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文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引流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地高辛
  • 1篇动态检测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S-C...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分析
  • 1篇药浓度
  • 1篇引流方式

机构

  • 8篇济南市第四人...

作者

  • 8篇李金文
  • 5篇万厚民
  • 3篇张应丽
  • 2篇李海
  • 2篇王震宇
  • 2篇王辉
  • 1篇郑秀峰
  • 1篇高静
  • 1篇贾如意
  • 1篇孙玉国
  • 1篇李连生
  • 1篇赵丽花
  • 1篇潘林
  • 1篇秦士勇
  • 1篇马全萍
  • 1篇李华莹
  • 1篇闻新棉
  • 1篇李慧
  • 1篇边锋芝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胃类癌2例
2005年
李连生万厚民李金文
关键词:胃类癌外科手术病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血流感染1例被引量:1
2021年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阳性杆菌,属于李斯特菌属,也是李斯特菌属中唯一对人致病的细菌,由其感染导致的疾病为李斯特菌病。LM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通常引起败血症、脑膜炎、脑炎及自发性流产等,临床病死率为20%~70%[1]。近年来,LM不断在脑膜炎患者、肿瘤患者、新生儿及孕妇中被检出,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国内未见报道。本院从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液标本中分离出LM,现将此病例报道如下。
李金文李慧孙玉国郑秀峰闻新棉张晓蕾边锋芝
关键词:自发性流产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流感染李斯特菌病人畜共患病
黑斑息肉病恶变并多处肠套叠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 男,37岁。因上腹部疼痛3个月并呕吐10d于2006年10月15日入院。查体:口唇及双手、双足掌侧可见散在黑色斑点,直径0.2~0.5cm,见图1。右上腹可扪及一5cm×4cm大小包块,触痛,质硬,不活动。钡灌肠检查:结肠各段存在大小不等的息肉,各段形态位置尚正常,见图2。腹部CT检查: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段有息肉多枚,并阻塞十二指肠水平部,见图3。
万厚民李华莹李金文赵丽花
关键词:黑斑息肉病十二指肠水平部肠套叠恶变十二指肠降部腹部CT检查
不接触、不冲洗、不引流操作对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中采用不接触、不冲洗、不引流操作(“三不操作”)对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采用“三不操作”组(A组)和“非三不操作”组(B组),每组116例。阑尾切除术中采用的“三不操作”为(1)不接触避免切口直接或间接地接触阑尾或脓液。(2)不冲洗不管阑尾是否穿孔、脓液多少均不冲洗腹腔而采用纱布将腹腔脓液重点有序地蘸除。(3)不引流在彻底清除腹腔脓液后不放置引流管。结果随访3年,A组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2例,腹壁炎性包块1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B组切口感染13例,腹腔脓肿9例,腹壁炎性包块7例,粘连性肠梗阻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切除术中采用“三不操作”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腹壁炎性包块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值得提倡。
万厚民张应丽王辉李金文李海王震宇
关键词:阑尾炎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应用胶乳抑制法测37例口服地高辛血药浓度分析
2002年
潘林贾如意马全萍李金文
关键词:地高辛动态检测
全文增补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D-二聚体及其他凝血指标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测定,指导围手术期止血活血药物的应用,从而有效减少出血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方法:采用Symex CA7000对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1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进行PT、APTT、Fg及DD测定。结果:术后PT、APTT虽略有延长,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g、DD术后呈逐渐升高态势,至第3天达高峰,第5天多回降,但仍略高于术前。开腹组术后Fg、DD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论腹腔镜手术抑或开腹手术对凝血状态都有影响。LC、OC对PT、APTT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操作对术后高凝状态的形成影响较小。术后如应用止血药物应限制在术后3 d内,3 d后应使用活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万厚民张应丽高静李金文
关键词:围手术期D-二聚体
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1999年7月~2005年4月10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术后随机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引流,A组采用单纯闭式持续负压引流,B组采用胸壁绷带加压包扎加闭式负压引流。结果两组患者发生皮瓣坏死的情况:A组轻度7例,中度4例,重度2例;B组轻度10例,中度7例,重度6例,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32)。结论乳腺癌术后单纯闭式负压引流效果较好,绷带加压包扎加闭式负压引流有增加皮瓣坏死的风险,不宜提倡。
万厚民张应丽李金文秦士勇王辉李海王震宇
关键词: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皮瓣坏死引流
血清Hs-CRP、Hcy、D-D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血清Hs-CRP、Hcy、D-D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名,将这50名正常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50例脑梗死患者做为研究组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Hcy、D-D的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清Hs-CRP、Hcy、D-D的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Hcy、D-D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检测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李金文
关键词:HS-CRPHCY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