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纲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肉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 dr - 1 m RNA 与p - 糖蛋白(p - gp) 在骨肉瘤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40 例骨肉瘤及10 例正常骨组织冰冻切片,以地高辛标记m dr - 1 寡核苷酸探针及p - gp 单克隆抗体C219 分别进行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 并对有关临床及病理指标综合分析。结果 骨肉瘤组m dr - 1 m RNA 和p - gp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 和80 % ,正常骨组织相应值为10 % 和0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 。此外,m dr - 1 m RNA 及p - gp 在骨肉瘤转移组、肿瘤较大、外科分期和病理分级较高的病例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组、肿瘤较小、外科分期和病理分级较低的病例组( P< 0-05) 。而且,m dr - 1 m RNA 及p - gp 的表达在骨肉瘤标本中呈正相关( rs = 0-738 , P< 0-05) 。结论 人骨肉瘤恶性度高、对化疗不敏感、易转移与组织中存在m dr - 1 m RNA 及p - gp 有关, 两者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的病理分级和外科分期及转移呈正比, 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相结合是有效、简便地检测m dr - 1
- 黄纲李佛保韩士英沈靖南王晋
- 关键词:骨肉瘤P-糖蛋白多药耐药性MDR-1
- 局部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治疗儿童骨的孤立性嗜酸性肉芽肿(附9例报告)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评价用局部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治疗儿童骨的孤立性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9例经病理确诊的单发性骨的嗜酸性肉芽肿 ,在透视导向下局部注药 2~ 4次。结果 :全部病例经一次注药后 ,1周内肿块和疼痛消除 ,治疗 6~ 2 0月骨破坏修复如常 ,平均治愈期 15个月 ,随访 1年~ 4年 5月 (平均 3年 1月 )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本疗法治疗儿童骨的孤立性嗜酸性肉芽肿具有疗效好、无并发症、简便、费用低的特点。
- 杨忠汉黄纲廖威明黄兆民
-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介入放射学激素
- 骨肉瘤保留肢体治疗术后复发及转移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骨肉瘤保肢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前、后化疗的关系以及肿瘤多药耐药基因 (mdr)表达产物P糖蛋白 (P 170 )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统计近 7年 47例骨肉瘤保肢术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并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中P 170糖蛋白。结果 :术前化疗的患者复发及转移率为 45 % ,未化疗为 10 0 % (P <0 0 5 )。术后化疗的患者复发及转移率 (40 5 4% )低于未化疗组 (10 0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期为ⅡB、ⅡA 及ⅠB 期的患者其复发及转移率分别为 6 0 5 2 % ,33 33%及 0 ,统计学上有差异 (P <0 0 5 ) ,以ⅡB期者最高。P 170糖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复发及转移率 (6 0 5 3% )高于阴性表达组(2 2 2 2 % ) ,(P <0 0 5 )。大肿瘤组与小肿瘤之间以及不同保肢术式之间患者的复发及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肿瘤临床分期、术前、后化疗及P 170糖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骨肉瘤保肢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 ,而肿瘤大小及保肢术式与复发及转移无关。人工关节置换是保肢术中较理想的方法。术前高选择性肿瘤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及术中广泛切除是减少局部复发的关键。P
- 黄纲李佛保韩士英廖威明沈靖南
- 关键词:骨肉瘤P-糖蛋白肿瘤转移
- 骨肉瘤保留肢体治疗术后生存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探讨骨肉瘤保肢治疗中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前、术后化疗以及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P糖蛋白(P-170)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近7年47例骨肉瘤保肢术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并用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回顾性检测肿瘤标本中P-170糖蛋白。结果:临床分期为ⅡB期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是974%,760%,463%,389%和340%;ⅡA期患者相应的生存率为100%,800%,800%,800%和800%;ⅠB期患者相应的生存率皆为100%;各临床分期间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1)。术前有化疗的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是975%,845%,674%,571%和530%;术前无化疗的患者相应的生存率分别为857%,429%和0%;两组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有化疗的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是971%,942%,727%,616%和572%;术后无化疗的患者相应的生存率分别是90%,20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糖蛋白阳性组1~5年生存率分别是974%,733%,471%,359%和307%;P-糖蛋白阴性组的相应值皆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在不同保肢术式中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5年生存率最高,分别是967%,930%,700%,631%和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保肢术式、术前。
- 黄纲李佛保韩士英廖威明沈靖南
- 关键词:骨肉瘤糖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外科手术保肢手术
-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肩关节功能的重建被引量:6
- 1999年
-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肩关节功能的重建韩士英,沈靖南,廖威明,杨忠汉,黄纲肱骨近端低度恶性肿瘤及一些反复复发的类肿瘤样病变行瘤段切除后需重建肩关节以恢复上肢功能。本文介绍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骨水泥预制近端假体,重建肩关节,恢复上肢功能,获得了良好效果...
- 韩士英沈靖南廖威明杨忠汉黄纲
- 关键词:骨肿瘤肱骨近端
- 阿仑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照观察阿仑膦酸盐使用6个月前后疼痛、骨密度、血常规、血生化、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缓解,全身各部位骨密度上升,其中男、女性腰椎总骨密度分别上升3.1%、3.5%,副作用轻微且多在用药初期即可自行缓解。结论阿仑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好、安全。
- 徐栋梁李佛保廖威明万勇黄纲盛璞义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疼痛酸盐副作用耐受性
- 骨肉瘤中抑癌基因p33/ING1 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抑癌基因p33/ING1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40例骨肉瘤标本及其相邻的正常软组织、2例骨肉瘤细胞株(OS732和SaOS2)和1例原代培养的骨膜细胞中ING1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40例骨肉瘤标本中,27例(67.5%)检测到p33/ING1 mRNA较其相邻的正常软组织高表达。p33/ING1 mRNA高表达患者肿瘤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52,P<0.05);而在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2例骨肉瘤细胞株与原代培养的骨膜细胞相比较,1例(OS732)检测到p33/ING1 mRNA的低表达,1例(SaOS2)检测到p33/INC1 mRNA的高表达。结论抑癌基因p33/ING1mRNA的高表达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且与肿瘤转移有关。
- 朱晋军廖威明黄纲李扬万勇丘钜世朱振宇
- 关键词:骨肉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PSC833逆转人骨肉瘤细胞系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PSC833对骨肉瘤耐药细胞系U2OS/DOX和SaOS/DOX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测定PSC833逆转MDR的活性;用流式细胞仪观察PSC833对细胞内Rh123积聚和外排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技术定量检测逆转剂对P-g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PSC833对DOX敏感系U2OS和SaOS无明显作用。PSC833能显著增加DOX对U2OS/DOX和SaOS/DOX的细胞毒性作用,逆转效果明显强于VPL和CSA,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PSC833能减少耐药细胞系内Rh123的外排,增加Rh123的积聚,而对P-gp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PSC833能逆转U2OS/DOX和SaOS/DOX的MDR,其效果明显优于VPL和CSA,逆转机理在于抑制耐药系细胞膜上P-gp的功能,而对P-gp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 沈靖南王晋黄纲梁永钜杨小平王进
-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抗癌药罗丹明123骨肉瘤
- 改良Gamma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行Gamma钉内固定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2 5例的临床资料 ,并与文献报道相对照。结果 手术时间 75~ 15 0min ,术后 3~ 5d患者可坐起 ,进行功能锻炼 ,4周后扶拐行走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13周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Gamma钉内固定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同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辅以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 万勇盛璞义李佛保韩仕英廖威明黄纲
-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内固定术GAMMA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