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腔内置管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5例分析被引量:4
- 1994年
- 食管腔内置管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5例分析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胸外科(455000)吉占全食管气管瘘是食管癌晚期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991年3月~1992年12月我院施行食管腔内置管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支气管瘘5例,获得较满意效果,报...
- 吉占全
- 关键词:食管肿瘤腔内置管
-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中度冠脉病变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SAQ评分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中度冠脉病变并心脏瓣膜病(heart valve disease, HVD)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作用下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分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4例中度冠脉病变并HVD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CABG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期心脏瓣膜术结合CABG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SAQ评分和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ICU监护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心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低于干预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疾病认知程度和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度冠脉病变并HVD患者疾病干预中实施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CABG具有显著的价值,其能够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实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降低不良事件率。
- 石静宝张瑞成牛红星吉占全余筱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高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
- 2007年
- 目的探索70岁以上高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手术治疗的216例高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16例高龄胸部恶性肿瘤手术病人均渡过了围手术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人,术后共发生并发症36例,发生率16.7%,均经治疗而痊愈,所有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经过周密、精细的围手术期处理,高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 吉占全张红梅顾天瑞韩利勋
- 关键词:胸部恶性肿瘤外科学围手术期处理
- 磁共振在心脏瓣膜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探究
- 2015年
-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性疾病采取磁共振(MRI)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接诊的心脏瓣膜性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影像学资料,皆采取超声心动图(UCG)定性评价瓣膜疾病,对比分析MRI与UCG诊断结果。结果 MRI与UCG诊断出4例二尖瓣狭窄(MS)、4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14例主动脉瓣狭窄(AS)、2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4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I)、18例复合或联合瓣膜病;异常血液湍流信号属于受累瓣膜直接征象,两种定量分析一致性良好。结论磁共振在心脏瓣膜性疾病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值得借鉴。
- 徐化静冯均庆牛红星杨殿滨吉占全
- 关键词:磁共振超声心动图
-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比较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比较轻度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行体外与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择期行CABG且颈动脉狭窄<70%39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On-pump CABG)组231例和非体外循环(Off-pump CABG)组165例。比较两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昏迷、谵妄或癫等发生情况。结果:On-pump CABG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11.3%,显著高于Off-pump CABG组的5.5%(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轻度狭窄的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CABG可以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徐化静吉占全冯均庆牛红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神经系统并发症
- 肝便化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附58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安海彬李丽平吉占全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经皮心包腔内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 2007年
- 目的探索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经皮心包腔内置管抽液并注入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 TNF)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CR 27例(71.1%),PR 9例(23.7%),NC 2例(5.2%)。总有效率(CR+PR)为94.8%(36/38)。所有患者经心包腔抽液治疗后其胸闷、气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心慌、浮肿等症状均明显减轻。全组患者经抽液及心包腔内药物注入治疗后均观察4周以上。其心包积液连续消失时间最长超过1年2个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 TNF)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寒颤发热,本组发生33例(86.9%),给予肌肉注射安痛定对症处理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纳差等胃肠道症状,本组发生9例(23.7%),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本组患者无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结论经皮心包腔内置管抽液并注入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 TNF)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效果好,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 吉占全顾天瑞韩利勋
-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包腔内置管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应用成纤维细胞生产长因子治疗现状。方法 本次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心功能CRP、LVPW、LVESD、LVEDD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采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提高预后,改善心功能,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对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徐化静冯均庆牛红星杨殿滨吉占全
- 关键词:冠心病
- 术后预防性放疗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56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326例)和不行放疗的单纯手术组(24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术后生存率、血行转移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放疗采用60Co术后3~4周开始,双锁骨上区剂量50 Gy/25次分5周,纵隔剂量60 Gy/30次分6周。结果术后放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12.0%和0.3%,单纯手术组分别为28.1%和4.5%(P〈0.01)。术后放疗组总的1、3、5年生存率为81.0%、60.1%和39.0%,单纯手术组为76.0%、54.5%和31.4%(P〉0.05);而期患者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34.2%,单纯手术组为11.5%(P〈0.01)。术后血行转移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14.4%,单纯手术组为15.2%(P〉0.05)。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2.5%,单纯手术组为2.1%(P〉0.05)。结论术后预防性放疗能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和延长期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 吉占全顾天瑞马德明孔建国韩利勋
- 关键词:淋巴转移预后
- 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与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导致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为预防颈部切口感染对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改进。设定改进前为污染组,改进后为清洁组。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污染组发生率为12.5%,清洁组发生率为2.4%,χ2=9.258,P=0.00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部切口感染是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
- 韩利勋吉占全
- 关键词: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