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以宽

作品数:61 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静脉
  • 19篇血栓
  • 14篇静脉血
  • 14篇静脉血栓
  • 13篇细胞
  • 11篇曲张
  • 11篇下肢
  • 11篇静脉曲张
  • 10篇血栓形成
  • 10篇静脉血栓形成
  • 8篇腔内
  • 7篇血管
  • 7篇腔内激光
  • 7篇腔内激光治疗
  • 7篇下肢静脉
  • 7篇下肢静脉曲张
  • 6篇深静脉
  • 5篇血栓闭塞
  • 5篇血栓闭塞性
  • 5篇血栓闭塞性脉...

机构

  • 51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丰都县人民医...

作者

  • 59篇陈以宽
  • 29篇孙建明
  • 20篇罗文军
  • 18篇朱仕钦
  • 17篇唐博
  • 6篇付健
  • 5篇沈庆明
  • 4篇龚建平
  • 4篇祁小桐
  • 3篇田泽丹
  • 3篇江雪梅
  • 3篇孙建民
  • 3篇汪海洋
  • 2篇蒋天秀
  • 2篇常正
  • 2篇李生伟
  • 2篇孙浩
  • 2篇孙建明
  • 2篇罗海龙
  • 1篇张兴明

传媒

  • 5篇中华疝和腹壁...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四川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1篇2004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例超声引导困难性男性导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困难性男性导尿技术。方法本院在常规导尿术操作过程中出现导尿困难的老年男性患者共l8例。将超声高频探头伸入直肠内,超滑导丝及导管徐徐插入尿道,在超声引导下,用导丝小心探查通过尿道狭窄处,一旦导丝通过狭窄处,就很容易进入膀胱。结果 18例困难性男性导尿病例在经直肠超声的引导下均成功完成导尿,尿液引流通畅。操作过程平均历时18.2 min。患者无明显疼痛,无尿路感染,无导丝、导管穿破尿道等并发症出现。尿管拔出后排尿困难与导尿前比较无变化。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导尿创伤小,避免了常规导尿时的盲目反复插管操作,具有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价值。
江雪梅陈以宽郑元义蒋天秀
关键词:导尿术超声引导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后凝血纤溶的变化被引量:25
2005年
检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显示手术后D二聚体值(0.541±0.103)mg/L明显大于术前(0.366±0.134)mg/L(P=0.003)。术后纤维蛋白原值(4.3380±6.700)g/L明显大于术前(3.475±0.817)g/L,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37.90±4.578)s与术前(35.67±1.91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64)。提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和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D二聚体的检测可及时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
孙建明陈以宽朱仕钦白刚
关键词:静脉曲张外科学激光手术凝血纤溶
腹腔镜与开放修补对肝硬化腹外疝患者肝功能及凝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疝修补术对成人腹外疝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疝修补术的126例腹外疝合并肝硬化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肝功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患者均采用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手术组。围手术期肝功能与凝血功能手术前后对比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ALT、AST、总胆红素及MELD等指标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开放手术组术后白蛋白、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2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为A、B级的患者中,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低于开放手术组;而在CTP分级C级患者中,术后肝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腹外疝患者,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放修补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腹腔镜手术能显著降低CTP A级或B级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疝复发率,但对于CTP C级患者,腹腔镜手术显著增加了术后肝衰竭及死亡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王浩源汪海洋孙建明陈以宽祁小桐唐博
关键词:腹腔镜腹外疝肝硬化疝修补术
氰基丙烯酸酯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现状
2025年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治疗手段,主要分为传统结扎剥脱术及微创腔内治疗技术。腔内热消融(Endovenous Thermal Ablation, EVTA)已逐步发展为一线治疗选择,但存在手术时间长、需要肿胀麻醉、热损伤相关并发症等问题。近十年以来兴起的氰基丙烯酸酯胶消融(Cyanoacrylate-glue Ablation, CA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微创便捷、非热非肿胀、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远期闭合率高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主流选择。本文就氰基丙烯酸酯胶(Cyanoacrylate Glue, CG)的发展、作用原理、疗效以及应用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 are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vascular surgery. Surgery is a common treatment, mainly categorized into traditional ligation-stripping and minimally invasive endovenous techniques. Endovenous thermal ablation (EVTA)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first-line treatment option,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ng operation time, need for tumescent anaesthesia and thermal injury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the last decade, Cyanoacrylate-glue Ablation (CAA) has emerged as a treatment choice for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 CAA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and convenient, non-thermal and non-tumescent,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igh medium and long-term closure rate, and is expected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choice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curativ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yanoacrylate Glue (CG).
黄凯陈以宽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腰背臀部巨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病人男性,35岁。因腰背臀部包块逐渐增大30余年于2009-11-02入院。病人出生时发现背部存在两处约成人手掌大小色斑,浅棕色,未高出皮肤,未予以治疗,后随病人成长,背部斑块逐渐增大,相互融合并隆起于皮肤。
唐博孙建明罗文军陈以宽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
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腔内激光是目前最新的治疗静脉曲张的微创技术,大隐静脉曲张的腔内激光治疗已在临床得到认同并广泛应用,但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尚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将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78例小隐静脉曲张患者93条患肢,按照国际静脉联盟CEAP分级,采用彩超定位下连续性静脉腔内激光闭塞治疗,部分患者同时需手术结扎大隐静脉或剥脱散在静脉属支。术后随访血管彩超和临床CEAP分级,分析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均获成功,彩超提示静脉立即闭塞,近端无血栓形成。平均手术时间29min,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疼痛、淤血、皮肤感觉异常、血栓性浅静脉炎等,但程度较轻微。术后3天至7天出院,平均随访时间16±9月(1月至43月)。所有病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结论: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曲张短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轻微,症状缓解显著但临床操作中应进一步规范标准化流程。
唐博龚建平罗文军陈以宽孙建明
关键词:腔内激光治疗小隐静脉静脉曲张
髂静脉回流障碍治疗的思考
陈以宽
血管外科讲授式教学法与病例/问题为中心教学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以病例,问题为中心教学( Case based learning/problem-based learning, CBL/PBL )是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教学方式。从2006年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将CBL/PBL全面导入临床教学中,为量化教学效果对比评价了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CBL/PBL。教学结果显示,CBL/PBL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习质量有积极作用,但在现有考核体系下,其优势难以完全发挥。
唐博龚建平罗文军陈以宽孙建明
关键词:讲授式教学法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C在大鼠静脉血栓溶解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溶解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C(PDGF-CC)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设对照组及血栓组,血栓组分别于术后1、3、7、14、21、28d收集下腔静脉血管壁及血栓标本(n=12)。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血栓自然溶解过程中大鼠下腔静脉管壁及血栓内PDGF-CC蛋白及mRNA的表达;取术后7d大鼠下腔静脉血管壁及血栓标本(n=3),用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PDGF-CC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术后1~28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中均有PDGF-CC蛋白表达,以术后7d表达量最高(P<0.05);Real-time qPCR检测显示,术后1~28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中均有PDGF-CC mRNA表达(P<0.05),其中术后7d相对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77.71倍;下腔静脉血管壁中同样有PDGF-CC蛋白及mRNA表达,但表达量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7d的血栓标本中,新生血管周围有PDGF-CC特异性表达。结论 PDGF-CC在大鼠下腔静脉血栓自然溶解过程中呈较高水平表达,且在血栓中的新生血管周围有特异性表达,提示其在血栓溶解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付健罗文军孙建明唐博陈以宽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血管疾病临床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根据血管疾病的自身特点,结合笔者在多年血管疾病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对课件制作、学生职业习惯培养、血管疾病的基本治疗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作了阐述。
陈以宽
关键词:血管疾病临床教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