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彦韬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扇贝
  • 1篇内转录间隔区
  • 1篇帕金虫
  • 1篇转录间隔区
  • 1篇栉孔扇贝
  • 1篇酶学
  • 1篇酶学活性
  • 1篇扩增
  • 1篇环介导等温扩...
  • 1篇活性
  • 1篇活性分析
  • 1篇奥尔森
  • 1篇贝类
  • 1篇DUTPAS...
  • 1篇LAMP

机构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哥德堡大学

作者

  • 2篇曲朋
  • 2篇王崇明
  • 2篇贾志磊
  • 2篇任伟成
  • 2篇梁彦韬
  • 1篇潘鲁青
  • 1篇李赟
  • 1篇黄倢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奥尔森帕金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奥尔森帕金虫是重要的贝类病原性寄生虫之一,为建立快速、灵敏、准确和使用简便的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奥尔森帕金虫5.8S r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ITS)序列,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温度、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30拷贝质粒DNA,并且特异性较强,与海水帕金虫、包纳米虫、波豆虫及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等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使用LAMP法对两批菲律宾蛤仔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MP检测与传统PCR检测相比,灵敏度更高,检测结果更准确。实验所建立的奥尔森帕金虫LAMP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特异性强,可以在沿海贝类养殖厂及条件简陋的实验室使用。
曲朋王崇明任伟成梁彦韬贾志磊黄倢潘鲁青
关键词:内转录间隔区环介导等温扩增贝类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dUT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产物的酶学活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根据已测定完成的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发病扇贝组织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编码AVNV dUTPase的开放阅读框ORF074,将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32a-dut。然后,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诱导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6 ku,与预期表达蛋白大小一致。经Western-blotting及质谱分析鉴定,所表达蛋白即为重组dUTPase。表达产物经Co2+柱纯化后进行酶学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dUTPase能特异性催化dUTP,EDTA可以抑制dUTPase的活性,而Mg2+可以增强其活性。
贾志磊王崇明任伟成梁彦韬曲朋李赟
关键词:栉孔扇贝原核表达酶学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