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作品数:13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硫酸钙抗生素载体在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旷置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更换股骨假体联合硫酸钙抗生素载体的旷置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PJI)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5例TKA后PJI患者资料。男12例,女23例;年龄为49~84岁,平均67.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更换股骨假体联合抗生素硫酸钙载体的旷置方法。记录术后微生物培养情况及一期旷置前和二期翻修前的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结果术后微生物培养阳性13例(37.1%),阴性22例(62.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光滑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白色念珠菌、类结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各1例。WBC、ESR和CRP分别由一期旷置前的平均13.67×10^(9)/L、49.71 mm/h、45.13 mg/L下降至二期翻修前的6.44×10^(9)/L、18.79 mm/h、7.82 mg/L。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22.4个月(8~41个月)随访。ROM、HSS评分、KSS评分分别由旷置术前的73.2°±15.9°、(59.5±14.6)分、(36.1±6.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105.6°±13.2°、(84.3±10.0)分、(86.1±5.6)分,以上项目旷置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出现再次感染迹象。结论对于TKA后PJI患者,采用更换股骨假体联合硫酸钙抗生素载体的旷置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感染控制效果,有利于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 谭俊 曹福洋 江旭 杨猛 于洋 常英健 许建中关键词:硫酸钙 翻修术 旷置术 适时供给模式干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适时供给模式干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适时供给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自主咳嗽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供给模式干预可促进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于洋 苏萌 周珂关键词:肺癌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并发症 二期翻修术治疗膝关节真菌性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采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膝关节真菌性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进行疗效分析;描述膝关节真菌性PJI患者临床特征,结合已报道文献,提高对膝关节真菌性PJI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行二期翻修手术治疗的膝关节真菌性PJI患者,男5例,女9例。年龄60~86岁,平均70.8岁,均接受二期翻修手术治疗且于术中行组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患者均依据药敏实验结果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定期随访感染控制情况、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等。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学及预后。结果14例随访12~74个月,平均35.6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二期翻修手术治疗,感染控制率为85.7%(12/14)。培养结果为近平滑念珠菌7例(50.0%),白色念珠菌3例(21.4%),产脘念珠菌1例(7.1%),克柔念珠菌1例(7.1%),产脘假丝酵母菌1例(7.1%),角膜假丝酵母菌1例(7.1%)。14例真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敏感率为100%;1例产脘假丝酵母菌与1例角膜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耐药。ROM由旷置术前的(68.4±8.1)°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9.6±9.5)°;KSS评分由旷置术前的(37.2±5.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2.2±10.3)分;HSS膝关节评分由旷置术前的(57.6±9.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1.1±7.5)分。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症状。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真菌性PJI是一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确诊困难、治疗期漫长的疾病,但二期翻修手术可以作为膝关节真菌性PJI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根治率高,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改善佳,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吴凌霄 于洋 谭俊 江旭 许建中关键词:真菌 再手术 膝关节 吉西他滨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抗癌药物吉西他滨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和不同药物处理时间对SHG-44细胞增殖的影响;Hochest33258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技术检测吉西他滨对SHG-44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利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8/Caspase-9/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检测了吉西他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随着吉西他滨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抑制率也随之增高(P=0.003);吉西他滨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核发生固缩,并有凋亡小体出现;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0.1、1.0、10.0 μmol/L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4±3.9)%、(34.6±4.2)%、(74.9±4.6)%;抑制Caspase-8和Caspase-3,可以明显抑制吉西他滨引起的细胞活性下降。结论吉西他滨可以抑制细胞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增殖,并诱导SHG-44细胞内源性Caspase-8和Caspase-3介导的凋亡。 赵培超 张智峰 刘献志 安吉洋 于洋关键词:吉西他滨 胶质瘤 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假体周围组织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诊断效率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髋或膝关节翻修术3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诊断为PJI的病例设为感染组共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59.14±14.55)岁(范围:28~84岁);膝关节17例,髋关节4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3.7±2.8)kg/m^(2)(范围:17.7~29.4 kg/m^(2))。诊断为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共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为(53.08±10.05)岁(范围:39~70岁);膝关节4例,髋关节8例;BMI为(25.2±2.9)kg/m^(2)(范围:18.3~31.2 kg/m^(2))。收集所有病例关节液和组织微生物培养的结果,收集所有病例mNGS检测假体周围组织的结果。比较微生物培养和mNGS检测对膝或髋关节PJ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总结和比较两种技术检出致病菌的种类,比较取样前2周内抗生素的使用对两种技术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感染组21例中mNGS共检出13例阳性,微生物培养共检出6例阳性。对照组12例中mNGS仅检出1例阳性,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在PJI的诊断中,mNGS敏感性(61.9%)与微生物培养(28.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mNGS特异性(91.7%)与微生物培养(1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在2周内有抗生素暴露的PJI病例中,mNGS阳性率(53.8%)明显高于微生物培养(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4);而在2周内无抗生素暴露的PJI病例中,mNGS阳性率(66.7%)与微生物培养(4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34)。在致病菌检出上,mNGS共检出9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奥斯陆莫拉菌、痤疮丙酸杆菌、毗邻颗粒链菌、表皮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里昂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和2种真菌(烟曲霉菌、近平滑念珠菌);微生物培养共检出3种细菌(金黄色葡 于洋 张少坤 陆世涛 谭俊 李宇 许建中关键词:宏基因组学 术前血清学指标对脑胶质瘤分级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状态具有预测意义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学指标对弥漫性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级别的预测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58例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WHOⅡ~Ⅳ级胶质瘤患者,获取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前血清学指标并检测IDH突变。t检验和Logistic回归用于挖掘独立相关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估血清学指标对WHO级别和IDH突变的预测意义。结果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IDH野生组PDW(P<0.05)、MPV(P<0.001)高于IDH突变组,IDH野生组AGR(P<0.001)低于IDH突变组。WHOⅣ级组的PDW(P<0.05)、MPV(P<0.001)、NLR(P<0.05)、PLR(P<0.05)和SII(P<0.05)高于WHOⅡ~Ⅲ级组,WHO IV级组的AGR(P<0.001)低于WHOⅡ~Ⅲ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MPV(P<0.001)和AGR(P<0.001)是IDH突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较高的年龄(P<0.001)、MPV(P<0.001)和PLR(P<0.05)以及较低的AGR(P<0.001)预示着较高的WHO级别。通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PV、AGR和年龄联合应用对IDH突变有最好的预测效果,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对于WHO级别,MPV、PLR、AGR和年龄的联合预测更为有效和准确,AUC为0.774。结论术前血清学指标联合患者年龄可有效预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IDH突变和WHO级别。 毛冲冲 张庆浩 于洋 邱锴 冯亚文 刘献志关键词:胶质瘤 血清学指标 异柠檬酸脱氢酶 世界卫生组织 高频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上、下肢辅以高频rPMS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同期给予假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步行能力分级(FAC)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并检测2组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波幅及潜伏期。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MBI评分、FAC分级、MEP波幅及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30.94±0.85)分和(23.71±0.90)分]、MBI评分[(63.84±1.27)分]、FAC分级、MEP波幅及潜伏期[分别为(1.74±0.51)mV和(21.55±0.53)m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介入rPMS干预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PMS调控大脑皮质兴奋性有关。 于洋 张新勋 李庆福关键词:脑出血 偏瘫 假体周围感染102例病原菌分布、耐药及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假体周围感染一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目前对其感染病原菌的特征研究不够充分,需要更多研究以助于临床诊疗。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比较不同病原菌培养结果病例之间的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102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资料,统计病原菌培养结果、耐药情况等诊疗信息,以病原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及培养阴性4组,比较4组在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102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66例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共检出7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比57.8%,以表皮葡萄球菌(21.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5.5%)最常见;革兰阴性菌占比29.6%,以大肠埃希菌(12.7%)最常见;真菌占比12.7%,以近平滑念珠菌(5.6%)最常见。②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及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未发现耐药真菌。③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部位、感染类型、窦道、手术方式选择及感染控制率方面,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期感染中,培养阴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血沉及白细胞计数低于革兰阴性菌组(P<0.05);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高于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组(P<0.05)。④结果提示引起假体周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然是革兰阳性菌,其中葡萄球菌占比最多,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增多值得重视;多种病原菌对一些常规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率,应根据药敏结果及疗效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江旭 曹福洋 熊翱 杨猛 谭俊 于洋 张少坤 许建中关键词:假体周围感染 病原菌 耐药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炎性指标 进展期胃癌行SOX方案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行S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8例应用SO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SOX方案新辅助化疗3周期后接受胃癌根治术,围术期进行共6周期SOX方案化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完成3周期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后接受胃癌根治术,R0切除率97.9%(47/48)。术后肿瘤退缩分级(TRG):0级7例,1级5例,2级24例,3级12例。术前影像学评价CR2例(4.2%),PR30例(62.5%),SD14例(29.2%),PD2例(4.2%),有效率为66.7%。新辅助化疗期间共19例出现化疗不良事件,其中1、2级18例,4级1例。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共38例出现化疗不良事件,其中1、2级30例,3、4级8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共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或自行好转,无术后30d内死亡病例。肠型胃癌患者对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响应性高于非肠型胃癌患者(χ^2=4.769,P=0.029)。硬癌患者共4例,TRG2级2例,TRG3级2例。随访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中,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4.1个月。48例患者3a总生存率为47.3%,3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45.3%。19例复发患者中,腹腔局部转移4例,远处转移15例。随访期内发现1例患者死于脑梗。结论 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获得较高的R0手术切除率,肠型患者较非肠型患者表现出更高的化疗响应性。 于洋 刘琪 姜建武 米吾楠 殷向阳 符洋 张谢夫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胃癌 奥沙利铂 关节镜下三种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腘绳肌腱(HTG)、韧带先进加强系统(LARS)人工韧带及混合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下PCL重建手术的59例患者资料。根据移植物不同分为3组:HTG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37.8±12.6)岁;采用自体HTG重建PCL。LARS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4.3±9.1)岁;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混合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3.2±8.3)岁;采用自体HTG与LARS人工韧带编织的混合韧带重建PCL。比较3组患者术后1年、2年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双侧膝关节松弛度差异等。结果: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年,混合组患者IKDC评分[(90.0±6.5)分]显著高于HTG组[(78.1±5.7)分]与LARS组患者[(84.1±7.3)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88.9±5.5)分]与双侧膝关节松弛度差异[(2.8±1.7)mm]显著优于HTG组患者[(81.8±4.6)分、(4.7±2.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年,混合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3.0±4.5)分,IKDC评分为(92.5±5.7)分,双侧膝关节松弛度差异为(2.3±1.8)mm,均显著优于HTG组[(88.5±5.5)分、(82.7±5.7)分、(4.2±2.5)mm]和LARS组患者[(89.0±5.2)分、(86.5±7.3)分、(3.8±2.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术后1年、2年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双侧膝关节松弛度差异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关节镜下HTG、LARS人工韧带及混合韧带重建PCL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后者的疗效优于前二者。 吴凌霄 乔志 于洋 谭俊 许建中关键词:后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LARS人工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