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勇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腔内
  • 2篇腔内激光
  • 2篇腔内激光治疗
  • 2篇曲张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曲张
  • 2篇癌患者
  • 2篇出血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曲张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机构

  • 9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9篇孙勇军
  • 3篇姚林果
  • 2篇刘世君
  • 2篇潘国政
  • 2篇赵丽娟
  • 2篇卜庆敖
  • 2篇丁西平
  • 2篇张杰
  • 1篇张灿来
  • 1篇宋殿行
  • 1篇庞闽厦
  • 1篇刘世君
  • 1篇岳振营
  • 1篇袁庆忠
  • 1篇郭鹏
  • 1篇王丽萍
  • 1篇周冰
  • 1篇孙井军
  • 1篇董艳光
  • 1篇孙大伟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对36例(4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其中1例(1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对其近端20cm大隐静脉主干行腔内激光治疗15min后,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手术时间(30±15)min,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平均住院4d,10d后恢复正常工作,随访1~12个月无复发;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病理学检查大隐静脉壁穿破,静脉腔内血栓形成。认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姚林果丁西平孙勇军董艳光
关键词:大隐静脉静脉曲张激光
腹内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腹内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F)的CT表现。方法搜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型DF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 4例均为单发病变,分别位于小肠系膜、回结肠系膜、大弯侧胃壁、肝脏;均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轮廓清晰,体积较大,最大径线8.0~15.0 cm,平均10.3 cm;平扫时3例相对骨骼肌呈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渐进性、不均质、轻-中度强化;1例相对肝实质呈混杂略低密度,内见斑片状更低密度区,动脉期片絮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呈持续强化,强化范围逐步扩大,强化区密度均匀,夹杂有裂隙状低密度区。结论腹内型D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宋殿行岳振营郭鹏杨新国庞闽厦卜庆敖孙勇军
关键词: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手术胃癌患者的氧化应激与血清炎症因子及感染状况比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索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手术下胃癌患者的氧化应激、血清炎症因子及感染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62例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62例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Human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术后试验组患者的MDA(26.25±3.51)u/L、AOPP(53.71±6.38)μ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GSH-Px(214.62±37.26)μg/ml、SOD(15.46±4.29)μg/ml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的IL-2(32.48±4.12)μg/ml和SIL-2R(23.66±4.58)μg/ml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81%(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活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降低了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且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孙井军张团结徐克张海宁孙勇军
关键词: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氧化应激炎性因子
腔内激光联合腔镜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刘世君姚林果丁西平孙勇军周冰张灿来潘国政王丽萍
该成果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其技术原理是:DIOMED激光能量由一根光纤传送,并且可以使用不同功率及模式来取得明显且可高度控制的组织效果。对于软组织切除、气化、凝固,可以使用裸光纤来接触组织。当光纤接触组织、其末...
关键词: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微创治疗
黏附分子CD24与突变型p5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CD24蛋白和突变型p53(mt-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24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师鲁静孙勇军刘世君姚林果
关键词:突变型P53蛋白胃癌组织CD24黏附分子抗生物素蛋白
小肠隆起型肉瘤样癌并出血1例
2023年
患者男,56岁,因“间断黑便2个月余,晕厥10余天”就诊。查体:贫血貌,腹部左侧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4次/min。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8 g/L,大便潜血阳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正常。行腹部增强CT检查:左下腹部小肠管壁环形增厚(图1),腹腔内见多发增大淋巴结,大者1.1 cm×0.8 cm。术中见小肠肿物位于左上腹,距离屈氏韧带130 cm,大小11 cm×10 cm,与周围侧腹膜及后腹膜致密粘连,近端小肠轻度扩张,肠系膜见多发肿大淋巴结,0.8~1.2 cm大小。
李洪涛赵丽娟张杰宋平孙大伟刘世君孙勇军林均凯
关键词:肿大淋巴结肉瘤样癌隆起型屈氏韧带
乳腺多原发性癌15例报告被引量:3
2007年
卜庆敖潘国政孙勇军袁庆忠卜建华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诊治同部位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附120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120例G 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 IST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腹痛、恶心、厌食、呕吐、腹部肿块、体重下降。本组53例肿瘤位于胃、41例位于小肠、位于结直肠12例、十二指肠9例,位于其他部位5例。行肿瘤全切除术的106例中,17例肿瘤复发,行局部切除术的14例中,11例复发,两组相比,P<0.05。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82例中,9例肿瘤复发,未用该药的38例中,19例复发,两组相比,P<0.01。结论 G IST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以手术为主,行肿瘤全切除术及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可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率。
孙勇军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伊马替尼
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合并出血1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男,62岁,因"左下腹部疼痛不适1 d"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腹胀。查体:腹部膨隆,左下腹隆起明显,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可扪及1个大小约30 cm×20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触痛。血常规:HGB 76 g/L。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腹盆腔内可见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图1),CT值约20~74HU,增强无强化,病灶呈分叶状,考虑淋巴管瘤并出血的可能。
李洪涛孙勇军赵丽娟张杰
关键词:淋巴管瘤腹盆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