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琪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预后
  • 2篇胃癌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间质瘤
  • 2篇机器人手术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瘤
  • 2篇肠道
  • 2篇肠道间质瘤
  • 1篇盗血
  • 1篇盗血综合征
  • 1篇动脉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修补术
  • 1篇血综合征
  • 1篇胰管
  • 1篇胰管空肠吻合
  • 1篇胰管空肠吻合...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刘琪
  • 7篇符洋
  • 2篇王殿琛
  • 2篇冯留顺
  • 1篇李捷
  • 1篇何湘君
  • 1篇孙众
  • 1篇张谢夫
  • 1篇于洋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机器人对比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对比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及知网与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2000年1月至2024年7月的临床对照研究,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2名独立研究人员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或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随后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中“meta”包(V6.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项研究进行数据整合,共计17354例患者,其中机器人腹股沟疝修补术4813例,开放式手术5870例、腹腔镜手术6671例。机器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再入院率、血肿发生率与开放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器人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机器人比腹腔镜SMD=22.40,95%CI(15.43~29.37),P<0.01;机器人比开放式SMD=1.19,95%CI(0.71~1.68),P<0.01]。机器人手术的住院时间较开放式手术更短[SMD=-0.47,95%CI(-0.84~-0.09),P=0.01],但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07~0.40),P=0.16]。此外,机器人手术的疼痛率较腹腔镜手术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0,95%CI(0.25~1.01),P=0.05]。结论机器人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疼痛率较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孙昭刘琪王殿琛姜建武符洋
关键词:疝修补术机器人手术
复杂腹壁疝诊疗问题与要点被引量:1
2023年
腹壁疝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复杂腹壁疝一般是指存在治疗难度,术后易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复杂腹壁疝如何诊断,有哪些相关治疗技术,术后感染或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如何预防,围手术期如何处理以加强手术治疗效果,这些是复杂腹壁疝诊疗中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以上问题予以探讨。
刘琪王殿琛符洋
关键词:围手术期
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危险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危险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70例接受手术切除的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GIST的危险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Ki-67高表达组和Ki-67低表达组肿瘤直径、核分裂象、囊性变、CT强化、手术方式及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有无囊性变、手术方式、Ki-67增殖指数、肿瘤原发部位与GIST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67增殖指数、CT是否强化是GIST危险度分级的影响因素(P<0.05)。高危险度GIST患者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术后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GIST危险度分级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殷向阳米吾楠孙昭李通刘伟强张朕姜建武刘琪符洋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危险度分级预后
进展期胃癌行SOX方案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行S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8例应用SO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SOX方案新辅助化疗3周期后接受胃癌根治术,围术期进行共6周期SOX方案化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完成3周期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R0切除率97.9%(47/48)。术后肿瘤退缩分级(TRG):0级7例,1级5例,2级24例,3级12例。术前影像学评价CR2例(4.2%),PR30例(62.5%),SD14例(29.2%),PD2例(4.2%),有效率为66.7%。新辅助化疗期间共19例出现化疗不良事件,其中1、2级18例,4级1例。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共38例出现化疗不良事件,其中1、2级30例,3、4级8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共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或自行好转,无术后30d内死亡病例。肠型胃癌患者对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响应性高于非肠型胃癌患者(χ^2=4.769,P=0.029)。硬癌患者共4例,TRG2级2例,TRG3级2例。随访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中,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4.1个月。48例患者3a总生存率为47.3%,3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45.3%。19例复发患者中,腹腔局部转移4例,远处转移15例。随访期内发现1例患者死于脑梗。结论 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获得较高的R0手术切除率,肠型患者较非肠型患者表现出更高的化疗响应性。
于洋刘琪姜建武米吾楠殷向阳符洋张谢夫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
高危胃肠外间质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高危胃肠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41例高危E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21例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信息进行比较。通过生存曲线寻找高危E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EGIST患者年龄22~80岁,中位年龄61岁,肿瘤直径为2~30 cm,中位直径为10 cm。EGIST组肿瘤直径>10 cm者、CD34阴性者、接受开放手术者占比高于GIST组(P<0.05)。10例EGIST患者复发转移,其中3例于术后1 a内复发,无进展生存期(PFS)短于高危GIST患者(P<0.05)。肿瘤位置和Ki-67指数是高危EGIST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位于肠系膜、Ki-67指数>10%的患者更易复发。结论高危EGIST比高危GIST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位于肠系膜和Ki-67指数>10%的高危EGIST患者预后更差。
李通殷向阳米吾楠刘伟强张朕姜建武刘琪符洋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胃肠外间质瘤复发预后
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助手操作技巧及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深入人心,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外科医生所接纳,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腔镜手术。本团队从器械的合理装配、充分的视野显露、必要的操作配合、故障的及时排除四个方面总结机器人胃癌手术助手配合的经验,分析机器人手术中助手操作配合的重点和难点,以期建立较为完整的机器人胃癌手术助手的操作规范。
刘琪姜建武符洋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不同吻合方式对Partington术后胰瘘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方式对胰管-空肠Roux-en-Y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11年6月因慢性胰腺炎主胰管扩张行胰管-空肠Roux-en-Y术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依胰肠吻合口的处理方法分为Prolene线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连续缝合组25例未出现胰瘘,间断缝合组22例4例发生胰瘘,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5年,46例腹痛完全缓解。结论:胰管-空肠Roux-en-Y术中间断缝合容易发生胰瘘,Prolene线连续缝合能降低胰瘘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行。
冯留顺孙众何湘君李捷刘琪
小肠巨大憩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1年
在我国,小肠憩室发病率在消化道憩室中居首位,为1%~5%[1]。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升高,高峰年龄为60~70岁。空回肠憩室发病率为1%~2%,且男性多于女性,回肠多于空肠[2]。这些部位的肠壁有胰胆管或肠系膜动脉通过,局部较薄弱。进入肠壁的动脉在空肠上段较粗,往下变细,到回肠下段又变粗。通过肠壁的管道越粗,该处肠壁也越薄弱,是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空肠上段、回肠下段、肠系膜缘的原因[3]。麦克尔憩室则不同,它位于距回盲瓣15~100 cm的回肠的对系膜缘,含有肠壁各层结构。约50%的患者有异位黏膜,其中80%~84%均为胃黏膜,多位于近憩室口处[4]。巨大憩室容易产生局部压迫,憩室口通常较大,若出口狭窄,则排空困难,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并继发盲袢综合征,甚至引起感染,发生憩室炎、糜烂、出血、穿孔。位于肝胰壶腹或其周围的憩室,胆石症发病率高,也可压迫胆总管和胰管,继发胆囊炎、胆总管炎、胰腺炎。故小肠憩室容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克罗恩病、小肠肿瘤。现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小肠巨大憩室,通过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加深临床对小肠巨大憩室的认知,拓展诊疗思路,提高诊疗效果。
张朕刘琪李通殷向阳姜建武符洋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探查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被引量:8
2011年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是门静脉高压症及肝移植研究领域较新的概念,可能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持续肝功能损害及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的病因之一。纠正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此就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发生机制、研究现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等综述。
刘琪冯留顺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