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玲 作品数:77 被引量:299 H指数:9 供职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窄带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121例(年龄≥40岁),利用放大内镜观察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记录分型,并取组织行病理检查,将腺管开口和微血管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121例中,早期胃癌16例(13.22%)。胃腺管开口形态分析中,圆点状(A型)、管状(B型)病例中无早期胃癌或进展期胃癌的病例;绒毛状(C型)共68例,其中1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规则状(D型)25例,其中6例为胃癌,7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管结构消失(E型)9例,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进展期胃癌5例。在微血管形态分析中,规则型(A型)病例中无早期胃癌或胃癌;不规则型(B型)病例35例,其中进展期胃癌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中央部分消失型(C型)11例,其中进展期胃癌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结论:利用窄带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细微结构可能提高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准确性。 邓万银 何利平 梁玮 郑晓玲 郑金辉 方超英疫情期间消化内镜中心应用信息自助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接受诊疗的患者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年均内镜诊疗量增长36.9%,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1-2])。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国内感染数量日益增加,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接传播,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气溶胶的闭塞环境中的人群可能感染。 高丽影 郑晓玲 陈美榕关键词:数据显示 疫情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的多发早期胃癌(MEGC)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6月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住院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病灶大小、位置分布、术后各病灶病理数据等。结果 最终选取248例,其中单发性202例,同时多发性46例。两组黏膜背景萎缩、肠化程度、水平和垂直位置分布,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黏膜背景萎缩、肠化程度分别对多发癌的发生有显著影响(OR=5.82,95%CI:1.97,17.17,P=0.001;OR=11.22,95%CI:4.22,29.83,P<0.001);对主副病灶大小进行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发现其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2)。结论 胃黏膜背景的萎缩和肠化生程度是同时性MEGC和/或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副病灶大小与主病灶大小相关。 陈毓岱 何利平 方超英 庄宸麟 黄建敏 潘慧 郑晓玲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超声内镜对直肠类癌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2009年 直肠类癌是起源于消化道APUD细胞系统的肿瘤,多发生于消化道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内镜检查通常表现为黏膜下肿物,与其他黏膜下肿物鉴别较为困难。而EUS的应用使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EUS指导进行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using the cap,EsMRC)治疗的直肠类癌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EUS指导直肠类癌诊断及治疗的价值。 邓万银 梁玮 郑晓玲 王丽珍 高丽影关键词:直肠类癌 超声内镜 黏膜下层 黏膜下切除术 消化道 EUS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青壮年胆汁反流的关系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青壮年胆汁反流的关系。方法对45例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幽门区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进行测定,与4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并测定胆汁反流组胃液胆汁酸浓度。结果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的幽门区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胃液胆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结论青壮年胆汁反流胃炎患者胃黏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降低,可能是胃黏膜适应性保护机制之一。 章丽金 林志辉 郑晓玲 方超英关键词:胆汁反流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青壮年 胃动素与青壮年胆汁反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胃动素与青壮年胆汁反流的关系。方法对45例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幽门区黏膜胃动素含量进行测定,与4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并测定胆汁反流组胃液胆汁酸浓度。结果青壮年胆汁反流患者的幽门区黏膜胃动素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与胃液胆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结论青壮年胆汁反流胃炎患者胃黏膜中胃动素含量降低,可能是其发病的机制之一。 章丽金 郑晓玲 林志辉 方超英关键词:胆汁反流 胃动素 青壮年 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ERCP诊治体会 目的根据对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行ERCP诊治的体会,探讨ERCP对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胆胰疾病患者的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或胃镜,对25例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胆... 方超英 何利平 郑晓玲 陈勇 王丽珍 林德琴 高丽影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后 胆胰疾病 BILLROTH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十二指肠间质瘤(duodenal GIST)预后的相关因素及不同手术方式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00年-2019年诊断为duodenal GIST的患者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73例患者,中位年龄59岁,肿瘤中位直径50 mm。65.1%的患者初诊时为局限期,共390例(82.4%)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内镜治疗46例(11.8%),外科手术344例(88.2%)。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3岁、男性、肿瘤直径>67 mm和发生远处转移,是影响duodenal GIST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接受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是CS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duodenal GIST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相似(5年CSS为84.8%和88.2%,10年CSS为80.1%和80.6%,15年CSS为71.2%和72.3%,P>0.05)。结论年龄>73岁、男性、肿瘤直径>67 mm和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是影响duodenal 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duodenal GIST的长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姜雨婷 郑晓玲关键词:预后 胃镜治疗幼儿食管纽扣电池异物11例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由于幼儿对事物的好奇,食管异物已成为幼儿急诊常见的病因。纽扣电池因其光亮的外表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导致临床上幼儿误服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纽扣电池特殊的化学成分,幼儿误服后如不及时取出将造成严重后果。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胃镜治疗了11例食管异物(纽扣电池)幼儿,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郑晓玲 梁玮 邓万银 方超英 王丽珍 何利平关键词:纽扣电池 食管异物 胃镜 误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基层医院行急诊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管理策略探讨 2021年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基层医院急诊消化内镜患者就诊流程,探讨基层医院急诊消化内镜患者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漳州市龙海区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4月本院对急诊消化内镜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及分类管理的就诊流程,并分析期间患者及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患者病情好转率。结果2020年2月至4月共接诊急诊消化内镜患者49例,食管异物患者28例(57.1%),消化道出血患者15例(30.6%),腹痛患者6例(12.2%)。49例患者中待排除新冠肺炎患者11例。期间患者及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为0,且所有患者病情全部好转。结论疫情之下基层医院可根据新冠肺炎筛查情况及病情分级对急诊消化内镜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及分类管理,既可达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标准,又能安全有效地开展急诊消化内镜工作。 郑富杰 吴明智 陈进贤 侯超 陈恺 郑晓玲关键词:急诊 消化内镜 急诊预检分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