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明

作品数:54 被引量:369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静脉
  • 14篇血栓
  • 14篇腔内
  • 13篇下肢
  • 11篇静脉血
  • 11篇静脉血栓
  • 10篇血栓形成
  • 10篇曲张
  • 10篇静脉曲张
  • 10篇静脉血栓形成
  • 7篇深静脉
  • 7篇深静脉血栓
  • 7篇腔内激光
  • 7篇腔内激光治疗
  • 7篇下肢深静脉
  • 7篇下肢深静脉血...
  • 6篇动脉
  • 6篇深静脉血栓形...
  • 6篇手术
  • 6篇腔静脉

机构

  • 5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4篇孙建明
  • 29篇陈以宽
  • 19篇唐博
  • 18篇罗文军
  • 14篇朱仕钦
  • 10篇汪海洋
  • 10篇付健
  • 6篇龚建平
  • 4篇沈庆明
  • 4篇罗海龙
  • 4篇祁小桐
  • 3篇曾晓华
  • 3篇李生伟
  • 2篇魏思东
  • 2篇黄伟光
  • 2篇朱代华
  • 2篇颜海燕
  • 2篇任柯
  • 1篇张兴明
  • 1篇文飞

传媒

  • 9篇重庆医学
  • 5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华疝和腹壁...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家庭医药(就...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7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疗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社会吸毒人群的增长,毒品注射已成为继医源性、外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主要病因,其诊疗方案的选择尚没有相关指南及统一的专家共识,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有关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国内外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何瑶汪海洋罗海龙孙建明
关键词:吸毒人员静脉注射吸毒
抗凝治疗半年后能停服华法林吗
2014年
我今年72岁,有高血压病,去年8月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入院,出院后坚持抗凝治疗.现已出院半年,行动比出院时强多了,但是右下肢血栓处鸡蛋大小的硬块还存在.听说常服华法林对肝脏有损害,请问大夫,我能停服华法林吗?
孙建明
关键词:抗凝治疗华法林下肢深静脉血栓出院后高血压病下肢血栓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后凝血纤溶的变化被引量:25
2005年
检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显示手术后D二聚体值(0.541±0.103)mg/L明显大于术前(0.366±0.134)mg/L(P=0.003)。术后纤维蛋白原值(4.3380±6.700)g/L明显大于术前(3.475±0.817)g/L,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37.90±4.578)s与术前(35.67±1.91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64)。提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和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D二聚体的检测可及时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
孙建明陈以宽朱仕钦白刚
关键词:静脉曲张外科学激光手术凝血纤溶
腹腔镜与开放修补对肝硬化腹外疝患者肝功能及凝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疝修补术对成人腹外疝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疝修补术的126例腹外疝合并肝硬化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肝功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患者均采用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手术组。围手术期肝功能与凝血功能手术前后对比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ALT、AST、总胆红素及MELD等指标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开放手术组术后白蛋白、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2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为A、B级的患者中,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低于开放手术组;而在CTP分级C级患者中,术后肝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腹外疝患者,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放修补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腹腔镜手术能显著降低CTP A级或B级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疝复发率,但对于CTP C级患者,腹腔镜手术显著增加了术后肝衰竭及死亡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王浩源汪海洋孙建明陈以宽祁小桐唐博
关键词:腹腔镜腹外疝肝硬化疝修补术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治疗急性股青肿的疗效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术(CDT)治疗急性股青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收治的14例青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PMT联合CDT治疗,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患者的机械吸栓术成功率、血栓清除率、消肿率。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行PMT并取得Ⅱ级及以上的血栓清除。平均溶栓时间(1.93±0.59)d,尿激酶用量(95.00±26.66)万单位,溶栓后7例患者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其中6例置入支架。溶栓后,14例患者下肢肿胀症状明显好转,均取得Ⅲ级血栓清除,平均住院时间(6.00±0.93)d,大腿消肿率(83.09±2.53)%,小腿消肿率(81.47±3.03)%。围手术期除3例穿刺点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2.86±10.00)个月,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血栓复发,1例患者发生轻度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12例患者髂股静脉均通畅,但3例患者伴轻度股静脉瓣膜反流。结论PMT联合CDT治疗急性股青肿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飞谢锐孙建明
关键词:股青肿
腰背臀部巨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病人男性,35岁。因腰背臀部包块逐渐增大30余年于2009-11-02入院。病人出生时发现背部存在两处约成人手掌大小色斑,浅棕色,未高出皮肤,未予以治疗,后随病人成长,背部斑块逐渐增大,相互融合并隆起于皮肤。
唐博孙建明罗文军陈以宽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
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腔内激光是目前最新的治疗静脉曲张的微创技术,大隐静脉曲张的腔内激光治疗已在临床得到认同并广泛应用,但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尚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将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78例小隐静脉曲张患者93条患肢,按照国际静脉联盟CEAP分级,采用彩超定位下连续性静脉腔内激光闭塞治疗,部分患者同时需手术结扎大隐静脉或剥脱散在静脉属支。术后随访血管彩超和临床CEAP分级,分析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均获成功,彩超提示静脉立即闭塞,近端无血栓形成。平均手术时间29min,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疼痛、淤血、皮肤感觉异常、血栓性浅静脉炎等,但程度较轻微。术后3天至7天出院,平均随访时间16±9月(1月至43月)。所有病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结论: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短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轻微,症状缓解显著但临床操作中应进一步规范标准化流程。
唐博龚建平罗文军陈以宽孙建明
关键词: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静脉曲张
血管外科讲授式教学法与病例/问题为中心教学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以病例,问题为中心教学( Case based learning/problem-based learning, CBL/PBL )是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教学方式。从2006年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将CBL/PBL全面导入临床教学中,为量化教学效果对比评价了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CBL/PBL。教学结果显示,CBL/PBL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习质量有积极作用,但在现有考核体系下,其优势难以完全发挥。
唐博龚建平罗文军陈以宽孙建明
关键词:讲授式教学法
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2024年
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NIVL)作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一种,与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相比更不易被发现与重视,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任崇立孙建明
关键词: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C在大鼠静脉血栓溶解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溶解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C(PDGF-CC)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设对照组及血栓组,血栓组分别于术后1、3、7、14、21、28d收集下腔静脉血管壁及血栓标本(n=12)。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血栓自然溶解过程中大鼠下腔静脉管壁及血栓内PDGF-CC蛋白及mRNA的表达;取术后7d大鼠下腔静脉血管壁及血栓标本(n=3),用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PDGF-CC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术后1~28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中均有PDGF-CC蛋白表达,以术后7d表达量最高(P<0.05);Real-time qPCR检测显示,术后1~28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中均有PDGF-CC mRNA表达(P<0.05),其中术后7d相对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77.71倍;下腔静脉血管壁中同样有PDGF-CC蛋白及mRNA表达,但表达量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7d的血栓标本中,新生血管周围有PDGF-CC特异性表达。结论 PDGF-CC在大鼠下腔静脉血栓自然溶解过程中呈较高水平表达,且在血栓中的新生血管周围有特异性表达,提示其在血栓溶解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付健罗文军孙建明唐博陈以宽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