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作品数:55 被引量:274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收治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传统多次根管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 韦丽宾 王璞 杨楠 张油林关键词: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不同龈瓷对金属烤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不同周边牙龈瓷对金属烤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为临床陶瓷类修复体的正确比色及颜色的准确展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A2及A4色体瓷与深、浅牙龈瓷分别组合制作实验组试件,利用A2及A4色体瓷制作相应对照组试件,以分光光度计测试有无龈瓷的实验组及相应对照组试件的颜色。结果体瓷在牙龈瓷周边色的影响下,与原体瓷对照组色度值相比,L*值降低、a*值增加、b*值减小、C*ab降低、H0ab降低,所有色度值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边牙龈瓷对金属烤瓷修复体颜色有影响,龈瓷颜色不同,对体瓷影响也不同。 王璞 李雅娟 孟令强 孙立婷关键词:金属烤瓷 冠厚度对前牙美学氧化锆全锆冠抗压缩破坏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面厚度绚彩前牙氧化锆全锆冠(MAT crown)抗压缩破坏力。方法:通过CAD/CAM系统扫描代型预备体,设计制作出形态相同、面厚度分别为1.0、1.5、2.0 mm的绚彩AT氧化锆全冠(AT全锆冠)共18个,设为A、B、C组(n=6),以面厚度为1.0 mm的SHT(super high transluceny)普通氧化锆全锆冠(SHT全锆冠)以及厚度为2.0 mm的SHT氧化锆饰瓷冠为对照组,设为D组、E组(n=6),通过万能材料测试机检测其抗压缩破坏力。结果:A、B、C、D、E组试件抗压缩破坏力值分别为(1 202.02±51.81)N、(2 244.59±51.19)N、(4 723.61±126.21)N、(2 383.96±96.40)N、(2 148.14±103.79)N。B、D、E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面厚度对绚彩AT全锆冠的抗压缩破坏力,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临床上使用绚彩AT全锆冠修复时建议磨牙区面牙体预备量不小于1.5 mm,而前磨牙及前牙区预备量可减小到1.0 mm。 董少然 廉云敏 高岚 王璞关键词:氧化锆陶瓷 尿NGAL联合血NLR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related lipid carrying protein,NGAL)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于2019年3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收治的APP患者108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组诊断结果及28 d生存情况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51例,存活组57例,依据各自检测结果分析NGAL、NLR与APP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探讨NGAL、NLR两者联合对APP患者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GAL、NL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NGAL、NL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NGAL、NLR与APP患者28 d死亡呈正相关,2d时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638(P<0.01);NGAL、NLR及两者联合对死亡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869、0.905.结论NGAL+NLR联合检测对APP患者28 d死亡早期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朱保月 肖青勉 高珣 李伟 杜艳雪 刘永建 王璞 王维展关键词:百草枯 百草枯中毒 预后 循环加载对全解剖式二氧化锆冠抗压强度的影响 2019年 目的观察循环加载对全解剖式二氧化锆冠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18个标准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金属代型,利用CAD/CAM技术分别制作出对应的18个全锆冠。用3M玻璃离子将制作完成的18个全锆冠分别黏固于相应金属代型上。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将A组和B组全锆冠分别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循环加载,加载频率为8Hz,循环次数为300 000次,其中A组加载力为300N,B组加载力为500N。随后将18个试件按顺序依次置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其抗压强度,记录数值。应用SPSS 21.0软件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全冠的抗压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不同力值对全锆冠进行300 000次循环加载对其抗压强度无明显影响。 吴硕 廉云敏g 高岚 王璞关键词:牙冠 二氧化锆 抗压强度 循环加载 基于BDNF-Trk B信号通路探讨和血生络方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基于BDNF-Trk B信号通路探讨和血生络方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生络方组和和血生络方+抑制剂组,采用改良Zea-Longa大脑中动脉缺血造模方法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和血生络方组与和血生络方+抑制剂组给予和血生络方浓缩液灌胃给药18.9 mg/(kg·d),持续14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采用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rd U+/Nestin+细胞和Brd U+/DCX+在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的表达;RT-PCR法检测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中Nestin、DCX、BDNF及Trk B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中Nestin、DCX、BDNF及Trk B的蛋白表达。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与模型组和和血生络方+抑制剂组比较,和血生络方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PMD3、PMD7和PMD14,与模型组、和血生络方+抑制剂组比较,和血生络方组显著增加了Brd U+/Nestin+细胞和Brd U+/DCX+细胞在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的表达(P<0.05)。RT-PCR结果表明,在PMD3、PMD7和PMD14,与模型组、和血生络方+抑制剂组相比,和血生络方组MCAO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Nestin、DCX、BDNF及Trk B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出与RT-PCR结果相似的趋势。结论:和血生络方能够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位能力,其作用机制与通过上调BDNF-Trk B信号通路促进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神经再生有关。 倪广晓 段春巧 周宏斌 孟然 王晓青 王璞关键词:神经再生 水迷宫 PI联合Pv-aCO_(2)/Ca-vO_(2)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索外周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联合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Pv-aCO_(2)/Ca-vO_(2))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EICU 2021年8月—2024年8月7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初始复苏3 h PI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PI≥1.4,B组PI<1.4;A组患者依据Pv-aCO_(2)/Ca-vO_(2)再分为A1和A2两个亚组:A1组Pv-aCO_(2)/Ca-vO_(2)≤1.23,A2组Pv-aCO_(2)/Ca-vO_(2)>1.23。比较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氧代谢参数、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group,LCR)、入ICU时及第3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in,SOFA)及28 d病死率。结果:B组第3天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28 d病死率均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T3 d APACHEⅡ评分、T3 d SOFA评分、28 d病死率均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3 h LCR高于A2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I与LCR呈正相关(r=0.507,P<0.001),Pv-aCO_(2)/Ca-vO_(2)与LCR呈负相关(r=-0.536,P<0.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初始液体复苏3 h PI、Pv-aCO_(2)/Ca-vO_(2)与乳酸清除率相关,PI联合Pv-aCO_(2)/Ca-vO_(2)可初步评估预后,复苏3 h PI≥1.4,Pv-aCO_(2)/Ca-vO_(2)≤1.23预后最佳。 刘倩 王啸 袁会敏 肖青勉 王维展 王璞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联合乳酸评价EICU脓毒症患者近期预后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D-dimer to albumin ratio,DAR)联合乳酸(lactic acid,Lac)与EICU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4年6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EICU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条件的患者202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个人史及既往病史等情况,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及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血常规、D-D、ALB、La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根据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97例)和脓毒性休克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炎性指标、组织灌注指标以及DAR,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随访28 d,根据存活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DAR对该类患者群的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MedCalc软件比较常规观察指标与DAR评估的差异性。结果:与脓毒性休克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更多见(79.4%,P<0.01);与脓毒症非休克组相比,脓毒性休克患者的DAR、Lac、PCT、以及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脓毒症患者入EICU 24 h内的DAR与Lac、PCT均有一定的正相关,其中与SOFA评分相关性最强(r=0.512,P<0.001)。绘制DAR及Lac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DA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预测价值较高(AUCDAR=0.660,AUCLac=0.618);经MedCalc软件分析,DAR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47.4%,最佳界值为0.47(Youden index=0.229);与Lac联合检测并未发现预测价值有明显提高(AUC联合=0.663,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DAR≥0.47的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DAR<0.47组(χ^(2)=9.503,P=0.002),且EICU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 韩永燕 杨俊礼 孟会敏 姚皓 王璞 肖青勉 王维展关键词:脓毒症 D-二聚体 白蛋白 预后 不同牙龈周边色对金属烤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 目的:
通过改变金属烤瓷修复体周边牙龈瓷的颜色,分析其对金属烤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为临床陶瓷类修复体的正确比色及颜色的准确展现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试件的制备:选用成品蜡片失蜡法制成厚... 王璞关键词:金属烤瓷 修复体颜色 文献传递 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6 2020年 目的:研究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及治疗组(49例)。2组均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及其相应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和血生络方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相对数量。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再次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FMA、BBS、MBI评分均出现显著升高;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安全性评价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VEGF、BDNF、SDF-1α、EPCs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外周血VEGF、BDNF、SDF-1α、EPCs表达有关。 倪广晓 韩娟 王亚利 孙伟力 周宏斌 王璞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痿痹 偏瘫 瘀血阻络 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