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蓉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藏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油藏开发
  • 1篇油藏类型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油气田开发
  • 1篇油田
  • 1篇剩余油
  • 1篇石化
  • 1篇气田
  • 1篇气田开发
  • 1篇中石化
  • 1篇挖潜
  • 1篇挖潜方向
  • 1篇稳产
  • 1篇开发方式
  • 1篇储采比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何蓉霞
  • 1篇魏海峰
  • 1篇郭分乔
  • 1篇黄学斌
  • 1篇姜振强

传媒

  • 3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井可采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2012年
依据单井可采储量可进行油田年度新钻井增加可采储量计算,是实现可采储量精细化管理和年度投资效益客观评价的基础。因此,有必要研究单井可采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建立年度新钻单井可采储量评价方法提供依据。单井可采储量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应用综合分类法可将单井可采储量的影响因素归为5类:油藏类型、开发方式、开发新老区域和井型、初始产量和初始含水率。理论推导出的单井可采储量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初始产量和初始含水率这2个开发指标上,单井可采储量随初始产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在初始产量较低时,增大速度较快,在初始产量较高时,增大速度变缓;单井可采储量随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在含水率小于60%条件下,减小速度较快;在含水率高于60%条件下,减小速度变缓。
魏海峰黄学斌郭分乔何蓉霞姜振强
关键词:油藏类型开发方式
加强机理研究 指明挖潜方向被引量:2
2003年
剩余油形成微观机理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对于增储挖潜特别的重要.国内外在这方面曾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为揭示其奥秘提供了依据.
何蓉霞
关键词:油藏开发剩余油低渗透油藏
浅谈中石化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展与攻关重点
2002年
基本情况 我国石油工业改制重组后,中石化股份公司所管辖的油气田,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几个老油区.这些油田截止2001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95563万吨;原油生产能力为3708万吨/年,2001年实际产油3791万吨.从总的开发情况看,目前,老油田已经整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开发阶段,多数油田已经历了注采完善调整、整体加密调整、局部挖潜调整等阶段,进入了整体精细挖潜阶段.
何蓉霞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
储量替代率和储采比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1
2009年
研究储量替代率和储采比对石油工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合理确定储采比,既能保证原油产量正常增加,又能促进对油气勘探进行合理的投资。本文根据对国内外储量替代率和储采比研究现状对比、归纳,总结了目前储采比研究的主要认识和观点。目前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着对油田在保持目前产量规模下的稳产时间、储采比稳产临界值的确定、油田储采比的大小与油田稳产期结束后产量递减速度快慢的关系等内容展开,并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何蓉霞
关键词:储采比油田稳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