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俊明

作品数:62 被引量:406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颈椎
  • 21篇颈椎病
  • 20篇手术
  • 19篇椎间盘
  • 19篇脊髓
  • 13篇髓型
  • 13篇脊髓型
  • 12篇韧带
  • 12篇轴性症状
  • 12篇脊髓型颈椎病
  • 11篇腰椎
  • 11篇前路
  • 11篇纵韧带
  • 11篇疗效
  • 10篇椎间盘突出
  • 9篇突出症
  • 9篇椎间盘突出症
  • 8篇韧带骨化
  • 8篇融合术
  • 8篇术后

机构

  • 59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邯郸市中心医...
  • 3篇邯郸市中医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沧州市中西医...
  • 2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62篇曹俊明
  • 58篇申勇
  • 39篇杨大龙
  • 34篇丁文元
  • 19篇张英泽
  • 16篇徐佳欣
  • 15篇王林峰
  • 14篇孟宪中
  • 13篇张为
  • 11篇李志远
  • 10篇孟宪国
  • 8篇刘法敬
  • 7篇张鹏
  • 7篇杨柳
  • 7篇张迪
  • 7篇董玉昌
  • 5篇李宝俊
  • 4篇雷涛
  • 4篇姚晓光
  • 3篇胡成栋

传媒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16篇2008
  • 1篇2007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关节突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后路经关节突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后路经关节突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法及Otani评分系统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75.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30.5 mL;术中3例患者因硬膜撕裂发生脑脊液漏,给予缝合及修补后愈合。 JOA评分由术前的(6.3±2.0)分,恢复为术后3个月的(9.2±2.8)分以及末次随访时的(9.6±3.1)分,神经功能改善率达70%;术后随访15~32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及脊柱不稳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Otanni评分获优8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5%。结论后路经关节突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作为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术式,在脊髓获得充分减压的同时能有效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刘法敬丁晓坤胡成栋曹俊明申勇
关键词: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部运动功能的评价及临床疗效的研究
第一部分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颈部运动功能的评价 目的:颈椎病是骨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已获得肯定,已成为颈椎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曹俊明
关键词:颈椎病置换术颈椎颈椎病后纵韧带
文献传递
胸腰段椎管狭窄症伴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后路360°椎管减压、截骨矫形、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胸腰段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伴有后凸畸形的胸腰段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3~65岁,平均48.3岁.后凸Cob...
曹俊明申勇林永胜王志红杨毅鹏夏贺欢许斌
关键词:后凸畸形椎间融合术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远期疗效,并比较采用不同术式的远期结果。方法1998年2月-2003年2月,共行95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其中89例(93.7%)获随访并复习原始资料,76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男55例,女21例;年龄23~61岁,平均42岁。患者均有再次坐骨神经疼痛病史。复发时间8~130个月,平均69个月。位于L4、5节段48例,L5、S1间隙28例。再次手术分为3组,A组30例,单纯扩大开窗或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B组24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C组22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360°融合内固定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基本情况,采用临床功能评估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A、B、C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7±98.8)、(278.7±256.3)和(350.7±206.1)mL,手术时间分别为(65.9±22.8)、(111.6±24.3)和(127.3±26.7)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7±1.4)、(10.2±1.8)和(12.2±2.3)d,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获随访36~96个月,平均86个月;A组(87.6±27.0)个月,B组(84.5±19.8)个月,C组(83.6±13.5)个月。3组的年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临床结果优良率80.3%,其中A组80.0%,B组79.2%,C组81.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摄X线片示手术节段椎体不稳发生率,A组1例(3.3%),B组19例(79.2%),C组无。B组发生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单纯扩大开窗或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是较理想的方法。
孟宪中孟宪国申勇董玉昌曹俊明杨大龙
关键词:再手术融合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10年
曹俊明李晓明申勇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
经关节突入路减压并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入路减压、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45例行经关节突入路减压、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33~71岁,平均52.5岁....
曹俊明杨大龙申勇丁文元
关键词:胸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短节段固定
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后路360°椎管减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后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39例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胸后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3~69岁,平均53岁.病程1 ~18个月,平均6.5个月.突出部位:T7~81例,T8~9 4例,T9 ~ 10 9例,T10 ~ 117例,T11~1210例,T12~L16例,T11~12、T12~L1两节段突出2例.采用Otani等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并计算临床优良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5~5.0h,平均3.3h;出血量400~2000 ml,平均850 ml.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及意外发生.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40.5个月,根据Otani等评分标准,优16例,良18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7.2%.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曹俊明杨大龙申勇丁文元张为刘法敬康立星
关键词:胸椎椎间盘移位脊柱融合术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应力变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我们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于椎间隙植入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通过力学分析方法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手术节段及上、下邻近节段的活动及应力变化的影响。
曹俊明杨大龙申勇张英泽丁文元张迪李志远
关键词:颈椎间盘置换应力变化三维有限元分析颈椎间盘假体
颈椎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脑脊液漏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颈椎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症过程中,预防和处理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行前路手术治疗的47例颈椎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症(骨化厚度〉5mm,椎管狭窄率〉50%)患者资料,其中15例患者术中出现硬膜缺损,男11例,女4例;年龄40~68岁,平均55.6岁。术前认真分析CT影像,行针对性的减压准备;术中应用直接切除、间接漂浮等技巧减少硬膜损伤,采用缝线修补、肌肉覆盖等方法处理硬膜缺损;术后给予卧床、引流等措施治疗CSFL。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10例患者伤口愈合,术后未发生CSFL;5例患者确诊出现CSFL,其中4例经加压包扎、引流等治疗4-6d后脑脊液漏出停止;1例形成脑脊液囊肿,经反复穿刺后3周内囊肿消失。所有患者伤口均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椎管内及颅内感染、气道阻塞等并发症,且无一例行二次修补或转流手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严重后纵韧带骨化过程中,术前分析CT片并行充分减压准备,术中避免硬膜损伤及有效修补缺损,术后给予卧床、引流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处理CSFL。
雷涛王林峰申勇曹俊明丁文元马清华
关键词:颈椎硬膜下积液手术后并发症
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对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140例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同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对照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 min,每4周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天格胶囊口服,每次1.2 g,ti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VAS评分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治疗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钙和血磷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但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骨钙素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可显著提高其骨密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潘颖郄素会刘国强曹俊明
关键词:金天格胶囊唑来膦酸注射液绝经糖尿病骨质疏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