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疟疾
  • 3篇性疾病
  • 3篇污染
  • 3篇流动人口
  • 3篇监测分析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疾病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 2篇中华按蚊
  • 2篇食品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品
  • 2篇水质
  • 2篇疟疾监测
  • 2篇疟疾联防
  • 2篇染病

机构

  • 24篇玉林市疾病预...

作者

  • 24篇陆运龙
  • 9篇罗铭
  • 7篇李劲锋
  • 7篇罗卡新
  • 7篇张坚
  • 7篇宋斌
  • 6篇梁炯明
  • 6篇叶瑞国
  • 5篇张耀平
  • 5篇杜传
  • 4篇卢耀娟
  • 4篇李文
  • 3篇刘义威
  • 3篇张剑兰
  • 2篇全信斌
  • 2篇庞晓泸
  • 2篇杨成志
  • 2篇蒋宁
  • 2篇谢庆敢
  • 2篇詹晓瑜

传媒

  • 4篇职业与健康
  • 4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玉林市产科及新生儿病区消毒质量监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玉林市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病区的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全市16家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病区消毒与灭菌质量采用随机抽样检测。结果总共抽检281件,合格237件,总合格率为84.34%,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病区的消毒质量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及以下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项目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100%,物体表面合格率最低仅为74.44%,医护人员手、空气、灭菌物品合格率分别为79.76%、87.50%、95.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林市产科、新生儿病区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保障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
李劲锋陆运龙罗卡新张坚张剑兰宋斌罗铭
关键词:产科新生儿病区消毒
2011年玉林市食品、水体及海、水产品霍乱弧菌监测结果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玉林市霍乱弧菌污染的动态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5—10月对食品、外环境水体和海(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的监测。采集市区范围的池塘、江河水、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集贸市场的食品、海(水)产品以及部分水产养殖水,进行O1群及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各类标本共检测1 172份,检出霍乱弧菌9份,总阳性率0.8%。其中蛙类47份,阳性率10.6%;鱼类605份,阳性率0.7%;食品63份、在龟类(43份)、蔘藻类(14份)、贝类(69份)、虾类(37份)、江河水(210份)、排污水(61份)、池塘水(18份)、养鱼水(5份)中均未检出。结论该市水产品中有霍乱弧菌存在,应加强监测和加大对市民不吃生鱼虾等的宣传教育,以防止霍乱弧菌引起食源性腹泻。
罗铭李文蒋宁陆运龙叶瑞国林欣宋斌张耀平
关键词:霍乱弧菌水体食品
玉林市2006—2009年餐具消毒质量评价
2010年
目的了解玉林市餐饮业餐具的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法对玉林市不同类型餐具进行抽样检验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09年餐饮业总合格率为67.48%,各年份的合格率分别为53.05%、72.18%、73.22%、74.94%,大、中、小型餐饮业合格率分别为87.50%、68.75%、56.98%;不同种类餐具监测合格率以杯、碟较高,分别为76.91%、76.18%;不同季节餐具合格率以夏、秋季节合格率偏低;餐具集中消毒优于自行消毒,5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玉林市餐饮业的卫生状况虽然逐年趋好,但仍应加强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餐饮业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李劲锋陆运龙罗卡新张坚
关键词:餐饮业餐具消毒质量
玉林市生活饮用水病原细菌污染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玉林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为防控水源性疾病和卫生监督管理、农村饮水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判定,并对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林市2008-2010年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为71.79%,2008、2010年合格率71.54%、71.79%与2009年5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4,P<0.05);总大肠菌群平均超标率最高24.39%(141/578),其次是细菌总数平均超标率17.12%(99/578),耐热大肠菌群平均超标率最低6.93%(40/578);城市集中式供水277份,合格率94.22%,乡村集中式供水125份,合格率64.80%,农村井水176份,合格率41.47%,城乡之间饮用水细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0,P<0.05);分散式供水细菌指标超标率显著大于集中式供水(χ2=114.91,P<0.05);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水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结论玉林市生活饮用水细菌指数均有超标,污染较重在农村,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切实保障饮水居民的身体健康。
李劲锋李文罗卡新陆运龙潘莉梁恩宋斌张耀平张坚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特征
玉林市2005-2010年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掌握疫情动态,早期识别暴发疫情,分析流行因素,掌握我市霍乱型别、分布、毒力等变化情况,监测菌型变化与流行的关联性,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8年采用GB15984-1995《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2009-2010年采用WS289-2008作为检验依据对外环境水体及海、水产品,以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检验。结果:6年来腹泻病人均没有检出霍乱弧菌。外环境水体监测样品共2339份,检出霍乱弧菌7株,检出率为0.30%;海、水产品监测样品共4887份,检出霍乱弧菌21株,检出率为0.43%;外环境样品总检出率为0.39%。结论:这几年玉林虽然没有暴发霍乱疫情,也没有检出霍乱病人,但在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中连续几年均检出霍乱弧菌,且在水体中检出3株0139群霍乱弧菌肠毒素(CT)阳性菌株。因此,我市仍然存在霍乱的威胁以及发生霍乱病例或暴发流行的可能,应提高警惕,加大监测力度,预防和控制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罗铭梁炯明叶瑞国宋斌全信斌张剑兰陆运龙
关键词:霍乱弧菌水产品
1999~2009年玉林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进一步探索影响玉林市狂犬病流行因素,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9年玉林市狂犬病相关防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9年玉林市累计报告狂犬病533例,死亡533例,年均发病率为0.80/10万。年发病率(/10万),1999~2009年分别为0.17、0.34、0.70、1.21、1.30、1.12、0.96、1.03、0.86、0.61、0.43;北流市、博白县、容县、玉州区、福绵区、兴业县、陆川县分别为1.08、0.60、1.16、0.35、1.02、0.62、0.77。533例病人中,男性占67.92%,女性占32.08%;农民占62.48%,学前儿童占14.26%,学生占20.08%,工人占1.31%,其他人员占1.88%;10岁以下占21.01%,10~19岁占17.26%,20~39岁占13.32%,40~59岁占24.58%,60岁以上占23.83%。7~9月发病数占全年总数的31.89%。533例患者中,致伤动物为犬只的占88.37%,猫等动物占11.63%。致伤后,64.35%未对伤口作任何处理,79.55%未接种狂犬病疫苗,95.12%未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占7.50%,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占3.00%。[结论]玉林市狂犬病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病人暴露后未及时处理伤口、未接受主动或被动免疫。
陆运龙刘义威杨小燕胡昱卢耀娟杨成志
关键词:狂犬病
1992~2008年粤桂琼流动人口疟疾联合管理区广西玉林市疟疾监测措施与联防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粤桂琼流动人口疟疾联合管理区广西玉林市1992~2008年疟疾监测结果,评价联防联控措施。方法收集1992~2008年广西玉林市辖7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17年间玉林市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75.84万人次,重点居民9.13万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人10.17万人次,流动人口非发热人群6.71万人次,四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4%、0.001%、0.704%和0.003%,共检出疟疾病例747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3.75%(28/747),输入性病例占96.25%(719/747),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6%(211/.368 746)。结论玉林市参加三省疟疾联防17年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起至今无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发生,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92年的3.230%降至2008年的0.036%,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得当,联防效果显著。
陆运龙詹晓瑜卢耀娟杜传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2010—2011年广西玉林市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玉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致病高危食品,发现食品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测,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以及《2011年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检测15个品种的食品共298份,其中11个品种共55份食品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8.45%。15个品种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为鲜冻水产品,其检出率为90.91%;其他依次为生禽肉(62.50%)、生食水产品(47.06%)、生畜肉(37.5%)、米粉和米饭(36.84%)、沙拉(16.67%)、凉拌菜(15.63%)、婴幼儿配方食品(15.38%)、鲜榨果蔬汁(7.69%)、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3.70%)和熟肉制品(3.23%)。其他样品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玉林市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应重点监督那些致病高危食品,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罗铭梁炯明叶瑞国陆运龙彭丽宋斌张耀平
关键词:致病菌污染
玉林市1992~2008年疟疾监测措施与联防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广西玉林市疟疾监测结果,评价联防联控措施效果。方法收集1992~2008年广西玉林市辖7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17年间玉林市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75.84万人次,重点居民9.13万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人10.17万人次,流动人口非发热人群6.71万人次,四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4%、0.001%、0.704%和0.003%,共检出疟疾病例747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3.75%(28/747),输入性病例占96.25%(719/747),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6%(211/368746)。玉林市参加三省疟疾联防17年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起至今无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发生,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92年的3.230%降至2008年的0.036%。结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得当,联防效果显著。
陆运龙詹晓瑜卢耀娟杜传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2008-2010年玉林市农村井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2011年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2009年总人口为653.4万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丰水期为5-8月。根据2009年广西水资源公报[1],玉林市2009年平均降雨量为1584.4mm,水资源总量为103.
陆运龙张坚潘莉罗卡新江秉钟覃彦林罗铭
关键词:农村井水水质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