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智荣
- 作品数:4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谈“鸟”字被引量:1
- 1999年
- 小说《水浒传》中李逵有一句口头禅──“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李逵、鲁智深、武松诸人也常说出“鸟人”、“鸟男女”之类的词语。这些粗话对于凸现这些人物粗鲁、莽撞、狂放不羁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也保留了一些这样的词语,可是各人物...
- 于智荣
- 关键词:雄性动物男性生殖器行货敦煌变文通假字《汉语大字典》
- 是“范睢(suī)”还是“范雎(jū)”
- 2008年
- 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史学版发表了黄朴民先生的史学评论《白起范睢生死劫》,文章讲述的是战国时,秦国应侯“范睢(雎)”由于武安君白起于长平一役,歼灭赵国主力40余万后,生怕白起乘胜一举拿下赵国而居三公之位,位势高过自己,遂在苏代的挑唆下,因为一己之私利,向秦昭王进谗言,破坏伐赵及东扩大业,并最终害死白起的事。文章立论深刻,说理透彻,文字也很优美。只是不知何故,
- 程国煜于智荣
- 关键词:《光明日报》史学评论白起赵国战国
- 《史记》“勿听治”别解
- 2001年
- 《史记》《汉书》所载帝王诏书中有对××犯罪“勿听治”的说法,《汉语大词典》及专书辞典对其中的“听治”或解为“断狱治事”,或解为“治理、处理”。本文认为此“勿听治”为“不准治罪”,“听”为“准许”之义,并作了详尽阐释。
- 于智荣
- 关键词:准许
- 释《鸿门宴》中的“从”和“敢”被引量:3
- 2005年
- 于智荣
- 关键词:《鸿门宴》
- 《辞源》通假字术语使用混乱情况例析
- 2010年
- 《辞源》(修订本)是当时影响最大,时人阅读古代典籍无可替代的权威工具书。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它还存在着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通假字解释方面就存在着以通假字术语说解异体字、同源字、古今字和本借字互倒等缺欠。
- 于智荣
- 关键词:辞源通假字同源字古今字
- 上古典籍中表“率领”诸义的“以”字不是介词被引量:7
- 2002年
- 上古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表“率领”“携带”义的“以”字 ,以往都释为介词。这种“以”字表示明显而强烈的动作 ,与动词具有相同的位置的分布、古籍中与动词异文、训诂学家以动词相释、后世为其他动词所取代 ,以及“以”字古字形所示本义 ,都证明了它的动词性质。
- 于智荣
- 关键词:词性
- “叠韵”诸说质疑
- 2001年
- 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在“叠韵”问题上,或主两个音节韵母相同说,或主两个音节的母相同相近说,或主两个音节“韵”相同说。作者以适量例证,辨析了各种主张同语言事实的矛盾,论证了“叠韵”乃两个音节为同一韵部的观点。
- 于智荣闫淑凤
- 关键词:古代汉语叠韵韵母韵部
- 王力《古代汉语》通假字注释疏误例析
- 2006年
- 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最新版经过修订,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其在通假字注释方面仍有将同源字、同义词、异体字等现象误作通假字及本借字互误的情况,还有通假字未予注释的疏漏,需进一步匡补。
- 于智荣佟冰
- 关键词:《古代汉语》通假字同源字借字
- 《辞源》通假字注释例商
- 2008年
- 《辞源》(修订本)是今人阅读古代典籍无可替代的权威工具书,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它在收词、释义、书证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在通假字解释方面存在着本借字互倒和以通假字术语说解同义词、古今字、假借字以及解说自相矛盾等情况,有进一步补正之必要。
- 于智荣
- 关键词:《辞源》通假字古今字假借字
- 也谈“不听”作“不允许”解的始见年代及书证
- 2003年
- 考之于古籍"不听""不许"互为异文、古训家以"许"训"听"、"听""许"同义连文诸语言事实,无一不在说明,"不听"用为"不允许"义最迟产生于汉初。而谢质彬先生《"不听"作"不允许"解的始见年代及书证》关于"不听"作"不允许"解年代的判定标准、论证过程及相应结论都是有欠妥帖的。且谢文所提判定"不听"意义的语义标准和语法标准也是相矛盾的。
- 于智荣李晓琳
- 关键词:不听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