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纲 作品数:22 被引量:4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吡美莫司乳膏联合他卡西醇软膏外用治疗儿童头面部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8年 我科于2006年11月-2007年10月采用1%吡美莫司乳膏(商品名:爱宁达)联合他卡西醇软膏(商品名:萌尔夫)外用治疗儿童面部白癜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陈朝潮 孙澜 华纲关键词:白癜风 吡美莫司 他卡西醇 CD105和p63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6年 CD105是一种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的糖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结合蛋白。p63在结构与功能上都与P53有高度同源性.被认为是P53家族的新成员。研究表明,p63基因高度表达于许多上皮组织的基底层与生发层,且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p63基因对于鳞状上皮来源的肿瘤可能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为研究CD105、p63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尖锐湿疣皮损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CD105、p63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孙澜 陆建云 华纲 陆正中 赵斌斌 冯一中关键词:P63基因 CD105 尖锐湿疣 皮损 免疫组化SP法 P53家族 CD105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CD105在尖锐湿疣(CA)中的表达及与年龄、部位、性别之间的关系,探讨它在尖锐湿疣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为尖锐湿疣的治疗及恶变可能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尖锐湿疣患者的手术切除标... 孙澜 陆建云 华纲 陆正中 赵彬彬 冯一中文献传递 依奇珠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及安全性回顾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依奇珠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使用依奇珠单抗治疗的76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依奇珠单抗的初始剂量为160 mg皮下注射,分2次注射,注射后剂量调整为80 mg,于2、4、6、8、10、12周皮下注射,最后改为80 mg维持剂量,每4周一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和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76例银屑病患者中T-spot试验阳性8例,轻度肝功能异常5例,轻度肾功能异常2例。经依奇珠单抗治疗后,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75改善的患者占100%(76/76),PASI 90改善的患者占89.5%(68/76),PASI 100改善的患者占59.2%(45/76)。依奇珠单抗对银屑病关节炎及银屑病甲的疗效显著。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8例,风团样瘙痒性皮疹2例,急性咽喉炎1例,口腔溃疡1例,局限性湿疹3例,面颈部瘙痒性红斑1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结论:依奇珠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马伟 陆迎炜 范梅娜 华纲关键词:银屑病 疗效 安全性 2例神经梅毒误诊分析 2006年 华纲 孙澜 陈朝潮 郑新来 施辛关键词:误诊分析 神经梅毒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微晶磨削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对32例泛发性白癜风患者,在同一个体上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微晶磨削术治疗和单纯NB-UVB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光疗每2d治疗1次,磨削每10d1次,至有色素生成。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侧总有效率68.75%;单纯NB-UVB治疗侧总有效率53.13%(P>0.05)。色素开始再生的平均时间治疗侧早于对照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NB-UVB联合微晶磨削术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 陈朝潮 孙澜 华纲 王凤英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 微晶磨削术 白癜风 钠晶微针导入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2022年 探讨钠晶微针导入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9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钠晶组31例(钠晶微针导入)、药物组31例(氨甲环酸口服)、联合组30例(钠晶微针导入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MASI值明显低于钠晶组和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联合组(90%)显著高于钠晶组(52%)和药物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联合组(87%)明显高于钠晶组(58%)和药物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钠晶微针导入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马伟 冯雨苗 华纲关键词:氨甲环酸 黄褐斑 疗效 梅毒感染导致颅内占位性病变一例 被引量:10 2006年 施辛 华纲 孙澜 刘春风 赵合庆 沈钧康关键词:颅内占位性病变 梅毒感染 左下肢麻木 高血压病史 进行性加重 肌肉震颤 宫颈尖锐湿疣中h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在宫颈尖锐湿疣(candyloma acuminatum,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CA组织中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的表达。67例宫颈CA中单纯性CA 31例,CA-CINⅠ级19例,CA-CINⅡ级11例,CA-CINⅢ级6例;宫颈癌35例;正常宫颈黏膜24例作为对照。结果:宫颈正常黏膜、宫颈CA和宫颈癌中h 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0.0%、25.4%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亦存在明显差异(P<0.01)。宫颈CA中,h TERC基因扩增率和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均随CIN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其中CA-CINⅠ级与CA-CINⅡ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表达在复发组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在宫颈CA复发并向高级别CIN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宫颈CA患者检测h TERC基因扩增和CD105表达有助于临床筛查高危CA患者。 冯雨苗 孙澜 刘标 杨如 孙文洁 华纲 陈朝潮 赵斌斌 施辛关键词:宫颈尖锐湿疣 宫颈上皮内瘤变 H TERC基因 CD105 蔬菜日光性皮炎1例 被引量:2 2004年 华纲 王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