0.05),血钙、250HD、1,25(OH)2D显著降低(均P〈0.01),腰椎、股骨颈BMD也显著降低(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桡动脉钙化与糖尿病、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z值、ICTP、FGF23相关(r=0.62、-0.43、-0.25、0.34、0.86,P:0.000、0.012、0.001、0.018、0.000),与iPTH无相关(r=-0.08,P=0.306)。按iPTH水平分层后,低iPTH(〈150ng/L)组、高iPTH(〉300ng/L)组患者iPTH与钙化相关(r=-0.41、0.31,P=0.044、0.02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股骨颈骨密度Z值、ICTP、FGF23是桡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β=-0.221、0.181、0.260,P=0.021、0.024、0.036)。结论尿毒症桡动脉钙化与平滑肌细胞合成和分泌较多的含钙基质有关,骨密度降低、骨转化率异常、骨吸收增加、血清FGF23水平增加是其危险因素。 闫铁昆 林珊 贾俊亚 薛杨 韦丽 商文雅 王保平 郑振峰 李莉娜 方萍关键词:尿毒症 血管 钙质沉着症 骨密度 血管平滑肌 低剂量利妥昔单抗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利妥昔单抗(RTX)对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长期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MN且尿蛋白>3.5 g/24 h、血白蛋白<30 g/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0 ml·min^(-1)·(1.73 m^(2))^(-1)的患者,低剂量RTX为初始或二线治疗方案。随访24个月时PMN患者的缓解情况,并分析尿蛋白<8 g/24 h及≥8 g/24 h、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150 RU/ml及≥150 RU/ml、eGFR≥60 ml·min^(-1)·(1.73 m^(2))^(-1)及<60 ml·min^(-1)·(1.73 m^(2))^(-1)等亚组缓解情况。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53±15)岁。RTX初始及二线治疗分别为14例和26例,RTX首疗程总量800(425,1075)mg。RTX治疗后第1、3、6、12、24个月缓解率分别为12.5%(5/40)、17.5%(7/40)、47.5%(19/40)、57.5%(23/40)、60%(24/40),缓解时间6.0(3.0,7.5)个月,随访期间复发2例。与24个月时未缓解者(16例)相比,缓解者(24例)基线eGFR更高[(93.9±28.0)比(62.4±28.1)ml·min^(-1)·(1.73 m^(2))^(-1),P=0.001],尿蛋白[5.9(5.0,6.5)比11.7(8.6,15.5)g/24 h,P<0.001]及抗PLA2R抗体水平[73(29,132)比453(182,950)RU/ml,P=0.004]均更低。RTX初始治疗组与二线治疗组相比,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各亚组对比结果显示,低剂量RTX治疗后,尿蛋白<8 g/24 h组(21/26比3/14,P<0.001)、抗PLA2R抗体<150 RU/ml组(16/19比5/16,P=0.002)及eGFR≥60 ml·min^(-1)·(1.73 m^(2))^(-1)组(22/29比2/11,P=0.003)缓解率更高。结论低剂量RTX对PMN长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且更适用于基线尿蛋白<8 g/24 h、抗PLA2R<150 RU/ml及eGFR≥60 ml·min^(-1)·(1.73 m^(2))^(-1)的患者。 齐焰 贾俊亚 顾秋华 郑振峰 李莉娜 李栋 贾忠辉 薛杨 闫铁昆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随访研究 他克莫斯治疗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前瞻性观察他克莫斯(FK506)联合低剂量激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治疗效果,初步评价他克莫斯短期使用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患者临床诊断符合肾病综合征并除外继发原因的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证实为膜性肾病.纳入患者在开始... 郑振峰 贾忠辉 薛杨 韦丽 商文雅 林珊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激素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蜂针治疗导致肾病综合征一例 2010年 患者,女性,53岁,汉族,于2007年6月20日因关节疼痛5年,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掌指、指间、腕踝关节疼痛,并伴有晨僵,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曾服用雷公藤,来氟米特等药物。2年前尿检无异常。入院前两个月行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0次,两个疗程,出现蜂针针扎处感染,入院前1个月出现双下肢及眼睑水肿。 龙香菊 林珊 薛杨关键词:蜂针治疗 肾病综合征 双下肢水肿 关节疼痛 来氟米特 眼睑水肿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TNF-α表达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TNF-α表达改变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原发性IgAN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Hass评分方法,计算组织学活动指数(AI)与慢性指数(CI);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疾病活动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疾病慢性化指标纤连蛋白(Fn)表达水平并进行半定量评分,观察肾组织TNF-α表达改变与AI、CI及Fn、PCNA表达的相关关系。结果 TNF-α在IgAN患者肾小球系膜细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有表达。AI≥4的患者肾组织TNF-α表达明显高于AI<4的患者[(9.12±1.04)vs(2.72±0.31),P<0.01],TNF-α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65,P<0.01),与Fn表达、CI无明显相关(P>0.05);肾组织TNF-α表达与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成正相关(r=0.49,P<0.01;r=0.60,P<0.01)。结论 IgAN患者肾组织TNF-α表达与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提示针对TNF-α进行干预治疗,可能缓解IgAN进展。 薛杨 林珊 贾俊亚 韦丽 商文雅关键词:IGA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