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日星

作品数:76 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手术
  • 19篇肥胖
  • 18篇糖尿
  • 18篇糖尿病
  • 16篇切除
  • 15篇代谢
  • 14篇减重
  • 14篇腹腔
  • 14篇腹腔镜
  • 13篇袖状
  • 13篇切除术
  • 12篇旁路术
  • 12篇胃旁路术
  • 12篇2型糖尿
  • 12篇2型糖尿病
  • 10篇肥胖症
  • 9篇胰岛
  • 9篇胃切除
  • 9篇胃切除术
  • 7篇术后

机构

  • 7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吉林大学中日...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成都市第三人...
  • 4篇北京医院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山市小榄人...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清华长庚...
  • 4篇山西白求恩医...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昆明市第一人...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作者

  • 75篇白日星
  • 35篇闫文貌
  • 22篇宋茂民
  • 19篇李有国
  • 19篇钟志强
  • 14篇闫鸣
  • 10篇许峻
  • 9篇袁辉生
  • 8篇邢颖
  • 8篇张忠涛
  • 7篇张德恒
  • 7篇刘洋
  • 5篇田井琦
  • 5篇梁晓宇
  • 5篇张海燕
  • 4篇朱晒红
  • 4篇王兵
  • 4篇刘雁军
  • 4篇刘少壮
  • 4篇李卫红

传媒

  • 10篇中华肥胖与代...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6篇中华腔镜外科...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的研究进展
2014年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胃癌规范化手术的推进,在保证根治性前提下,保留功能成为胃癌外科的发展理念。淋巴结清扫范围若要实现个体化,精确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是重要因素,并且关乎胃癌预后。前哨淋巴结被定义为原发肿瘤的第一站引流淋巴结,也被认为是最可能的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因此,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SNNS)是一种低侵袭性的手术,可以避免过度的淋巴结清扫,也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胃癌的SNNS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10年时间,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多项SNNS的临床研究,这也使得前哨淋巴结成为胃癌外科的科研热点。相关研究支持SNNS的有效性,这也推动了胃癌SNNS的发展。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并展望未来发展。
林艺白日星
关键词:胃肿瘤前哨淋巴结
中间入路游离胃底体部在胃袖状切除术中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1998年,Marceau等[1]首次报道了胃袖状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由于其减重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已成为全球每年开展最多的代谢术式[2]。SG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游离胃大弯侧和胃底体后壁。(2)沿胃小弯侧切除胃大弯。其中,胃底体后壁的游离是SG 操作的难点及关键点。游离胃底体部时要求显露His 角,游离至左侧膈肌脚(解剖学定位)。当肝左外叶肥大、脂肪堆积、操作空间狭小时,SG 术中显露His 角存在一定难度,易损伤脾上极,导致出血[3-4]。如胃底体部游离不充分,可能导致胃底部切除不足,术后易出现复胖[5-7];而胃底体部游离过度,严重时可引起术后胃漏和反流性食管炎等[8-10]。因此,SG 术中如何更好地游离胃底体部及解剖定位,需要进一步探讨。
白日星张忠涛闫文貌刘洋
关键词:中间入路手术技巧
肠外营养支持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支持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行R0根治术的胃肠肿瘤患者36例作为肿瘤组。同期收入院的无甲状腺疾病的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肿瘤组术前1天及术后第14天分别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H)。肿瘤组术后给予15~20 kCal/(kg.d)的肠外营养支持5~7 d,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清流食并逐渐过度至流食、半流食。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T3、TT3、FT4及TSH含量,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TT4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rT3含量。结果肿瘤组术前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术后第14天FT3、TT3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rT3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①胃肠肿瘤患者术前即已存在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onthyroid illness syndrome,NTIS);②胃肠肿瘤患者术后NTIS短期内很难完全恢复。
王涛甄亚萍白日星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甲状腺激素肠外营养围手术期
胃癌初治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术后预后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胃癌初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胃癌初治患者186例,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记录患者的NLR值、性别、年龄、肿瘤情况及生存情况,并对不同NLR值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NLR升高组与NLR降低组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病理分级、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升高组与NLR降低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可得,NLR值与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可得,NLR值、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病理分级均为影响胃癌初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LR与胃癌初治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且为影响胃癌初治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上预测胃癌初治患者预后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史敬东钟志强李有国白日星
关键词:胃癌预后价值
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在超级肥胖患者中减重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LSG)作为现阶段最常见的减重手术术式之一,其在单纯性肥胖患者中的减重效果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但在超级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尚未见大范围报道,本研究回顾性研究BMI≥50 kg/m^(2)的超级肥胖(SO)患者接受LSG的减重效果和围术期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6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接受LSG的SO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等,以观察LSG在SO患者中的手术安全性,并分析患者接受LSG后,体质量、BMI、多余体质量减少(%EWL)、空腹血糖、肝肾功能、血脂四项、尿酸及合并症改善情况。结果:共纳入39例SO患者,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31.15±8.37)岁;术前平均体质量(159.97±19.97) kg,BMI (54.46±3.89) kg/m^(2)。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及腹部超声、血管超声、胃镜、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检查,并经过多学科会诊完成术前评估,均于腹腔镜下采用四孔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3.00±12.30) min,术中出血(23.00±4.30) mL,1例患者于术中发现肝硬化,未合并脾功能亢进及门脉高压,术后未出现严重肝功能不全;术后无腹腔出血、二次手术、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围术期死亡等情况。术后第1个月开始,患者体质量及BMI即开始出现明显下降,术后第1、3、6、12、24、36个月时%EWL分别为17.69%、38.84%、54.21%、62.09%、61.12%、57.00%;术后3个月开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患者血脂4项较术前好转,其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术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较术前有所升高,在术后6、12个月时高密度脂蛋白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尿酸在术后12个月时出现明显下降(P<0.05);而肌酐及尿素氮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均P>0.05);9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
邢颖闫文貌白日星
关键词:胃切除术减肥手术腹腔镜
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重度肥胖症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减肥手术的应用逐渐广泛,袖状胃切除术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术式,由于其术式简单,手术风险小且效果良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减肥外科医师和肥胖患者关注。本文从患者选择、手术技巧、效果、并发症等方面介绍袖状胃切除术的最新进展。
邢颖白日星
关键词:肥胖症减肥手术胃切除术袖状胃切除术
直线切割闭合器在全腹腔镜下胃肠Roux-en-Y吻合中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闭合器在全腹腔镜下胃肠 Roux-en-Y 吻合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全腹腔镜下21例胃远端切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消化道重建全部采用了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胃肠 Roux-en-Y 吻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20例逆蠕动胃肠 Roux-en-Y吻合时间25-40(32.1±5.5)min,1例顺蠕动胃肠 Roux-en-Y 吻合时间为35 min。1例逆蠕动胃肠 Roux-en-Y 吻合患者术后第4天进食,术后6 d 出现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术后12 d 缓解。其余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吻合口出血、瘘、狭窄(梗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周~27个月,1例术后5.5个月因小肠侧侧吻合口狭窄再次开腹手术,其余未见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直线切割闭合器在全腹腔镜胃肠Roux-en-Y 吻合中应用,避免了镜下缝合操作,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安全等特点。
白日星李有国许峻钟志强闫文貌冯国勋邢颖袁辉生宋茂民
关键词:胃肠ROUX-EN-Y腹腔镜
胃收缩力调节器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015年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呈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目前常规的内科药物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但不能从根本上遏制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肥手术虽已被证实对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有确切疗效,但仍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且大部分术式会造成胃肠道的不可逆损伤.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最初用于治疗胃轻瘫和麻痹性肠梗阻的胃收缩力调节器,后来被发现有治疗T2DM的功能。
秦晓光白日星宋茂民闫文貌汪鑫
关键词:胃电刺激肥胖症
减重代谢术后体重反弹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被引量:10
2020年
减重代谢手术(bariatric metabolic surgery,BMS)是目前最有效的减重方法,长期随访结果也显示减重维持率最高。与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相比,BMS不仅可长期维持低体重状态,改善肥胖伴随相关疾病,且可降低总死亡率[1]。目前全球每年接受BMS约60万例,美国每年BMS 20多万例。我国2018年BMS也突破1万例。BMS术式包括单纯限制摄入型手术,如腹腔镜可调胃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单纯限制吸收型手术,如空回肠短路术.
闫文貌白日星
关键词:肥胖
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茧症患者的临床特征、CT检查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全部6例均表现为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可见小肠扩张积气肠袢及液气平面。腹部CT检查可见小肠扩张聚集成团,其周围似可见增厚的包膜包裹。腹部B超检查均发现小肠肠管部分扩张,4例可见少量腹水。5例进行了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提示回肠远端钡剂通过缓慢,其中1例提示回肠远端狭窄,另1例造影后出现完全性肠梗阻。剖腹探查术中均显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大网膜缺如。均行部分纤维膜剥除、粘连松解术等,1例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6例全部治愈。结论消化道造影和腹部CT检查对于原发性腹茧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有国宋茂民白日星郑建伟袁辉生
关键词:腹茧症肠梗阻腹膜疾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