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平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移植
  • 4篇排斥
  • 4篇慢性排斥
  • 4篇病理
  • 3篇移植肾
  • 3篇病理学
  • 2篇肾病
  • 2篇组织病理
  • 2篇组织病理学
  • 2篇雷公藤
  • 2篇雷公藤多甙
  • 2篇TGF-Β
  • 2篇TGF-Β1
  • 2篇TGF-Β1...
  • 1篇丹参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血管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吴建平
  • 5篇胡义阳
  • 4篇蔡佳盈
  • 4篇沈世忠
  • 4篇孙凌云
  • 4篇余鹏程
  • 2篇岳良升
  • 2篇杨忠民
  • 2篇赵明
  • 2篇施子诺
  • 2篇陈桦
  • 2篇李民
  • 2篇郭颖
  • 2篇王晓松
  • 1篇黄华桑
  • 1篇曾志雄
  • 1篇郑锦阳
  • 1篇辛军
  • 1篇骆剑煌
  • 1篇刘中华

传媒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潘生丁、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低分子肝素。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脂、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蛋白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PN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蔡佳盈吴建平沈世忠孙凌云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超声引导下经皮自动负压式肾穿刺活检术463例
2007年
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不同类型的肾炎患者临床表现有些相似,造成临床诊断、分型及治疗的困难。治疗前行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从而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及分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疗效。
曾志雄骆剑煌孙安毅刘中华吴建平沈世忠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超声引导治疗前病理检查常见病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39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临床、实验室资料。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显效11例(28.20%),有效16例(41.03%),无效12例(30.77%),总有效率为69.23%。结论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病因多样,以原发性高血压(53.85%)和肾实质性高血压(33.33%)多见,两者所引起的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临床改变及预后均不同。肾实质性高血压,血肌酐水平高者预后差,尿蛋白程度与预后无关。
胡义阳吴建平
关键词:病因转归
一种改进的SD-Wistar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的建立
余鹏程吴建平赵明施子诺胡义阳刘永光辛军郑锦阳
文献传递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7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提高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肾损害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7例AASV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以中老年多见,平均年龄(53.3±21.6)岁。(2)以发热、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等全身非特异性表现为首发症状者17例(占100%);以肾衰竭为首发症状者8例(占47%);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为首发症状者4例(占23.5%)。(3)76.4%患者血沉(ESR)明显增快,64.7%患者C反应蛋白(CRP)升高。(4)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其中需要透析者11例(合并肺出血者4例),大量蛋白尿者8例,肉眼血尿者3例。(5)本组11例有活动病变者经治疗后,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2例脱离透析,其余4例维持血液透析,5例肾功能好转、蛋白尿及血尿明显减轻、病情稳定;其余6例中,3例未接受冲击诱导治疗,只给予血液透析治疗,3例自动出院。结论对中老年肾病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ESR增快,CRP升高,尤其是合并咯血的患者,应早期行抗髓过氧化物酶、抗蛋白酶3、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查,以明确诊断,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孙凌云沈世忠吴建平蔡佳盈王晓松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管炎
伴高尿酸血症的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伴有高尿酸血症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将经过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IgA肾病110例患者分为2组:尿酸正常组55例,尿酸升高组55例,比较2组临床和病理的差异。结果尿酸升高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明显。结论伴有尿酸升高的k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损伤均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临床上应给与重视。
沈世忠吴建平杨忠民蔡佳盈胡义阳孙凌云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IGA肾病病理学
丹参、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病理学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余鹏程吴建平杨忠民胡义阳施子诺黄华桑蔡佳盈王晓松孙凌云
文献传递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雷公藤多甙所具有的多种免疫调节作用,是否可于肾移植慢性排斥,缺乏严密的动物实验研究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证据的支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制作SD-Wistar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完整保留受体右肾作为每个移植肾的内对照。所有受体均于移植后10d内接受小剂量环孢素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移植成功受体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自移植后10d起每日经胃灌服雷公藤多甙,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服至移植后12周。移植后12周收获动物,取受体移植肾组织送检组织病理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肾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周,两组受体移植肾均存活,体积较正常右肾略小,色泽较苍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等慢性排斥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两组所有受体自身右肾均未出现任何组织病理学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肾小管、间质表达,治疗组肾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雷公藤多甙能够减轻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模型移植肾组织病理学损害,下调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余鹏程刘永光李民郭颖陈桦岳良升吴建平赵明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组织病理学肾移植慢性排斥转化生长因子Β1
丹参对肾移植大鼠慢性排斥移植肾病理变化及其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丹参对肾移植大鼠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SD-W istar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完整保留受体右肾作为每个移植肾的内对照。选取移植成功受体15只,随机分成治疗组8只与对照组7只。治疗组受体大鼠自术后10 d起每日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80 mg/kg至术后12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术后12周取受体大鼠移植肾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移植肾中的TGF-β1。结果移植后12周,两组受体移植肾均存活,体积较正常右肾略小,色泽较苍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等慢性排斥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的病理改变Banff评分(6.40±1.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7±0.55)分,P<0.01。TGF-β1主要表达于肾小管和间质细胞。治疗组肾组织的TGF-β1表达强度为6.55±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0.97,P<0.05。结论丹参能够减轻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病理学损害,下调移植肾组织TGF-β1的表达。
余鹏程胡义阳岳良升陈桦郭颖李民吴建平赵明
关键词:丹参肾移植术慢性排斥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