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涯
作品数:
1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朱建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沈献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紫逸
南京中医药大学
马海鹰
南京中医药大学
武巧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导管
1篇
心肌
1篇
心肌梗死
1篇
通气
1篇
疗效
1篇
疗效比较
1篇
面罩
1篇
机械通气
1篇
急性心肌梗死
1篇
梗死
1篇
鼻导管
1篇
KILLIP...
机构
1篇
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1篇
武巧元
1篇
马海鹰
1篇
王紫逸
1篇
刘俊涯
1篇
沈献芳
1篇
朱建军
传媒
1篇
中华急诊医学...
年份
1篇
2008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鼻导管、面罩或机械通气供氧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2008年
急性心肌梗死常并发泵衰竭,Killip分级Ⅱ级以上者往往因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产生呼吸和循环障碍,低氧血症是其突出的表现。纠正致命性缺氧是抢救成功的先决条件。合理的氧疗能增加体内可利用氧,减少呼吸做功,提高动脉血氧张力,有助于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但如何氧疗才能做到最合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心梗患者(尤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常规吸氧往往不能改善其顽固性低氧血症;机械通气供氧已经被证实是治疗严重缺氧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患者的耐受性差和对血流动力学可能的不利影响限制了其广泛使用。现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常州中医院收治的55例AMI患者分别给予鼻导管、面罩或机械通气三种不同的氧疗方式,患者在生命体征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马海鹰
武巧元
王紫逸
刘俊涯
朱建军
沈献芳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机械通气
鼻导管
疗效比较
面罩
KILLIP分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