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业良
- 作品数:28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加重期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观察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加重期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196例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96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156例(79. 6% );共分离出细菌17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96株(56. 1% ),大肠杆菌20株(11. 7% ),鲍曼不动杆菌18株(10. 5% ),肺炎克雷伯菌17株(9. 9% ),产气肠杆菌12株(7. 0% ),阴沟肠杆菌8株(4. 7%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24% ),其它病原菌均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分别为5. 2%、10. 0%和5. 6%;肺炎克雷伯菌及产气肠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11. 8%和25. 0%。结论 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感染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排在首位,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对减少稳定期气道细菌定植起着重要作用。
- 罗志扬甄国粹张培芳马均宝温业良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 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价值。方法:将81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孟鲁司特片治疗组和不使用的空白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急性加重的次数、平均痰量的变化、痰细菌学培养阳性结果次数、肺功能FVC(用力肺活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痰量变化、急性加重次数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痰量降低、急性加重次数减少(P<0.05)。各组FVC、痰细菌学培养阳性结果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调节剂能减少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痰量,降低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率,有确切疗效。
- 温业良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疗效观察
- 内科胸腔镜在130例老年患者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接受内科胸腔镜130例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老年患者均成功实施了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恶性肿瘤61例(46.9%)、结核性胸膜炎37例(28.5%)、非特异性炎症29例(22.3%)、脓胸2例(1.5%)、淀粉样变性1例(0.8%)。对于恶性疾病的敏感性为96.8%。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科胸腔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对老年患者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具有很高临床实用价值。
- 张培芳罗志扬陈钢梅湛强甄国粹刘剑温业良
- 关键词:内科胸腔镜胸腔积液
- 下呼吸道感染中痰涂片与痰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革兰氏染色痰涂片和常规细菌培养的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探讨痰涂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革兰氏染色痰涂片和常规细菌培养,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 G^-杆菌,痰涂片与痰培养的结果基本一致。对两者进行χ~2检验发现两种方法相互关联。结论痰涂片与痰培养的结果具有相关性,能初步判定病原体的种类,从而指导临床用药。且痰涂片能初步筛查痰标本是否合格,从而提高培养的阳性率。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检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敏菁温业良
- 关键词:痰细菌培养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并噻托溴铵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μg/250μg)吸入每天2次,噻托溴铵(18μg)吸入每天1次;对照组予噻托溴铵(18μg)吸入每天1次。观察两组治疗12、24周后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2、24周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RP水平,疗效优于噻托溴铵单药吸入治疗。
- 甄国粹罗志扬李敏菁梅湛强张培芳刘剑温业良谢毅强
- 关键词: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噻托溴铵
- 无创呼吸机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呼吸科住院的5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二羟丙茶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支气管扩张剂、排痰药物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前后Pa O2、Pa CO2、Sa O2水平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15/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 O2、Sa O2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a CO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 O2、Sa O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 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敏菁甄国粹温业良罗志扬胡少芝
-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支气管哮喘肺炎
- 高频通气在静脉麻醉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目的价高频通气提高静脉麻醉患者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对比观察了二组1189例患者行静脉麻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分别应用高频通气给氧与鼻导管吸氧后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静脉麻醉纤支镜检查中应用高频通气给氧不仅血氧饱和度上升,因麻醉及缺氧而致的心率减慢及收缩压下降也能改善。结论静脉麻醉患者纤支镜检查时应用高频通气组较鼻导管吸氧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风险更小。
- 温业良梅湛强陈钢
- 关键词:高频通气缺氧生命体征
- 平衡气胸法与正压气胸法在内科胸腔镜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 2012年
- 目的比较平衡气胸法与正压气胸法在内科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80例需行内科胸腔镜手术的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衡气胸法手术组92例和正压气胸法手术组88例,比较两组手术流程、并发症及患者的顺应性。结果平衡气胸法手术组较正压气胸法手术组手术流程简单,无需术前有创操作,手术次数、消毒麻醉次数减少。平衡气胸法手术组较正压气胸法手术组发生气体栓塞、出血及胸闷、胸痛等手术不良反应减少,其中胸闷、胸痛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1/92)比12.50%(11/88)](P〈0.05)。两组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手术中平衡气胸法无论在手术流程、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性等各方面均优于正压气胸法,平衡气胸法的使用将使内科胸腔镜手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郑利先罗志扬陈钢梅湛强张培芳温业良李敏菁刘剑徐金培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气胸
- 人沉默调节蛋白(SIRT6)与凋亡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人沉默调节蛋白6(SIRT6)是在哺乳动物中sirtuins家族SIRT1-SIRT7中的一员。2000年,在酵母体内发现沉默信息调节子2(Sir2),实验中发现该蛋白起到延长酵母寿命的作用。SIRT6有多种蛋白酶功能,其中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最为人熟知。SIRT6定位在细胞核内,通过对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去乙酰化或对某些蛋白底物行核糖基化,在细胞活动的多个方面,包括转录沉默、细胞凋亡调控、脂肪动员和寿命调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仅从其生理功能与凋亡相关性方面作一介绍。
- 陈耀丰梅湛強吉圣珺莫冠文温业良
- 关键词:去乙酰化凋亡P53BAXERK1/2
- C-反应蛋白水平及炎性因子变化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反应蛋白水平及炎性因子变化中的价值观察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C反应蛋白及相关炎性因子变化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20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且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分为观察Ⅰ组(72例)、观察Ⅱ组(68例)和观察Ⅲ组(65例),以及健康对照组50例,同时监测对四4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介素-6和白介素-18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对进行监测和所得数据进行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随着病情加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逐渐升高(AHI)、血氧饱和度下降、C反应蛋白、白介索-6及白介素-18水平逐渐升高,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白介素-18与AHI、血氧饱和度具有相关性,其中与AHI呈正相关性,、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性。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白介素-6和白介素-18等相关炎性因子变化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李敏菁甄国粹温业良胡少芝
-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1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