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纪念宇宙线发现100周年被引量:4
- 2012年
- 今年是宇宙线发现100周年。本文回顾了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历程,重点考察了我国早期留学物理学者的前沿工作、云南高山站的建立、宇宙线研究所的拟议和停办、高山乳胶室的发展,并简要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超高能现象研究和天体物理研究。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的曲折历程是我国基础科学发展的缩影,科学知识扩展的需要是科学仪器和科学机构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 刘晓
- 关键词:宇宙线乳胶室
- 科学的传统与创新——何泽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 2014年
- 本文从几个不同方面回顾了何泽慧先生的学术成长经历。她继承了蔡元培等老一辈学者科学救国的理念,接受了前沿的科学教育和训练,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做出创新工作,并参与创建我国核科学事业,汇聚和培养了大批人才。科学的创新离不开优良的传统,我们纪念何泽慧先生百年诞辰,既缅怀她的创新成就和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也要发扬她的科学精神和传统。
- 刘晓
- 关键词:核物理
- 其行如玉 其道大光--王大珩与英国光学被引量:1
- 2015年
- 王大珩是中国著名光学家和战略科学家。1938—1948年间在英国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奠定了他从事光学事业的基础。他曾师从马丁、特纳等光学技术名师,后进入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积累了实际的生产经验。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查找档案、专利文献,追寻王大珩的这段关键历史足迹,展现了他的工作成果,尤其是他所接触到的英国光学科技和工业状况,对理解王大珩的学术成长及中英科技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 刘晓胡晓菁
- 关键词:应用光学光学玻璃
- 何泽慧先生和她的科学救国之梦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通过回顾何泽慧先生的科学生涯,展示了她的"科学救国"思想的来源,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工作及其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科学作为"救国"的工具,是特定时代下的现象,且容易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而当科学研究回归本身,往往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作用。
- 刘晓
- 关键词:科学救国
-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史学实践——评夏平与沙弗尔的《利维坦与空气泵——霍布斯、波义耳与实验活动》被引量:1
- 2004年
- 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这两大学科有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默顿为代表的传统科学社会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主张对科学体制进行社会学考察.科学史中则产生了旷日持久的思想史与社会史之争,主流观点认为思想史是主体,社会史是补充.两大学科的共同特点是,都把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看作是一种弱影响,只分析社会如何为科学提供动力,没有对社会如何影响科学知识本身做出评价.而且,在已有的框架下,科学知识与科学体制、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 刘晓
-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史学实践义耳霍布斯利维坦
- 李石曾与北平研究院
- 北平研究院与中央研究院的建立,是我国近代科学体制化基本确立的重要标志。而李石曾是推动两院建立并亲自主持北平研究院工作的重要人物,他对北平研究院的影响更是深入和全面的。当前关于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研究中,人们言必称蔡元培与中央...
- 刘晓
- 关键词:李石曾
- 李石曾与北平研究院的创立
- 2010年
- 20世纪20年代末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先后建立,是我国科学建制化进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李石曾是推动两院建立并亲自主持北平研究院工作的重要人物,他对北平研究院的影响是深入和全面的。李石曾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及其在学界和社会上的声望,为北平研究院争取到名份、院址、经费、人才等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力图按照自己的理念对这一国立研究院进行设计。本文考察了李石曾的科研经历、思想信仰,以及建院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作为异于中央研究院的一个案例,北平研究院的建立过程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我国学术体制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 刘晓
- 关键词:李石曾
- 李石曾与近代学术界留法派的形成被引量:2
- 2007年
- 20世纪初年,痛感于满清政权的衰败及列强的侵略,李石曾和一批志同道合之士留学法国,由此揭开了一系列留法教育运动的序幕。李石曾引进法国先进科技与文化,改良中国社会的留学理念贯穿整个运动,他从创办巴黎豆腐公司培训赴法华工开始,先后发起留法俭学运动和勤工俭学运动,又创建中法大学,几经曲折,数十年内培养了大量留法人才,逐步在民国学术界形成了以他为首的留法派,为后来模仿法国制度实施教育改革和建立以留法学者为主体的国立北平研究院打下了基础。留法教育运动的成就,以及后来暴露出来的若干弊端,又都与李石曾的家庭出身、社会经历、政治信仰,乃至个人性格有着一定的关系。李石曾及其领导的留法派在1920年代后期成为我国教育、学术界一支堪与留英美派相比肩的重要力量,不仅促进了中法两国间的科技、教育与文化交流,也奠定了民国时期学术界的基本派系格局。
- 刘晓
- 关键词:李石曾勤工俭学
- 世界社与辛亥革命
- 2011年
- 世界社是20世纪初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和蔡元培在巴黎成立的无政府主义组织,以工商业为经济基础,通过出版报纸和杂志推动社会变革,同时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世界社传播启蒙思想,并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将推崇科学教育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给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重要支持,奠定了吴、张、李、蔡在国民党内"四老"的政治地位。
- 刘晓李斌
-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李石曾
- 李石曾的桃花源 1918—1937年北京西山的乡村教育和建设试验被引量:1
- 2009年
- 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初我国曾一度兴起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的热湖,其中李石曾在北京西山一带的社会试验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它几乎包含了后来乡村建设运动的所有主要内容,并与晏阳初、梁漱溟等代表性人物的乡村工作存在密切联系。李石曾的西山社会事业,是他将中国传统儒家和清末维新派人士的"大同世界"理想,与西方乌托邦思想、无政府主义"互助"学说相结合的产物。西山事业既包含李石曾模仿法国教育的试验,也是实践其无政府主义社会理想的舞台。
- 刘晓
- 关键词:李石曾乌托邦乡村教育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