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耀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教师
  • 5篇课程
  • 4篇语文
  • 4篇教学
  • 2篇选修
  • 2篇选修课
  • 2篇语文选修
  • 2篇语文选修课
  • 2篇师专
  • 2篇说课
  • 2篇农村
  • 2篇农村教师
  • 2篇文本
  • 2篇文本解读
  • 2篇文教
  • 2篇文选
  • 2篇内卷化
  • 2篇教育
  • 2篇课程理解
  • 2篇课文

机构

  • 13篇阜阳师范学院
  • 9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人民教育出版...
  • 1篇课程教材研究...
  • 1篇安徽省阜阳第...

作者

  • 16篇石耀华
  • 5篇余宏亮
  • 2篇赵彩丽
  • 1篇张良
  • 1篇秦淼

传媒

  • 4篇课程.教材....
  • 3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中小学教师培...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远程教育杂志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 1篇中小学教材教...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内容的现状与出路被引量:16
2014年
从课程论的视野审视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会发现它模糊了"选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形态"的概念,缺乏顺利建构课程内容的根基;混淆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的内涵,影响课程内容的有效生成;没有理顺"能力取向"为主的课程目标同课程内容的关系,制约课程内容的建设实践;支撑选修课程内容的合理知识体系与适应选修课程特点的评价体系都一定程度上付之阙如,影响选修课的实施效果。应以课程内容建设为突破口,从课程论的角度认识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本质,真正落实选修课的设计理念,确保实施效果。
石耀华赵彩丽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内容
集体备课促发教师PCK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启示被引量:3
2018年
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学科教学知识(PCK)又是教师知识的重要构成。集体备课的知识支撑映射了PCK的构成要素,备课过程中的知识改组与改造暗合了PCK的构筑规律,其价值指向正是PCK的有效生成。可从"教师共同体"对PCK的触发、"专业反思"对PCK的深化、"专家引领"对PCK的升华等方面理解集体备课促发教师PCK的内在机制。从PCK的视阈审视集体备课,可在"备课共同体"的有效建设、专业反思的有效开展、集体备课的"问题"意识的有效凝练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启示。发掘集体备课促发PCK的内在机制,对于PCK的领域拓展、集体备课的实践优化以及教师内隐知识的外化与明晰化,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石耀华张良
关键词:教师知识集体备课教师专业发展
论作为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及其心理转换被引量:22
2013年
作为教师的课程理解,说课之"说"有"理解"与"表达"两重内涵;说课之"课"有"课程文本"、"课程理解"与"课程话语"三个层面。说课心理过程以理解为前提、以语言为中介,需要历经两次转换:首先在"教师视域"与"课程视域"融合的基础上生成"课程理解",然后将教师的"课程理解"外化为教师的"课程话语"。准确把握说课的心理转换,有利于解释诸多课程与教学现象,促进教师知识的重构与重组,建构更具解释力的说课分析框架。
余宏亮石耀华
关键词:教师说课课程理解视域融合
农村教师在职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国培计划”的反思被引量:2
2015年
反思近四年"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结合历年训前需求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农村教师对在职教育的认识是模糊的,判断是偏颇的,培训机构的工作思路也比较含混,培训实施稍显凌乱。"农村教师研究的视点错位"与"农村教师在职教育价值指向不明"是导致这种现状的深层原因。需要纠正这种错位的研究视点与含混的价值指向,重视本土知识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探寻基于在线学习为主的多元研修路径,真正立足农村教师实际开展职后教育,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石耀华赵彩丽
关键词:农村教师在职教育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被引量:27
2015年
纵向分析近四年"国培计划"训前需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内卷化"困境,这表现在"较强的发展吁求"与"发展成效不明显"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在课程改革面前"群体性失语"是导致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可以从"重构农村教师身份认同"和"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发展路径"等方面入手,导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跳脱"内卷化"困境,以改善专业生态。
石耀华余宏亮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内卷化
师范生实习期间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2016年
身份认同是教师主动建构的对教师职业身份的主观认知,它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师范生而言,实习期间建构的身份认同会直接影响此后的职业生涯。由于多年"学生"身份造就的"身份惯习"与高师院校实践课程的不当导向,当前师范生实习期间的身份建构一定程度上陷入"个体身份迷茫""社会身份游弋""专业身份混沌"的认同困境。可从"强化专业情意教育""注重实践课程的正确导向""引入合宜的实习评价"等方面入手,帮助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建构合宜的身份认同。
石耀华
关键词:师范生身份认同
试论学案导学的本质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被引量:8
2014年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案之"学"是指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确定这种起点的过程;学案之"案"既可指师生共同制定的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学习资源,也可理解为预先制定的学习程序;导学之"导"是学案导学的核心,最能确证教师身份;导学之"学"则是学习的终点以及走向这个终点的实践过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追求全人发展的同时,能够彰显教学自由,引导教育回归本真,对于重构教师知识观与教师教育观,完善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余宏亮石耀华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师教育
混合学习:意涵解析、价值指向与实践向度被引量:2
2017年
混合学习的内涵主要包括“学习场域的混合”“学习内容的混合”“学习事件的混合”三个层面。就其价值指向而言,混合学习推动着学习文化的转型:从“整齐划一”到“自定步调”,从“暗箱隐喻”到“靶向隐喻”,从“苦楚学习”到“享受学习”。就其实践向度来讲,混合学习的实施需要推展“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环境建构”“针对学习者的学习分析”。唯有厘清混合学习的内涵与价值,方能进行合理适切的混合学习设计,彰显混合学习变革传统教与学的实践功用。
余宏亮石耀华
关键词:学习文化学习环境
"阅读方法"视野中的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与学生阅读素养提升
本文所谓"文本解读",实际上是指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中的"课文解读",亦称"备课式解读"或"教学解读",这种解读同语文教师自主阅读活动中的"解读"或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一般意义上的"解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的解读对象是入选...
石耀华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文解读教学设计
论微课程的时空属性及其教学意蕴被引量:16
2015年
与传统课程相比,由于微理念的指引、数字化技术的支撑、网络时空的介入,微课程的时空属性呈现"从线性趋于非线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微观趋向宏观"等特点。从时空属性的视角探寻微课程的教学意蕴,有助于重构教学认识论,探索时空异步教学实施,推进教学文化的转型。通过透视微课程的时空属性,能够搭建微课程的认识框架,开拓教学论的研究视野,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程。
石耀华余宏亮
关键词:教学意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