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 作品数:51 被引量:24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IGFs/IGFBPs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生长障碍
- 1998年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代谢紊乱是肾病综合征(NS)患儿生长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IGFBPs的异常分布,促使血清IGFs随150KD大分子复合物向易于从肾小球滤过的40~50KD小分子复合物迁移,从而进一步加重血清IGFs、IGFBPs的紊乱,加剧NS患儿生长障碍的发生。
- 刘建华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胰岛素样儿童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肾病大鼠生长障碍的关系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肾病本身和糖皮质激素作为各自独立因素对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的影响,阐明血清IGF-1代谢紊乱与肾病综合征(NS)大鼠生长障碍的关系。方法24只周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食物对照、阿霉素肾病和地塞米松治疗的阿霉素肾病4组。血清IGF-1浓度和肝脏IGF-1mRNA表达分别采用放射兔疫(RI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果1.食物对照和肾病组大鼠较正常组血清IGF-1明显减低,肝脏IGF-1mRNA表达明显增高,但两组间差异显著性学意义。2.激素治疗组大鼠较肾病组血清IGF-1及肝脏IGF-1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3.血清IGF-1浓度与大鼠鼻-尾长度和体重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生长障碍归因于继发性营养不良所致的血清IGF-1浓度减低,糖皮质激素治疗则通过进一步减低血清IGF-1浓度使生长障碍加剧。
- 易著文刘建华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营养、肾病和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肾脏IGF-1和IGFBPs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肾病本身和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肾脏IGF 1和IGFBPsmRNA表达的影响 ,阐明靶器官IGF 1和IGFBPs分泌紊乱与肾病综合征大鼠生长障碍的关系。方法 2 4只周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组、食物对照组、阿霉素 (5mg/kg)肾病组 (肾病组 )和地塞米松 [1 8mg/ (kg·d) ]治疗的阿霉素肾病组 (激素治疗组 )。血清GH和IGF 1浓度测定用放射免疫法 ,肾脏IGF 1和IGFBPsmRNA表达采用RT PCR法检测。肾脏GHR和IGF 1R检测采用放射性受体测定法 (RRA)。结果 (1)四组大鼠实验末时的鼻 尾长度及体重的增长按正常组、食物对照组、肾病组和激素治疗组依次减慢。 (2 )食物对照组大鼠血清GH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 ,肾病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激素治疗组较肾病组显著下降。食物对照组和肾病组大鼠血清IGF 1较正常组明显下降 ,激素治疗组较肾病组进一步降低。 (3)食物对照组大鼠肾脏IGF 1AmRNA表达 (0 5 6 0± 0 0 35 )高于正常组 (0 2 18± 0 0 2 2 ) ,肾病组 (0 376± 0 0 2 7)也增高但却低于食物对照组 ,激素治疗组 (0 188±0 0 2 3)较肾病组明显降低。食物对照组大鼠肾脏IGFBP 2mRNA表达 (0 478± 0 0 19)与正常组(0 438± 0 0 38)差异无显著意义 ,肾病组 (0 316± 0 0 32 )
- 易著文刘建华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类
-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首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例:A组(芬太尼30μg/kg),B组(芬太尼60μg/kg),C组(芬太尼100μg/kg),分别于术前(T1)、心肺转流术(CPB)转流前(T2)、开放主动脉后30min(T3)、开放主动脉后2h(T4)及术后24h(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血糖(glucose)、血浆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并记录3组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3组患者的血糖、血浆ACTH.ATⅡ和皮质醇在T2时无变化,在T3,T4和T5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T1(P〈0.01或P〈0.05)。转流后同一时间点3组患者各指标以A组最高,C组最低,且B组和C组在T3和T4时间点血糖、血浆ACTH,ATⅡ和皮质醇均明显低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差别,C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明显比A组和B组延长(P〈0.05)。结论:芬太尼(30~100μg/kg)能完全抑制气管插管,CPB转流前手术操作所致的应激反应。芬太尼对CPB促发的应激反应有平抑作用。但当芬太尼达一定剂量后这种作用并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反使患者拔管时间和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因此,60μg/k可认为是比较理想的剂量。
- 刘建华沈金美李李常业恬
- 关键词:芬太尼心肺转流术应激反应
- A型肉毒毒素与类固醇激素治疗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 <正>目的:骶髂关节是腰背痛和下肢牵涉痛的来源之一。类固醇激素注射已用于治疗骶髂关节疼痛,但这往往需要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已被证明能够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功能。本研究主要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与类固醇激素注射在缓解骶髂...
- 刘福平刘建华
- 文献传递
- 体外循环期间不同氧分压对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及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不同氧分压对体外循环诱发的炎性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低氧分压组(n=10)和高氧分压组(n=10)。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两组分别控制氧分压大约在140mmHg和400mmHg。分别于术前(T1)、开主动脉30min(T2),开主动脉后2h(T3)、开主动脉4h(T4)、术后24h(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下列各项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与术前(T1)比较,两组TNF-α、IL-6、IL-10、LPO、CK-MB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低氧分压组T2 ̄T5TNF-α、IL-6、LPO浓度和T2-T4CK-MB活性显著低于高氧分压组(P<0.05),T2 ̄T5IL-10显著高于高氧分压组(P<0.05)。结论与高氧分压相比,CPB期间低氧分压能有效抑制CPB诱发的炎性细胞因子反应和心肌损伤。
- 刘建华沈金美李李常业恬
- 关键词:氧分压心肺转流术炎症介导素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冠心病家族史儿童血浆脂类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测有冠心病 (CHD)家族史儿童的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 (Ano)水平。方法 :对 83例有 CHD家族史的儿童检测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 - C)、 Apo A 、 Apo B10 0、 Apo E及脂蛋白 (a) [L p (a) ]浓度 ,以无 CHD家族史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有 CHD家族史的儿童血 TG、TC、L DL- C、Apo B10 0、L p(a)的浓度明显增高 ,HDL- C、ApoA 、 Apo E水平降低 (P均 <0 .0 1) ;但男、女血脂水平差异不显著 (P>0 .0 5 ) ;有早发 CHD家族史的儿童与无早发 CHD家族史儿童及对照组比较 ,血 TG、TC、L DL- C、Apo B10 0、L p (a)浓度增高 ,HDL- C、Apo E、Apo A 水平下降 (P均 <0 .0 1)。以本研究指标检测结果判别其父母是否有 CHD,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有早发 CHD家族史者阳性率更高。结论 :结果提示有 CHD家族史儿童血脂水平可预测成年后发生
- 向伟赵水平陈炽符生苗熊正东郭德兴王福利王海枫周宏年吴小川刘建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脂质儿童
- 艾司洛尔对老年人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刘建华郑洪吕志平
- 关键词:麻醉气管内血液动力学艾司洛尔
- 芬太尼对瓣膜置换围术期患者细胞因子和丙二醛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丙二醛的影响。方法:择期 行首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芬太尼总量30μg/kg),B组(芬太尼总量60μg/kg),C 组(芬太尼总量100μg/kg),分别于术前(T1)、CPB转流前(T2)、开主动脉后30min(T3)、开主动脉后2h(T4)及术 后24h(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10(IL 10),血浆 丙二醛(MDA)浓度,并记录3组患者在ICU的滞留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术前(T1)比较,3组TNF α,IL 6,IL 10,MDA在体外循环后明显升高(P<0.01),B,C组TNF α,IL 6,MDA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IL 10 在T4,T5时明显高于A组(P<0.05),但B,C组比较无显著差别,C组患者ICU滞留和术后拔管时间明显比A组 和B组延长(P<0.05)。结论:CPB可促发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释放,较大剂量芬太尼可抑制心脏 手术所致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轻再灌注损伤,但达一定剂量后这种效应并不存在剂量 依赖性,且延长患者在ICU的滞留时间。
- 刘建华沈金美李李常业恬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炎症介质丙二醛芬太尼
- 小儿肾病综合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在不同激素效应和病理改变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患儿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别检测 10 7例健康儿童和42例NS患儿的ACE基因 ,并同时用紫外法分别测定血清ACE的活性。结果 (1)NS患儿激素部分效应及无效应组的DD型基因频率为 6 0 % ,与激素完全效应组 (5 %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2 )肾活检 15例中局灶节段性硬化 (FSGS)的病理改变者 6例 ,其中ID基因型 1例 ,DD基因型 5例 ,无II基因型 ;non FSGS病理改变者 9例 ,其中II基因 5例 ,ID基因 3例 ,DD基因 1例。两组各基因型分布比较显示 :FSGS组以DD型为主 (与non FSGS组比较P =0 .0 0 19) ,non FSGS组以II型为主 (与FSGS组比较P =0 .0 419)。 (3)正常儿童ACE的活性为 (2 5± 17)U/L ,NS患儿血清ACE的活性为 (2 8± 18)U/L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t=1.0 7,P >0 .0 5 ) ;但每组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清ACE活性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正常组F =2 9.0 1,NS组F =6 5 .5 6 ;P均 <0 .0 1)。 (4)激素完全效应者的血清ACE活性为 (13± 3)U/L ,激素无效应及部分效应者血清ACE活性为 (18± 4)U/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0 9,P <0 .0 1)。 (5 )FSGS患儿血清的ACE活性为 (38± 10 )
- 党西强易著文何小解吴小川刘建华何庆南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