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骏

作品数:33 被引量:57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青藏
  • 12篇青藏高原
  • 8篇降水
  • 6篇低涡
  • 6篇气候
  • 5篇青藏高原低涡
  • 5篇高原低涡
  • 4篇环流
  • 3篇探空
  • 3篇盆地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气象
  • 2篇道地
  • 2篇地气
  • 2篇东西部
  • 2篇日数
  • 2篇山地气候
  • 2篇水汽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机构

  • 33篇中国气象局成...
  • 5篇雅安市气象局
  • 3篇四川省气候中...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四川省农业气...
  • 1篇四川省气象探...

作者

  • 33篇彭骏
  • 9篇高文良
  • 7篇郁淑华
  • 5篇周长艳
  • 5篇李跃清
  • 5篇闵文彬
  • 3篇罗清
  • 3篇马振锋
  • 3篇彭国照
  • 3篇毛文书
  • 2篇屠妮妮
  • 2篇陈栋
  • 2篇毛晓亮
  • 2篇刘兴华
  • 2篇田宏
  • 1篇肖递祥
  • 1篇陈文秀
  • 1篇周强
  • 1篇杨淑群
  • 1篇余勇

传媒

  • 7篇高原气象
  • 4篇高原山地气象...
  • 3篇四川气象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地理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象数据在网络结构中的应用模型探讨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从应用软件的结构规划出发 ,简单介绍了气象数据的几种应用模型 ,分析了几种模型的优缺点 。
彭骏刘兴华陈栋刘宗庆
关键词:网络结构软件结构气象数据计算机网络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的研编
李跃清郁淑华彭骏徐会明张虹娇高文良肖递祥顾清源屠妮妮师锐周春花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是夏半年影响中国暴雨洪涝及其次生泥石流滑坡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国内对于天气系统的基础性分析较少,尤其是没有关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的年鉴,严重制约了中国对高原天气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暴雨洪涝灾害...
关键词:
关键词: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
近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若干统计被引量:44
2013年
利用1998--2010年逐日08:00、20:00(北京时)500hPa高空图、日雨量和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分别对近13年冬、夏半年高原切变线的活动情况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进行了天气诊断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夏半年高原切变线是以横切变线为主,且以东部切变线占绝大多数。冬半年高原切变线主要出现在3、4月,4月有五分之一能移出高原;夏半年高原切变线主要出现在5—9月,8—9月有五分之一能移出高原。冬半年,24h以上活动时间的高原横切变线与12h以上活动时间的竖切变线可造成高原中雪天气。夏半年,高原切变线随着活动时间的增长,影响高原和中国其他地区的降水范围和强度在增大,24h以上活动时间的高原竖切变线可造成高原暴雨及其周边地区出现小雨以上的降水;还有一半以上年份,每年有1次可影响到中国中部并产生中雨到大暴雨。48h以上活动时间的高原横切变线在高原上可造成暴雨以上的降水,甘肃、四川盆地中雨以上的降水;绝大多数年份每年有1~3次移出高原的横切变线,可影响到中国西南部、中部产生暴雨以上的降水,有的可影响到华东、华南及华北产生暴雨或大暴雨。
郁淑华高文良彭骏
关键词:降水
江淮梅雨特征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江淮地区1954~2001年48年梅雨量资料,采用谐波分析、EOF、合成分析和SVD分解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江淮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影响江淮梅雨的海温关键区是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关键影响时段是当年的1~3月;当年1~3月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海温异常偏高,同年江淮大部地区梅雨量异常偏多,反之亦然。SVD分解结果与合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通过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检验。
毛文书王谦谦彭骏李永华
关键词:梅雨EOFSVD北太平洋海温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雷电业务系统被引量:11
2010年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四川省雷电业务系统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四川省防雷中心在雷电监测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基础上,将GIS技术与雷电潜势预报和短临预警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构建了雷电业务应用系统。并通过对此系统在2008年"9.23"四川雷电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说明此系统可以准确地对未来12小时的雷电过程进行预报和未来1小时的雷电过程进行预警。
余勇彭骏卜俊伟
关键词:气象学雷电地理信息系统潜势预报
四川省FY-4A卫星反演大气水汽总量评估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FY-4A辐射成像仪(AGRI)反演大气水汽总量(LPW)产品在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区域的适用性,利用2019和2020年6月20日~7月31日四川省11个探空站点观测数据计算大气水汽总量(TPW),对FY-4A LPW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FY-4A LPW整体平均偏差为负值,对研究区内大气水汽总量存在低估,低估主要集中在0~4.5 cm的水汽低值区;FY-4A LPW与探空TPW相关性较好,最大相关系数达0.95,在四川地区较为可靠;海拔高度对FY-4A LPW可靠性有直接影响,FY-4A LPW和探空TPW相关系数大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
宋云帆闵文彬彭骏
关键词:大气水汽总量
2012-2017年不同涡源西南低涡多发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利用NCEP/FNL 1°×1°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西南低涡年鉴,通过分析2012—2017年不同涡源西南低涡的活动情况,对九龙涡、盆地涡、小金涡生成时间最多月份的各低涡生成前与生成时的风场、其它物理特性合成场进行合成分析与对比分析,得出了环境风场、冷暖空气与锋生作用对九龙涡、盆地涡与小金涡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3—6月是西南涡生成与移出涡源的多发时段,西南涡中以九龙涡为主,盆地涡次之,小金涡易移出涡源。(2)九龙涡、小金涡的生成与偏南气流流入各自涡区的开口地形有关,但小金涡流入的气流比九龙涡强,盆地涡生成与切变线有关。(3)九龙涡、小金涡的生成还受高原背风坡地面加热与西南气流影响,与暖平流区内有正的非热成风涡度有关,但九龙涡所处的暖平流区范围比小金涡的大,强度远不如小金涡,盆地涡的生成与涡区内有斜压性增强有关。(4)九龙涡、小金涡、盆地涡的生成与各自涡区内锋生强度增强有关,但各自影响锋生作用的因素不同,小金涡的生成主要受非绝热变化过程影响的锋生作用,九龙涡的生成受非绝热变化过程影响为主,以及水平、垂直运动共同影响的锋生作用,盆地涡的生成受垂直运动影响为主,以及非绝热变化过程共同影响的锋生作用。
郁淑华高文良高文良
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被引量:16
2011年
基于我国160个测站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盛夏川渝盆地(下称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成因。结果表明,1951-2007年该盆地西部盛夏降水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而盆地东部有弱的增加趋势。盆地盛夏最主要的雨型是西少东多型、东西部一致偏少型,东西部一致偏多型出现频率最低。盆地西涝东旱年7~8月,长江中下游降水显著偏少,华南、河套和华北降水显著偏多;盆地西旱东涝年7~8月,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南部地区的降水显著偏多,华南、河套和华北的降水明显偏少。盆地西涝东旱年7~8月,高层南亚高压整体偏强偏北,在盆地东部、江淮、黄海、日本海一线显著加强、且东伸;中层乌拉尔山附近的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高压脊组成的两脊一槽环流型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偏北,盆地西部通常位于西太副高西北边缘附近,盆地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则往往受西太副高主体的控制。盆地西旱东涝年7~8月,高层南亚高压总体偏弱偏南,在青藏高原东侧我国江淮、日本海、黄海一线明显减弱西缩;中层亚欧大陆中高纬地区以经向型环流为主,西太副高偏南,盆地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位于西太副高北侧、西北侧边缘附近。
周长艳李跃清卜庆雷彭骏
关键词:川渝盆地大尺度环流
四川道地中药材川芎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被引量:27
2007年
利用四川川芎道地产区的产量资料,通过统计分析,详细地研究了气候条件对川芎生产的影响,找出影响川芎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期,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川芎气候生态适应性布局的气候指标因子,建立气候指标因子的空间分析模型y=f(φ、L、h),应用1∶25万地理信息资料和G IS分析技术将四川盆区川芎生产划分四类区域,为四川川芎产业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彭国照彭骏熊志强
关键词:川芎区划GIS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北太平洋大气热源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长江中下游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NCEP/NCAR 1954—2001年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采用EOF分解、合成分析、SVD分解等方法,详细讨论了北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东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信度为95%的Monte-Carlo检验,具体表现为当菲律宾群岛附近洋面、西太平洋暖池区及西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大气热源异常增加(减少)时,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热源异常偏低(偏高),会造成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偏少(偏多),反之亦然,合成分析、点相关分析和SVD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毛文书巩远发彭骏李国平
关键词:梅雨大气热源Z指数EOF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