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石蜡包埋标本和3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TR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TRF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总生存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RF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其表达水平则与NSCLC的组织学类型、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吸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无关。 徐有祖 金英英 蔡菊芳 冯加喜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 肾脏集合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肾脏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of kidney,CDC)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8例肾脏集合管癌病理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50.8岁),临床常见腰痛、血尿。光镜下见瘤细胞呈靴钉状、不规则腺管状、乳头状结构,肿瘤有明显的间质反应。免疫组化:瘤细胞通常表达高分子量角蛋白、vimentin。随访2例死亡。结论肾脏集合管癌有独特的临床及形态学特征,其预后跟肿瘤的形态密切相关,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 甘梅富 卢洪胜 周涛 蔡菊芳关键词:肾小管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专业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对医疗仪器规范化使用,加上日常合理地维护和保养,对保证仪器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文章概述了对病理专业仪器全自动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等仪器的日常维护及保养措施。 杨佩浓 蔡菊芳关键词:医疗仪器 仪器保养 p53、p16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p5 3、p16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 ,对 95例胃癌进行p5 3、p16蛋白表达产物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中p5 3、p16、PCNA阳性率分别为 49 5 % ( 4 7/ 95 )、2 0 0 % ( 19/95 )、78 9% ( 75 / 95 )。p5 3蛋白、PCNA在进展期胃癌 ( 5 3 5 %、82 6% )淋巴结阳性胃癌 ( 5 9 3 %、86 4% )表达率均高于早期胃癌( 11 1%、44 4% )和淋巴结阴性胃癌 ( 3 3 3 %、66 7% ) (P <0 0 5 )。p5 3蛋白、PCNA在累及浆膜胃癌的表达率高于局限粘膜及粘膜下层胃癌 (P <0 0 5 ,P <0 0 1)。PCNA异常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有关 (P <0 0 5 )。p16蛋白表达与胃癌大多数生物学行为无明显关系 ,但其在淋巴结阳性胃癌中的表达率 ( 11 9% )低于淋巴结阴性胃癌中的表达率 ( 3 3 3 % ) (P <0 0 5 )。p5 3阳性组织大多数伴PCNA阳性表达 (P <0 0 1)。结论 p5 3蛋白、PCNA异常表达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及增殖中均起重要作用。p16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促发因素。 甘梅富 陈汉松 蔡菊芳关键词:P53蛋白 P16蛋白 PCNA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3例宫颈癌、86例宫颈癌前病变(CINⅠ28例、CINⅡ26例、CINⅢ32例),35例慢性宫颈炎中HPV感染及分型、构成、年龄分布状况。[结果]HPV总阳性率为41.7%,在慢性宫颈炎(8.6%)、宫颈癌前病变(CINⅠ+Ⅱ+Ⅲ)(48.8%)和宫颈癌(65.2%)三者比较中,差异具有显著性(χ2趋势=22.84,P<0.01);HPV感染在不同宫颈疾病亚型不同,在慢性宫颈炎、CINⅠ中HPV6、11占优势,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以HPV16、18为主;不同宫颈疾病HPV感染构成比,在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分别为5.0%、70.0%、25.0%,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HPV感染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P<0.01);HPV感染在青年组占50.0%,中年组占44.9%,老年组17.4%,尤其46 ̄55岁为高,占52.2%,青年组与老年组(χ2=6.15,P<0.05)及中年组与老年组(χ2=5.82,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18和宫颈癌密切相关,青年妇女和中年妇女HPV感染比例较大。 卢洪胜 石卫武 叶明 翁寿向 蔡菊芳关键词: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炎 前列腺癌合并原发性尿路上皮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4 2010年 患者,69岁。因尿频、排尿不畅1年、双下肢及阴囊水肿1个月于2007年8月20日入院。查体: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直肠指检前列腺右侧叶可及2cm×3cm结节,界限不清。 卢洪胜 翁寿向 蔡菊芳 甘梅富 张显军关键词:前列腺癌 尿路上皮癌 原发性 阴囊水肿 排尿不畅 直肠指检 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进一步探讨病理诊断问题。方法分析15例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对标本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2~63个月随访。结果①研究表明,肿瘤大小、梭形细胞类型、含多形细胞、大细胞巢结构在良性与恶性嗜铬细胞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嗜铬细胞瘤具有体积大、梭形细胞类型常见、含多形细胞明显、常具有大细胞巢结构;②Ki-67、S-100、CXCR4、C-erbB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良性与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嗜铬细胞瘤具有Ki-67指数高、S-100标记支持细胞缺失、CXCR4与C-erbB2标记阳性率高,具有辅助诊断意义。结论肿瘤大小、梭形细胞类型、含多形细胞、大细胞巢结构与嗜铬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诊断的标准,Ki-67指数高、S-100支持细胞缺失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CXCR4、C-erbB2基因可能参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王宁 蔡菊芳 卢洪胜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恶性 病理特征 CXCR4 C-ERBB2 6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olo样激酶1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Polo样激酶1(PLK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技术,检测63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PLK1和p53表达水平。另取10例距肺癌5cm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对照。[结果]PLK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总表达率为79.4%(50/63),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无表达(χ2=21.65,P<0.01)。PL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χ2=0.39、1.60,P>0.05);PLK1表达的阳性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5.36,P<0.05),与淋巴结转移的远近无关(χ2=0.59,P>0.05);PLK1的表达在Ⅰ、Ⅱ、Ⅲa期肿瘤中差异有显著性(χ2=6.84,P<0.05),随着分期的进展,PLK1表达的阳性率也逐渐增高;PLK1的表达与p53蛋白积聚呈显著相关(χ2=5.99,P<0.05)。[结论]PL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与抑癌基因p53的积聚明显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预后相关。 叶敏华 周涛 卢洪胜 蔡菊芳 甘梅富 马德华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POLO样激酶1 P53 子宫绒毛叶状水泡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一例 被引量:2 2006年 吴影 蔡菊芳 张国峰 翁寿向 虞义建关键词:盆腔肿块 超声检查 急性脑出血后灶周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后灶周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方法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标本均为手术过程中破损的脑组织,经AQP-4免疫组化染色,测定AQP-4表达量。结果急性脑出血早期灶周脑组织AQP-4含量明显升高。结论AQP-4参与了人类急性脑出血脑水肿的形成。 柯绍发 张可浩 蔡菊芳 张艳 金笑平关键词:脑组织 水通道蛋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