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影 作品数:34 被引量:132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内科治疗效果观察探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采用内科治疗手段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在采用内科治疗后,75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93.75%,3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基本治愈,有效治愈率达到97.5%,2例患者内科治疗效果差,无效率为2.5%,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同时,内科治疗痛苦小,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高丽影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内科治疗 分时段预约法在门诊无痛胃肠镜预约诊疗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2 2018年 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疾病最常用及最重要的检查手段,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越来越重视,胃肠镜的检查也越来越普及;而麻醉胃肠镜检查因具有明显的舒适性成为病人的首要选择。检查时病人选择的时间多相对集中,加上检查的候诊区域有限,往往出现人群拥挤、环境混乱、病患满意度低,甚至引起医护关系紧张等现象。 郭仙斌 王国伟 高丽影 杨士杰 梁玮关键词:无痛胃肠镜 分时段 预约 胃肠镜检查 诊疗 门诊 日本食管协会分型中AB分型在早期食管鳞癌T分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日本食管协会(JES)分型中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AB分型对早期食管鳞癌T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疑诊的98例早期食管癌资料,所有病变均按JES分型对IPCL进行AB分型,并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外科术后病理进行对比,评估JES分型中AB分型与病理诊断的对应关系。结果98例病变中IPCLB1型72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1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2例,M1期30例,M2期28例,SM2期1例,SM2期以深1例,IPCLB1型诊断M1、M2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38%、41.67%;IPCLB2型16例,其中M1期4例,M2期6例,M3期2例,SM1期3例,SM2期1例,IPCLB2型诊断M3、SMl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88.04%;IPCLB3型10例,其中M1期1例,M2期5例,SM1期1例,SM2期1例,SM2以深2例,IPCLB3型诊断SM2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3.33%、90.53%。结论IPCL的AB分型可一定程度上评估早期食管癌的浸润深度,但其部分亚组在灵敏度或特异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提示该分型单独应用于术前食管黏膜病变浸润深度的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仍需结合碘染色、超声内镜等内镜技术综合评估。 陈晓琼 陈雅华 郑晓玲 邓万银 徐丽霞 陈樑 郭仙斌 高丽影 梁玮关键词:食管肿瘤 内窥镜检查 经内镜治疗大肠癌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急性肠梗阻是大肠癌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为急诊手术行Ⅰ期结肠造瘘,Ⅱ期肠癌根治术并关闭瘘口。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的急诊手术风险极大,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本研究观察经内镜行经肛肠梗阻减压... 何利平 王丽珍 方超英 郑晓玲 张咩仔 高丽影关键词:大肠癌 急诊手术 导管置入术 急性肠梗阻 金属支架置入术 内镜治疗 文献传递 ERCP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作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诊断作用,探讨其发病机制;初步总结内镜治疗原则并评价其在外科术前的效果。方法造影后辨别CCC的分型、与合并其他胰胆管疾病的关系;根据分型,选择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胆道引流等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结果发现CCC 13例,包括Ⅰa型8例,Ⅰc型1例,Ⅲ型1例,Ⅳa型3例;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10例,无合并PBM者3例。伴胆管结石9例(Ⅰa型5例,Ⅲ型1例,Ⅳa型3例),7例内镜下取石成功,取石后置入胆管支架引流4例,行鼻胆管引流2例;Ⅲ型者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2例因胆管狭窄扩张无效或结石过大,未予取石,仅置入胆管支架引流。合并胰管结石1例,取石后置入胰管支架。内镜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CCC与PBM有密切的关联;根据合并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内镜治疗措施,ERCP胆道取石和/或置管引流在外科术前是有效的、必要的。 郑金辉 何利平 方超英 郑晓玲 王丽珍 高丽影关键词:胆总管囊肿 胰腺管 胆总管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45例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手术操作和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同常规肠镜。术中配合术者以氩气刀标志病灶范围后,进行局部黏膜下注射使病灶充分隆起,以圈套器分片电切切除全部病灶,如有出血进行氩气烧灼或银夹止血,最后喷洒生物蛋白胶保护创面。结果 45例内镜下治疗均获成功。术中出血3例,采取氩气刀热凝止血或钛夹止血等方法。无术后出血。术后随访除1例腺瘤残留再次内镜下氩气烧灼外,其余无肿瘤残留与复发。结论 EPMR治疗侧向发育型肿瘤,对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起重要作用。 高丽影 何利平 王丽珍 林德琴 张咩仔关键词:肠黏膜 结直肠肿瘤 内窥镜检查 外科学 护理 超声内镜对直肠类癌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2009年 直肠类癌是起源于消化道APUD细胞系统的肿瘤,多发生于消化道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内镜检查通常表现为黏膜下肿物,与其他黏膜下肿物鉴别较为困难。而EUS的应用使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EUS指导进行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using the cap,EsMRC)治疗的直肠类癌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EUS指导直肠类癌诊断及治疗的价值。 邓万银 梁玮 郑晓玲 王丽珍 高丽影关键词:直肠类癌 超声内镜 黏膜下层 黏膜下切除术 消化道 EUS 滑轮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15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其操作难度大,特别是黏膜下剥离无法充分暴露黏膜下层时更增加了治疗的操作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双止血夹滑轮牵引技术是对既往经单一止血夹牵引技术的创新和进步。2014年10月我院内镜中心诊断并行内镜下经滑轮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患者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梁玮 徐丽霞 邓万银 方超英 王丽珍 高丽影 林海宁 杨文博 杨士杰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滑轮 食管 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术在胆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对胆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ERCP诊治的9例IPMN,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特点,经ERCP结合超声内镜作出初步诊断,采用超细内镜进入囊腔活检,以求术后病理确诊,后根据具体病情予相应内镜处理。结果 5例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B),4例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P),均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超声、CT、MRI主要表现为胆胰管扩张,仅1例IPMNs-P胰头部见囊实性团块、壁结节及主胰管明显扩张(5.5 cm);ERCP均显示乳头开口扩张,胶冻样黏液流出,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9例行ERCP抽吸黏液后,1例IPMNs-B同时置入胆管及胰管支架,3例IPMNs-P置入胰管支架,1例放置胆道金属支架;术后1例出现轻症胰腺炎(11.1%,1/9),3例出现淀粉酶升高而无症状(33.3%,3/9),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选择,对IPMN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病理诊断,可为外科术前提供明确的诊断和可靠的证据。 郑金辉 何利平 陈勇 王丽珍 高丽影 张咩仔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胰管 不同性状多酶清洗消毒产品对内镜预处理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8年 据2014年颁布的《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应用普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共完成消化内镜诊疗2 877万例。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消化内镜的使用率逐年上升;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测仪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污染,如果消毒不彻底则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高丽影 方艳燕 林海宁 黄正凌 郑晓玲关键词:清洗消毒工作 内镜技术 消毒产品 预处理 医源性交叉感染 消化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