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小来

作品数:58 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秸秆
  • 12篇瘤胃
  • 11篇奶牛
  • 11篇氨化
  • 10篇饲料
  • 10篇羔羊
  • 9篇日粮
  • 8篇育肥
  • 6篇动物
  • 6篇玉米秸
  • 6篇玉米秸秆
  • 6篇肉羊
  • 6篇瘤胃发酵
  • 6篇羔羊育肥
  • 6篇反刍
  • 6篇反刍动物
  • 6篇氨化秸秆
  • 5篇绵羊
  • 4篇全混合日粮
  • 4篇泌乳

机构

  • 57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黑龙江省畜牧...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黑龙江省大山...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哈尔滨医药工...

作者

  • 58篇谢小来
  • 16篇张美美
  • 8篇张永根
  • 8篇赵洪波
  • 6篇包军
  • 5篇扈光辉
  • 5篇张勤
  • 5篇赵新德
  • 4篇朱青
  • 4篇韩友文
  • 4篇徐奇友
  • 4篇孙海霞
  • 3篇王嘉厚
  • 3篇王凯
  • 2篇李信涛
  • 2篇王雪
  • 2篇任皓威
  • 2篇李武
  • 2篇董正德
  • 2篇李锋

传媒

  • 6篇黑龙江畜牧兽...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饲料博览
  • 3篇中国饲料
  • 2篇饲料工业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黑龙江动物繁...
  • 1篇新农业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乳业科学与技...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饲料博览(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酸梭菌对羔羊生长性能、肝脏脂质代谢、抗氧化能力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肝脏脂质代谢、抗氧化能力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5.5±1.5)kg]相近、(15±3)日龄的健康萨能公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25(LCB组)和0.50 g/d丁酸梭菌(HCB组)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LCB组羔羊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HCB组(P<0.05);与CON组相比,LCB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LCB组和HCB组羔羊肝脏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蛋白脂肪酶(LP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显著降低(P<0.05)。同时,与CON组相比,LCB组和HCB组羔羊肝脏中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此外,HCB组肝脏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CON组和LCB组(P<0.05)。3)与CON组相比,LCB组和HCB组羔羊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此外,LCB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和HCB组(P<0.05)。4)与CON组相比,LCB组和HCB组羔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LCB组和HCB组羔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LCB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CON组和HCB组(P<0.05)。综上所述,丁酸梭菌能够提高羔羊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且代乳粉�
陆小昙王棋季强吕拓宇朱虹旭谢小来张永根辛杭书焦培鑫
关键词:丁酸梭菌羔羊脂质代谢抗氧化能力血液指标
羔羊育肥全混合日粮配方的优化
该试验以断奶公羔为研究材料,首次采用配料回归旋转试验设计,通过饲养、消化、屠宰试验,对不同饲料配比全混合日粮(TMR)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探讨日粮配比与育肥羔羊的生产性能、饲料利用率及育肥羔羊屠宰率的回归关系,从而优化羔...
谢小来
关键词:羔羊育肥全混合日粮
不同粗饲料对奶牛乳产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选择18头荷斯坦奶牛,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研究不同粗饲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3个处理的粗饲料分别为玉米秸(Ⅰ组)、玉米秸+青贮玉米秸(Ⅱ组)、羊草(Ⅲ组)。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平均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全期分别比Ⅰ组提高了8.82%(P<0.05)和9.57%(P<0.05);②不同处理间的乳糖、乳脂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蛋白,在试验40d时3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5d时Ⅱ组、Ⅲ组分别比Ⅰ组降低了7.43%(P<0.05)和8.57%(P<0.05)。对于乳干物质,Ⅱ组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上述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定,玉米秸+青贮玉米秸可有效替代羊草饲喂奶牛,而不降低泌乳性能。
朱青赵洪波谢小来徐奇友
关键词:粗饲料奶牛泌乳性能
不同蛋白源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2024年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蛋白源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4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日龄萨能公羔羊,饲喂乳源蛋白代乳粉至22日龄,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饲喂乳源蛋白代乳粉(milk-derived protein milk replacer,MD组),试验组逐渐替代饲喂植物源蛋白代乳粉(plant-derived protein milk replacer,PD组),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①与MD组相比,PD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降低(P<0.05),但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MD组相比,PD组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MD组相比,PD组瘤胃中氨态氮(NH3-N)、异戊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④PD组瘤胃Chao1指数、操作分类单位(OTU)数量、香农(Shannon)指数、均匀性(Evenness)指数以及辛普森(Simpson)指数均显著低于MD组(P<0.05);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两组羔羊瘤胃微生物间结构差异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与MD组相比,PD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MD组相比,PD组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群、UCG-002、未分类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未分类鼠杆菌科、普雷沃氏菌属、未分类梭菌属_UCG-014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与乳源蛋白代乳粉相比,植物源蛋白代乳粉会降低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此外,试验中植物源蛋白代乳粉会促进羔羊瘤胃发酵,改变瘤胃中微生物菌群结构。
王紫薇梁鸽鸽鲁昌明张旭张永根谢小来扈光辉路允龙
关键词:羔羊代乳粉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区系
不同全混合日粮羔羊育肥试验被引量:17
2004年
用不同粗饲料组合全混合日粮对断奶羔羊进行育肥试验,探索适合农区粗饲料资源特点的羔羊舍饲育肥饲养模式。相同日粮营养水平下,日粮中以苜蓿草粉14%和玉米秸秆36%作为粗饲料,精料补充料为50%的全混合日粮可以显著(P<0.01)提高羔羊的日增重,日增重达223g,而以羊草25%和秸秆25%作为粗饲料,以不同精料混合料作为精料补充料的全混合日粮获得育肥羔羊日增重为187,179,139g。精料肉比以苜蓿草粉结合秸秆日粮组最低为2.19∶1,羊草结合秸秆日粮组分别为2.84∶1,2.89∶1,3.85∶1。利用苜蓿草粉结合秸秆作为粗饲料,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低质粗饲料的利用,节约精饲料,提高育肥水平。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降低粗纤维水平,可有效提高增重速度,发挥遗传潜力,缩短育肥时间。
谢小来高会江包军海龙朱贵关忠仁张顺利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羔羊育肥
氨化秸秆与苜蓿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引言为了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及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同时降低饲养成本,本课题组通过研究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苜蓿(AM)与氨化秸秆(ACS)间的最佳配比,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AM与ACS不同比例组合对48h累积产气量、pH、干物质...
于满满姜雨轩张美美谢小来
关键词:氨化秸秆ACS
秸秆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1年
作者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复合处理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秸秆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在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化学方法中的氨化法,生物学方法中的青贮法,并对复合处理法在生产中的优势作了简要介绍。
王凯谢小来王长平
关键词:秸秆
配料试验旋转设计的一个应用
2002年
采用正交变换的方法 ,对带有线性约束条件的配料试验进行旋转试验设计。结果表明 ,该设计避免了“忽略”某个因子造成的不可靠性 ,而且保留了旋转试验设计的优良性 ,通过具体实际运用 。
傅丽芳谢小来
关键词:正交变换
大麦替代日粮中玉米对育肥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大麦替代日粮中玉米对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以5只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绵羊为试验动物,饲喂精粗比为6∶4的日粮,将大麦分别以50%和100%含量等量替代日粮中玉米。试验组分别为玉米组,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结果表明:玉米组、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的瘤胃p H平均值分别为6.15,6.14和6.13,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玉米组相比,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的瘤胃总VFA浓度平均值分别升高了3.7%和5.3%(P<0.05),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差异不显著;与玉米组相比,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乙酸浓度平均值分别升高了5.3%和9.1%(P<0.05),3组之间乙酸平均浓度差异显著,丙酸和丁酸浓度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的瘤胃微生物蛋白浓度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分别升高了4.3%和9.1%;大麦组的瘤胃氨态氮浓度的平均值显著高于玉米组和大麦-玉米组(P<0.05),较之玉米组升高了12.5%,大麦-玉米组和玉米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作为羊的能量类饲料,理论上大麦比玉米具有更好的瘤胃发酵特征,可以替代羊日粮中的部分或全部玉米。
吴世迪熊宽富俊才谢小来
关键词:大麦瘤胃内环境
羔羊育肥全混合日粮配方的优化被引量:7
2003年
试验以断奶公羔为研究材料,采用配料回归旋转试验设计,通过饲养试验,对不同饲料配比全混合日粮(TMR)进行了试验,以探讨日粮配比与育肥羔羊生产性能的回归关系,从而优化羔羊育肥全混合日粮,为合理利用粗饲料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谢小来张永根付丽芳包军韩友文
关键词:羔羊育肥全混合日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