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晓旻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病理
  • 6篇肿瘤
  • 5篇增殖
  • 5篇增殖细胞
  • 5篇增殖细胞核
  • 5篇增殖细胞核抗...
  • 5篇细胞核
  • 5篇细胞核抗原
  • 5篇临床病理
  • 5篇抗原
  • 5篇核抗原
  • 5篇表达及临床意...
  • 4篇蛋白
  • 4篇文献复习
  • 4篇淋巴
  • 4篇肺癌
  • 4篇复习
  • 4篇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学

机构

  • 26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陆晓旻
  • 17篇彭春
  • 10篇吕祥瑞
  • 4篇陆海峰
  • 1篇张昆
  • 1篇刘全红
  • 1篇王锡洲

传媒

  • 5篇河南肿瘤学杂...
  • 5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年份

  • 3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癌1例临床病理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癌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发生、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癌进行光镜观察,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征为:癌细胞呈巢团状,无腺样结构及角化珠,内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体积中等大小,圆形或短梭形,核圆或椭圆,染色质粗颗粒状;免疫表型Ck10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Ck18、CEA、NSE、Vimentin和Actin阴性。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癌极其罕见,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全身检查,以排除转移性鳞癌。
陆晓旻彭春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十二指肠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CNA的表达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探讨其与肿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通过对膀胱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电话复访、信件回访及门诊复诊回访,以复查过膀胱B超为标准为复发组43例,未复发组22例,对其病理组织采用(S-P法)进行PCNA的测定,观察PCNA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结果复发组PCNA阳性表达率72.09%(31/43),未复发组40.91%(9/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A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指标。
陆晓旻彭春吕祥瑞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增殖细胞核抗原
心脏粘液瘤临床病理观察(附10例报告)
1997年
陆晓旻
关键词:心脏粘液瘤病理发病率心脏肿瘤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PCNAmRNA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肺癌、40例良性胸腔积液疾病患者,采用RT-PCR法检测胸腔积液脱落细胞PCNAmRNA,并与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PCNAmRNA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特异性为73.40%,低于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测的91.34%,P<0.05,敏感性为100.00%,高于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测的83.33%,P<0.05。肺癌及良性胸腔积液脱落细胞PCNAmRNA阳性强度分别为0.7236±0.0104、0.3352±0.010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腔积液脱落细胞PCNAmRNA阳性强度随肺癌分级增加而增强,P<0.05,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PCNAmRNA的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常规筛查以及术后复发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陆晓旻彭春
关键词: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脱落细胞
NSCLC患者螺旋CT征象与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螺旋CT(SCT)征象与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67例NSCLC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手术或穿刺癌组织标本中的p53蛋白。结果本组患者SCT检查,发现毛刺征40例,棘突征38例,血管集束征35例,空洞征25例,胸膜受侵征象28例,胸膜凹陷征36例,分叶征34例,淋巴结转移征象22例;p53蛋白阳性39例,阳性率为58.62%。p53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SCT检查的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空洞征、胸膜侵犯和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均<0.05),而与胸膜凹陷征及分叶征无关(P均>0.05)。结论根据NSCLC的SCT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p53蛋白表达情况。
吕祥瑞陆晓旻彭春
关键词:P53蛋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胸水脱落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胸水脱落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8例肺癌、40例良性胸水疾病患者,采用S—P法检测胸水脱落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并与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PCNA蛋白检测诊断肺癌的特异性为71.20%,低于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测的91.34%(P〈0.05),敏感性为100%,高于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测的82.20%(P〈0.05)。肺癌及良性胸水脱落细胞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26%和32.34%。肺癌及良性胸水患者间脱落细胞PC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脱落细胞PCNA表达强度随肺癌分级增加而升高(P〈0.05),与肺癌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胸水脱落细胞PCNA蛋白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常规筛查以及术后复发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陆晓旻彭春
关键词: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脱落细胞
宫颈脱落细胞PCNA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8例宫颈癌、40例宫颈良性及不典型增生和20例健康宫颈组织,采用S-P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并与细胞学、组织活检结果比较。结果PCNA蛋白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特异性为70.83%,低于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的91.67%(P<0.05),敏感性为100%,高于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的83.33%(P<0.05)。宫颈良性疾病患者、Ⅰ~Ⅲ级不典型增生患者宫颈脱落细胞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34%、53.56%、69.80%、72.56%。宫颈良性疾病患者与Ⅰ级不典型增生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脱落细胞PCNA表达强度随宫颈癌分级增加而增强(P<0.05)。浸润性宫颈癌患者脱落细胞PCNA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原位癌患者(P<0.05),分别为84.20%、72.96%。结论宫颈脱落细胞PC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常规筛查以及术后复发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陆晓旻彭春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脱落细胞
附睾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误诊2例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陆晓旻
关键词: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附睾原发性误诊
甲状腺肿物210例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吕祥瑞陆晓旻彭春
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甲状腺肿物
肝细胞癌SCT征象与VEGF表达关系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S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2例(45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例,观察每个癌灶的SCT表现特征:肿瘤的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SCT图像上HCC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分别与VEGF表达之间有相关性(P<0.05),HCC包膜形成状态和癌灶周围组织有无肝硬化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HCC的SCT表现与VEGF表达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HCC的SCT表现特征(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VEGF表达情况,有助于HC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陆晓旻彭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