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文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临界病例牙[牙合]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临界病例的牙牙台特征。方法选择83例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临界病例,其中拔牙57例、非拔牙26例,应用PAR指数对其治疗前的牙[牙合]模型进行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的[牙合]特征。结果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临界病例不论拔牙治疗与否,治疗前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的PAR指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临界病例在牙[牙合]方面存在某些共同的特征,如轻度拥挤、深覆盖Ⅰ°-Ⅱ°、深覆[牙合]Ⅰ°-Ⅱ°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咬合关系不调。
- 吴文文杜熹韩建国
- 关键词:PAR指数
- 安格尔Ⅱ类1分类错畸形临界病例拔牙与否的正畸治疗效果评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安格尔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正畸前后的牙模型同行评估等级(PAR)指数分析,评估这类患儿拔牙与否的正畸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师制定矫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3例平均年龄(12.6±1.1)岁的安格尔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拔牙57例,非拔牙26例,应用PAR指数对其治疗前后的牙模型进行评分,比较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矫治前后错的分值变化,进而评估两组正畸治疗的效果。结果安格尔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不论拔牙与否,治疗后的加权PAR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加权PAR指数减少率均大于70%,且两组之间的加权PAR指数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者为96.39%(80/83)。结论安格尔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拔牙与否,均可在牙关系方面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吴文文杜熹
- 关键词:拔牙
-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患者56例,采用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2~4mL混合液瘤内注射治疗。结果:优级49例,好级5例,中级2例,有效率100%。结论: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采用瘤内直接注射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副作用小。
- 朱启红吴文文韩建国
- 关键词: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