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6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日粮粗纤维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和血清参数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6
- 2006年
- 本试验用190只体重2.4kg左右的朗德鹅为试验动物,以稻壳粉为主要粗纤维源,根据公母各半的原则,试验前随机抽取10只进行屠宰试验,其余180只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60 只,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研究日粮在等能量等蛋白水平下,不同粗纤维水平 (4%、8%、12%)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粗纤维含量为8%时,可以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2)随着日粮粗纤维水平升高,除对尿酸(UA)、尿素(UR)、葡萄糖(GLU)、总蛋白(TP)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外,显著地影响(P<0.05)了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 (HDL)、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A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P<0.05)。同时, 也显著地影响了屠宰性能指标(P<0.05);(3)从胴体品质看,高粗纤维日粮水平有较低的腹脂沉积,VLDL可能是朗德鹅脂肪合成的一个限制因素。
- 刘祥友何瑞国周世霞王程赵娜
- 关键词:粗纤维屠宰性能
- 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受精卵和鱼体脂肪酸组成变化被引量:32
- 2008年
- 研究了黄颡鱼受精卵孵化期间和仔鱼发育阶段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的组成变化规律。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和气相色谱法对黄颡鱼从鱼卵受精开始至仔鱼孵化后未投饵的7d内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受精卵在整个孵化期间脂肪含量有下降趋势。受精卵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受精卵在整个孵化期间各种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仔鱼孵化后,鱼体总脂肪含量急剧下降,总脂含量从0日龄的4.57%降低到7日龄的0.75%。仔鱼在饥饿期间鱼体脂肪酸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最为明显,尤其是C18∶1。仔鱼在饥饿期间,脂肪酸按n-9>n-6>n-3顺序被先后利用,黄颡鱼仔鱼发育阶段主要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能量代谢基质,而C20∶4n6(AA)和C22∶6n3(DHA)优先于C20∶5n3(EPA)被保存下来。
- 卢素芳赵娜刘华斌何瑞国
- 关键词:黄颡鱼受精卵仔鱼
- 坚持科学发展观,持续发展湖北水禽业
- 本文应用科学发展的观点阐述了湖北水禽业的现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探讨了湖北水禽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揭示了湖北水禽业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论证了湖北水禽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何瑞国刘祥友李翔赵阿勇赵娜张巍周樱
- 关键词:水禽业科学发展观良种繁育产品质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