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接触、不冲洗、不引流操作对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中采用不接触、不冲洗、不引流操作(“三不操作”)对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采用“三不操作”组(A组)和“非三不操作”组(B组),每组116例。阑尾切除术中采用的“三不操作”为(1)不接触避免切口直接或间接地接触阑尾或脓液。(2)不冲洗不管阑尾是否穿孔、脓液多少均不冲洗腹腔而采用纱布将腹腔脓液重点有序地蘸除。(3)不引流在彻底清除腹腔脓液后不放置引流管。结果随访3年,A组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2例,腹壁炎性包块1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B组切口感染13例,腹腔脓肿9例,腹壁炎性包块7例,粘连性肠梗阻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切除术中采用“三不操作”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腹壁炎性包块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值得提倡。 万厚民 张应丽 王辉 李金文 李海 王震宇关键词:阑尾炎 化脓性 阑尾切除术 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D-二聚体及其他凝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测定,指导围手术期止血活血药物的应用,从而有效减少出血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方法:采用Symex CA7000对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1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进行PT、APTT、Fg及DD测定。结果:术后PT、APTT虽略有延长,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g、DD术后呈逐渐升高态势,至第3天达高峰,第5天多回降,但仍略高于术前。开腹组术后Fg、DD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论腹腔镜手术抑或开腹手术对凝血状态都有影响。LC、OC对PT、APTT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操作对术后高凝状态的形成影响较小。术后如应用止血药物应限制在术后3 d内,3 d后应使用活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万厚民 张应丽 高静 李金文关键词:围手术期 D-二聚体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78例分析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经典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B组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即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前仅切断并结扎股内侧与股外侧属支,其余属支保留。距最近属支约0.5cm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断端行缝扎后结扎;远断端通入剥脱器逐段剥脱直至内踝前方大隐静脉起始处。小腿段曲张静脉团另切口剥脱,切断并结扎交通支。术后给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B组手术时间(平均65min)明显短于A组(平均9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08,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但B组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满意。随访2年,两组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与经典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在治疗效果上相同,但改良法具有简单、省时、创伤小等优点。 万厚民 李海 张应丽 秦士勇 李慧 王雪 王震宇关键词:静脉曲张 原发性 高位结扎 剥脱术 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1999年7月~2005年4月10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术后随机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引流,A组采用单纯闭式持续负压引流,B组采用胸壁绷带加压包扎加闭式负压引流。结果两组患者发生皮瓣坏死的情况:A组轻度7例,中度4例,重度2例;B组轻度10例,中度7例,重度6例,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32)。结论乳腺癌术后单纯闭式负压引流效果较好,绷带加压包扎加闭式负压引流有增加皮瓣坏死的风险,不宜提倡。 万厚民 张应丽 李金文 秦士勇 王辉 李海 王震宇关键词: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皮瓣坏死 引流 高渗盐水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观察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82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10%高渗盐水进行切口换药,先冲洗后湿敷,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切口换药。两组均用75%酒精常规消毒,换药时均清除坏死组织和暴露的线结。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切口感染控制快,愈合快。治疗组的愈合时间为(16±9)d,而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25±16)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03,P<0.05)。结论采用高渗盐水处理阑尾炎感染切口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促进切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万厚民 张应丽 王晓鲁 黄靖 王震宇关键词:高渗盐水 切口感染 阑尾炎 消化性溃疡穿孔诊治进展 2022年 消化性溃疡穿孔是胃肠外科常见急腹症,常需要紧急手术处理,治疗上腹腔镜单纯修补已成为主流术式。近年来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中是否取病理并进一步施行胃癌根治术产生争议,对再穿孔患者是否再手术也有不同意见。本研究通过近年文献分析上述情况,以期对临床有指导价值。 万厚民 张应丽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穿孔 腹腔镜 减重外科向糖尿病外科的转变及缓解机制 2014年 在减重外科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其在有效治疗肥胖症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于是减重外科开始向代谢外科、糖尿病外科的方向转变。尽管很多手术已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实了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本文现对减重外科向糖尿病外科的转变历程及减重外科缓解糖尿病的机制尤其前后肠学说作一综述。 万厚民 张应丽 胡三元关键词:糖尿病 胃肠激素类 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风险模型建立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并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产科门诊接收的GDM孕妇196例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不良组、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风险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风险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最终纳入的168例孕妇中出现不良新生儿结局44例、未出现124例。不良组与良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 h PG)、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均为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Logit(P)=-15.610+1.47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1,无=0)+0.884×抑郁症状(有=1,无=0)+1.014×孕期增重情况(孕期增重过度=2,孕期增重不足=1,孕期增重正常=0)+2.053×分娩前HbA1c(%),Hosmer-Lemeshow检验(χ^(2)=9.952,P=0.268)拟合优度良好。ROC曲线显示,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 0.707~0.877,最佳预测敏感度77.3%,预测特异度72.6%。结论:GDM孕妇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应用其建立的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效力较好,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孙延霞 王灵环 王飞 张应丽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亚硝基化合物与消化道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04年 万厚民 张应丽 王震宇关键词:亚硝基化合物 消化系肿瘤 病因 P-选择素及其配体与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2 2005年 万厚民 张应丽 王震宇关键词:P-选择素 消化系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