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海峰

作品数:4 被引量:9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藏
  • 1篇递减率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油藏类型
  • 1篇致密油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平井
  • 1篇特高含水
  • 1篇特高含水期
  • 1篇平井
  • 1篇自然递减
  • 1篇自然递减率
  • 1篇开发方式
  • 1篇可采储量
  • 1篇可采储量标定
  • 1篇含水
  • 1篇含水期
  • 1篇反向传播算法
  • 1篇高含水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魏海峰
  • 1篇田晓东
  • 1篇袁向春
  • 1篇何蓉霞
  • 1篇凡哲元
  • 1篇郭分乔
  • 1篇黄学斌
  • 1篇朱宝君
  • 1篇姜振强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国内外原油可采储量评估的差异分析及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国内原油可采储量标定与SEC储量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的状况,分析了导致储量评估结果差异大的主要原因,诸如,评估单元、评估方法、参数取值不同等;同时,就国内原油可采储量标定与SEC储量评估合理接轨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意见,对于解决评估结果差异、实现可采储量客观评价、满足油田开发决策和上市披露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魏海峰
关键词:可采储量标定
预测特高含水期自然递减率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5
2008年
目前,很多油田都已进入了特高含水期,此阶段的自然递减率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很难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表达其变化规律,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在分析了遗传算法和基本反向传播算法各自的优势和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前向网络反向传播算法收敛速度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缺点,将有全局寻优特性的遗传算法与反向传播算法有效地结合,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前向网络学习算法,即GA-BP算法。此方法在特高含水期油田自然递减率预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比基本BP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预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递减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特高含水期自然递减率是有效的、可行的。
田晓东魏海峰朱宝君
关键词:自然递减率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算法
单井可采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2012年
依据单井可采储量可进行油田年度新钻井增加可采储量计算,是实现可采储量精细化管理和年度投资效益客观评价的基础。因此,有必要研究单井可采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建立年度新钻单井可采储量评价方法提供依据。单井可采储量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应用综合分类法可将单井可采储量的影响因素归为5类:油藏类型、开发方式、开发新老区域和井型、初始产量和初始含水率。理论推导出的单井可采储量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初始产量和初始含水率这2个开发指标上,单井可采储量随初始产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在初始产量较低时,增大速度较快,在初始产量较高时,增大速度变缓;单井可采储量随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在含水率小于60%条件下,减小速度较快;在含水率高于60%条件下,减小速度变缓。
魏海峰黄学斌郭分乔何蓉霞姜振强
关键词:油藏类型开发方式
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8
2013年
从中外不同类型的致密油藏的定义和标准中总结出其特点,统计分析了国外致密油的资源量及分布状况。选取开发规模较大或开发技术成熟的致密油区为研究对象,从地质特征、开发历程及现状、技术发展状况、开发成本、开发效果及规律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升并总结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主要开发技术及其政策、单井初期产油量、递减率和成本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了中国石化致密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得到以下认识:地质认识是致密油藏有效开发的基础,开发配套技术是致密油藏有效开发的保障,开发基础研究是致密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低成本战略是致密油藏有效开发的核心。
魏海峰凡哲元袁向春
关键词:致密油藏水平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