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国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小儿心脏外科中的应用158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小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总结2000年7月至2006年6月,158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全组男80例,女78例,平均年龄3.5岁,平均体重13 kg;病种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结果全组无死亡,无脑气栓发生,无传导阻滞发生,随访3-2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心脏不停跳,常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心肌保护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 孔建国
-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心脏不停跳
- 套囊尿管在成人PDA术中的应用
- 2008年
- 孔建国
- 关键词:封堵PDA尿管心脏不停跳成人
- 心脏肿瘤10例治疗体会
- 2008年
- 孔建国
- 关键词:心脏肿瘤手术治疗体外循环
- 外科治疗动脉导管未闭80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在体外循环下正中切口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正中切口下处理80例PDA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其转归。结果术后除右心功能不全2例及术后早期出现声音嘶哑4例外,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各种心内畸形常合并PDA,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意义重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提高CPB技术,对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孔建国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体外循环正中切口外科手术
- 术后预防性放疗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56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326例)和不行放疗的单纯手术组(24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术后生存率、血行转移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放疗采用60Co术后3~4周开始,双锁骨上区剂量50 Gy/25次分5周,纵隔剂量60 Gy/30次分6周。结果术后放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12.0%和0.3%,单纯手术组分别为28.1%和4.5%(P〈0.01)。术后放疗组总的1、3、5年生存率为81.0%、60.1%和39.0%,单纯手术组为76.0%、54.5%和31.4%(P〉0.05);而期患者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34.2%,单纯手术组为11.5%(P〈0.01)。术后血行转移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14.4%,单纯手术组为15.2%(P〉0.05)。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2.5%,单纯手术组为2.1%(P〉0.05)。结论术后预防性放疗能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和延长期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 吉占全顾天瑞马德明孔建国韩利勋
- 关键词:淋巴转移预后
- 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对贲门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附86例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了解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对贲门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手术治疗的86 例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组42 例;单纯手术治疗组44 例。术前化疗方法为经股动脉插管至腹腔动脉,注入5 F U 1.0 g、 D D P100 m g、 M M C 20 m g。结果 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组术后3 年生存率为52.4% ,5 年生存率为 35.7% ,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术后3 年生存率 31.8% 、5 年生存率20.4%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提高贲门癌患者的术后远期生存率。
- 吉占全顾天瑞马德明孔建国孙联军赵守魁
- 关键词:贲门癌腹腔动脉灌注疗法外科手术
-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研究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结果52侧术后44例自动复跳,5例除颤1次复跳,3例除颤2次复跳,本组死亡2例。结论经积极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是安全的。
- 孔建国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 肺切除术后残端封闭方法的改进
- 1995年
- 肺切除术后残端封闭方法的改进孔建国,马德明(安阳地区医院胸外科安阳455000)关键词肺切除,残端,软骨,端角支气管胸膜瘘(简称支瘘)是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残端的处理方法对预防支瘘的发生至关重要。自1970年以来进行肺切除手术423例,在处理...
- 孔建国马德明
- 关键词:肺切除残端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